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航海理念的现代化综合航海保障系统研究
基于e-航海理念的现代化综合航海保障系统研究
聂乾震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
【年(卷),期】2016(000)012
【总页数】4页(P22-25)
【作 者】聂乾震
【作者单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
【正文语种】中 文
海事航海保障包括航标助航、海道测绘和水上安全通信三大业务,是国家交通运输支持系统之一,是保障水路交通运输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资源,在维护水上交通安全,提升水路运输服务质量,保护水上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二五”时期,在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和天津海事局正确领导下,北海航海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进一步改善,综合保障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提高。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家相继提出“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加强“四个交通”建设新任务和海事“三化”建设的新要求。为深入落实上述战略任务和要求,新组建的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及时确立了“全时域、多维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了相关发展举措,力求创业创新、转型发展,全面加强航海保障中心工作,不断丰富服务产品,拓展服务手段,努力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船舶航行安全提供卓越的航海保障服务。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着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让互联网造福世界、造福人类成为人们的共同心愿。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了《海事航海保障“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依托‘互联网+’和‘e-航海’理念,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管理高效、服务优质、保障及时的综合航海保障体系。”为更好地落实部海事局“十三五”规划,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将综合航海保障体系进一步细化为“布局科学合理、功能配套完善、装备先进适用、运转协调规范、应急响应及时、服务可靠高效”六大内容。那么,如何扎实推进综合航海保障体系建设呢?笔者认为,该体系是一种系统性概念,既涉及到管理体制
机制和装备基础,也涉及到综合保障服务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可以说,核心是综合保障,宗旨是优质服务。然而,单从其内涵和形式上分析,引领和支撑的关键就是要在统筹航海保障三大业务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加强信息化工作,有效建立综合航海保障系统,从而更好地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为船舶和其他用户提供全面、及时的导助航信息服务。
建设综合航海保障系统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以“三化建设”为统领,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以综合保障体系建设为目标,以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总量为主线,以“智慧化、全域化”为发展方向,全面统筹航标助航、海道测绘和水上安全通信三大业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按照通用标准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岸基航海保障和服务系统,实现航海保障全要素全过程信息化、智慧化管理,为用户提供全面、及时、高效、智能的综合航海保障服务。
为此,从技术层面应明确如何建立统一的岸基系统,如何进行高效的数据、信息传输,如何编制统一的信息标准,如何实现宽带船岸数据通信,如何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综合航海保障服务,如何智能、高效对综合保障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技
术要求,将是一个长期而繁杂的过程。而目前国际海事组织(IMO)主导推进的e-航海战略及相关技术体系,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基于e-航海理念,进行综合航海保障顶层设计,开展相应的系统建设。
港口业务管理聂乾震,男,1967年1月出生,福建三明人,1989年7月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航海保障及相关技术。现任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担任交通运输航测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海事研究会测绘政策技术分委会主任委员。先后组织、主持或参与实施海事航海保障研究课题数十项,其中获中国航海学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主持、参与或指导编制航海保障发展战略规划3项、国家标准1项和交通行业技术标准3项等。
