新华社报道援吉医疗队:和吉林共甘苦
新华社报道援吉医疗队:和吉林共⽢苦
新华社长春4⽉4⽇电题:援吉医疗队:和吉林共⽢苦
新华社记者郎秋红邵美琦赵丹丹
最精⼲的医护⼈员,⾃带⼏⼗吨重的物资,或陆路,或包机……
⾃3⽉初吉林发⽣本⼟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龙江、陕西、内蒙古、河南、四川等12个省区市,近5000名医护⼈员,驰援吉林。
采样、转运、救治……他们与吉林共担风⾬,共渡难关。
才下战场,⼜踏征程
从去年10⽉开始,孙亦聪连续辗转了5个城市,却从没有看清那些城市的真实模样。作为辽宁援吉核酸检测队的⼀员,他和同伴刚刚结束对葫芦岛的抗疫⽀援⼯作,“隔离期刚过3天就来长春了”,孙亦聪说。
像孙亦聪⼀样,这次援吉的医护⼈员中,很多⼈都有多地抗疫经验。他们当中的很多⼈,刚刚下了⼀个战场,⼜奔赴新的战场。
内蒙古援吉医疗队集结时,他们那⾥的疫情刚刚平稳。这边车站送别⽀援呼和浩特的医护⼈员,那边机场集结了600多名驰援吉林的勇⼠。
陕西这次派出了1000多名医护⼈员。西安交⼤第⼀附属医院医疗队队长韩建峰参与过武汉抗疫,不久前在西安迎战德尔塔,这次⼜带领135⼈来到吉林迎战奥密克戎。“精兵强将都来了,⼀定不辱使命,帮助吉林扛过去。”他说。
“来⽀援时做好了吃苦准备”
30⼈、30台急救车,辽宁援吉转运队是最早到达吉林的⽀援队伍。他们3⽉13⽇晚上从辽宁沈阳、鞍⼭、⼤连等地出发,14⽇凌晨陆续抵达吉林省吉林市,集结后迅速投⼊⼯作。
此次引发吉林疫情的是奥密克戎BA.2毒株,传播性极强,与以往的⽀援相⽐,难度更⼤。“我们能做的就是快,快点转运,不做逗留,最⼤程度跑过病毒。”领队张⼴奇说。转运的确诊病例中,很多患者有急躁抵触情绪,他们就操着熟悉的东北话,安抚⼈⼼。
“来⽀援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出车就不知道多久能回。”张⼴奇说,连⽇来,队员们不断打破单次⼯作时长,26个⼩时、30个⼩时……
3⽉18⽇下午,⼭西省援吉核酸检测队抵达长春,马不停蹄,连夜赶往九台区。229⼈组成5个分队,
在7个可移动⽅舱实验室内 “三班倒”, 24⼩时不间断检测。
“千⾥迢迢来帮忙,就是要拼尽全⼒。”⼭西省⽀援长春市前⽅指挥部总指挥刘虎⼦说。
兄弟有难,义⽆反顾
西安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内蒙古援吉医疗队抵达吉林市后,第⼀时间接管了刚刚建成的中泰驾校⽅舱医院。他们与吉林的患者朝⼣相处,感情渐浓。医护⼈员设⽴了⼀个“⾷物捐赠箱”,把⾃⼰的零⾷、⽔果、饮料放进去,由进舱的队员们分发给患者。
西安交⼤第⼀附属医院援吉医疗队3⽉20⽇到长春,21⽇接管长春北湖⽅舱医院,不到24⼩时,400多张床位已经收满。他们印发了宣传品,对⼊院患者提出的⼀系列普遍问题逐⼀解答,时常更新康复知识,患者⾮常爱看。
“看到吉林⼈民不断招⼿,⼤声说欢迎,⼼⾥⾮常感动。” 江西省⼈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刘琳说,在管控升级、保供困难、部分⼈吃菜困难的情况下,吉林勒紧腰带,坚持把好的⾷宿条件留给援吉医疗队。
“吉林⼈民不容易。”重庆市援吉医疗队的领队代茂利说,⼀⽅有难,⼋⽅⽀援,我们都是⼀家⼈。
“吉林⼈民不容易。”重庆市援吉医疗队的领队代茂利说,⼀⽅有难,⼋⽅⽀援,我们都是⼀家⼈。
“我们的名字都叫东北,兄弟有难,义⽆反顾。”⿊龙江援吉医疗队成员、哈尔滨医科⼤学附属第四医院感染科主任于雷说。
编辑:卫砚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