2006年,IMO提出了e-航海发展战略,旨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一个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统一的e-航海环境,增强船舶从泊位到泊位的航行能力及其他相关服务,提高海上安全和安保水平,保护海洋环境。e-航海总体结构包括基于通用岸基系统架构(CSSA)的岸基系统、以VDES为主要通信方式的船岸宽带通信系统和统一的e-航海船端系统,以此结构为支撑,通过海事服务集(MSP)等方式,为各类用户提供统一的海事服务。
自2010年开始,挪威、丹麦等欧盟国家依照上述e-航海理念,陆续建成了MONALISA、EfficienSea、ACCSEAS等多个e-航海试点测试平台,初步实现了部分实时港域环境信息服务、海上安全信息服务、航线交换服务、船员证书核查、应急搜救支持服务等功能。2015年,部海事局“AIS信息服务平台”开通运行,通过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有效接入和处理AIS系统数据、船舶数据库和水文、气象,以及海事管理等数据,为平台用户提供立体化、全方位的综合助航信息服务,也为移动端用户提供船舶动态APP应用服务等,有效提升了海事监管和综合服务水平。
基于IMO的e-航海理念,根据国际e-航海最新发展成果和建设经验,面向船舶用户岸基服务,并作为部海事局“AIS信息服务平台”补充和支撑,综合航海保障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应包括:
(一)统筹发展,加强航标、测绘和通信业务的现代化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建设综合保障系统,首先要夯实物质基础,其战略选择是:坚持“全时域、多维化”保障服务战略,持续推进航海保障的现代化建设。具体途径包括:
统筹协调三大业务和区域保障资源综合发展,以创业创新为手段,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形成功能先进、配套完善、数量充足的设施和装备体系;全面适应体制改革发展,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举措,丰富服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搭建对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功能完善、便捷高效、富有特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安全信息服务。加强国际履约研究、发展政策研究和先进技术应用研究和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和履约能力,为系统建设奠定政策基础。
在航标建设方面,坚持“立体助航”的理念,促进“空、天、地、海”一体化导助航设施体系建设。以建设“综合导助航系统”为目标,完善站点布局,巩固传统目视航标,优化航标配布;发展现代数字航标,推进重点航路和重要水域航标建设和现代化改造,重点推进星基导航应用,全面实现AIS、DGPS/DBD成网,构建从远海到近海多重覆盖、层级递进的立体助航网络,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全时域、全天候、高精度、智能化导助航服务。
在测绘建设方面,坚持“全域测绘”策略,强化通航环境测绘和地理信息服务,全面提升交通水域公益性测量能力和深远海水域测绘能力,引领海事测绘由沿海港口航道向港口航道、干线航路和相关国际重点航线测绘转型发展。丰富航海图书资料,建立多元化的海事测绘产品服务体系和应急服务体系,提供完善的海事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在通信建设方面,坚持“多元通信”策略,以履约通信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为重点,着力优化通信业务布局,建立标准规范的信息服务体系,推进数字海岸电台和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多元通信信息网络,实现通信由“模拟向数字”“管道向网络”“适应向引导”全面转变,形成区域协调、手段多样、服务高效的无障碍通信保障格局,为航海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通信服务。
(二)建立基于CSSA技术架构的航海保障岸基系统
适应部海事局“AIS服务平台”需要,根据e-航海CSSA技术架构,建立统一的综合航海保障岸基系统,形成基于航保中心的分布式服务平台和网络,为水上船舶等用户提供实时在线的区域保障服务,也为“AIS服务平台”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覆盖全面的航海保障信息感知网络:进一步完善航海保障相关数据采集系统建设,主要包括:高精度导航定位支撑系统(包括RBN-DGPS+DBDS和CORS)、AIS、VTS、CCTV、航标遥测遥控、多功能航标、水文网络、能见度以及港口、航道和锚地等地理信息系统等等,同时积极研究利用遥感等现代化数据感知技术,不断扩大海冰观测、污染监测等数据采集范围,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精度,从而建立覆盖全面的航海保障信息感知网
络,实时、自动全面感知港口、航道等管辖水域的水文、气象、航标实时动态以及周围通航船舶等交通信息,实现环境感知自动化,促进船舶与船舶和各类航保资源的实时良好互动。
建立综合航海保障云数据中心:采集存储航海保障感知网络数据,统筹整合现有业务系统数据库,建立综合航海保障云数据中心,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数据的处理、融合,实现数据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和应用,为各类航海保障应用系统及用户提供综合数据服务及基于航海保障大数据研究应用的基础。在自动感知环境的基础上,将环境数据转换成统一数据格式,结合海事测绘S-100相关数据模型和信息标准,建立港口、航道等所辖区域地理环境的数字化环境,为航海保障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各类应用提供数字化电子海图模型,实现辖区港口航道、航路的数字化、智能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