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
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3
.vvvvvv
绩效指标指绩效的维度,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具体方面(因素)
i.e.Sales——销售额;Manager——利润率;R&D——发表的论文
基本要求:
  内涵明确——明确的含义,避免误解,减少误差
    独立性——每个指标要有独立的内容、含义、界定
    针对性——对某个特定的绩效目标反映出相应的
绩效指标一般包括4个构成要素:
指标名称:从绩效指标的内容作出总体概括;
指标定义:指标内容的操作性定义,用于揭示绩效指标的关键可变特征;
标志:用于区分各个级别的特征规定,同常表现为某种行为、结果或特征划归到若干个等级;
标度:用于对标志所规定的各个级别范围作出规定。
i.e.:绩效指标名称为“协作性”,定义为“在与同事共同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合作态度”。
标志
S
A
B
C
D
标度
合作愉快
肯合作
尚能合作
偶尔合作
我行我素
标志和标度是一一对应的,就好像一把尺子上的刻度和规定刻度的标准。两者统称为绩效考核的评价尺度。
思考题2:根据指标构成要素规定,请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设计几个绩效指标,要求包括指标名称、定义和评价尺度。
绩效指标的权重:权重就是对各个指标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
dde指标
权重的确定方法
(一)直接判断法
    决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各项考核指标重要程度的认识,对各项考核指标的权重直接进行分配。
    非常简单的定性分析方法,但要求决策者对每个指标都非常了解,简单易行,主观性大,有失公平。
(二)按照重要性排序法
    根据每个考核指标的重要程度,得分在绩效指标体系整体得分之和中所占比重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i.e.:有ABC三个指标,B最重要,赋予分值4A次重要,赋予分值2C最不重要,赋予分值1;则B的权重为4/4+2+1=4/7=0.57
(三)三维确定法
  此方法认为确定权重的主要因素有3个:在现有资源配置和条件下该指标的可实现程度、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操作方法:
1.将一组指标用“五点打分法”,从3个维度打分;
2.将每个指标在3个维度上的得分相乘,得出该指标的综合分数;
3.将每个指标的综合分数相加,再计算每个指标综合分数在总综合分数中所占比例
4.最终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
四)权值因子分析法
Steps
组成考核小组
小组成员对所有绩效指标间进行两两比较确定相对重要程度,并将结果填写到权值因子判断表
  统计考核小组结果,并将考核小组结果折算成权重
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明确了员工的工作要求,即对于绩效内容的界定,是绩效指标的数量化或明确化。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绩效考核中,两者缺一不可。
绩效标准应当可变
    同一员工,不同周期
  不同员工,同样周期
绩效标准分类:
基本标准&卓越标准
基本标准:对某个考核者而言期望达到的水平,是每个被考核者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的。作用是判断被考核者的绩效是否满足基本要求,其考核结果主要决定非激励性的人事待遇,如基本工资等。
卓越标准:对被考核者未作要求但期望达到的水平,代表着组织的绩效方向。作用是可以识别角榜样,其考核结果可以决定一些激励性的人事待遇,如额外的奖金、分红、职位晋升等。

KPI首先源于工作职责,是对其中少数关键职责的确认和描述;其次源于组织或部门总目标,体现出该工作职位的人对总目标的贡献份额;最后源于业务流程的最终目标,反映出该工作职位的人对流程终点的支持或服务价值。确定KPI的基本思路正是基于职位和流程两方面的考虑。一般而言,KPI的确定思路有两种:
①“FAST”,组织功能分解法。“FAST”模式类似于目标管理体系,公司、部门、个人的目标和绩效表现由上而下层层分解,自下而上级级保障。
②“PAST”,工作流程分解法。“PAST”则是对不同的流程、流程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有专门的定量化和行为化的绩效指标制约。

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三大要素
要素一:公司的战略目标清晰明了,且能够层层分解至部门、工作组乃至个人
要素二:公司内部与实施平衡计分卡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是健全的,主要包括:
n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n 内部信息平台的建立
n 清晰的岗位权责划分
n 标准的业务流程规范
n 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
要素三:成熟的组织和有效的沟通,主要包括:
公司管理层充分的重视
u 管理层充分的重视表现在对战略的清晰界定,在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合理的授权
u 绩效管理小组应该被赋予足够的资源和权力,以使信息收集准确,实施工作顺利进行并按时完成
有效沟通
u 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与教育。可利用各种不同沟通渠道,如定期或不定期的刊物、信件、公告栏、标语、会议等让各级管理人员知晓公司的远景、战略、目标与绩效衡量指标;
u 经常采用员工意见修正平衡计分卡衡量指标并改进公司战略

目标管理与其他考核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一)与平衡计分卡比较
  BSC的实施过程与目标管理、KPI密不可分。企业的总体战略、经营战略确定之后,就需要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创新学习这四个角度进行分解,确定实现企业战略的目标因素(制定目标)。根据这些因素确定具体业绩指标和绩效标准(KPI)
目标管理与BSC不同之处:
适用层面不同:运用平衡计分卡从企业层面向下分解通常有效,但分解到职能部门以下层面基本失效,较适合用目标管理法。
使用的利润目标不同:BSC不适用追求短期利润和削减成本的企业,更实用与追求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及持续增长的企业。目标管理法普遍适用。
适用条件不同:BSC(企业基础管理必须到位);目标管理法(任务、分工必须明确)
(二)与KPI比较
两者密不可分,KPI的确定有利于目标执行情况的跟踪和考核。
两者结合使用:将公司的使命或远景转换成一组目标,由目标开发出CSF(关键成功因素),再由CSF转换为一系列可量化的KPI
如果把每个KPI指标单独看做是一个可操作化的具体任务,这个指标就是一种目标,对该目标的管理就是目标管理。
两者不同之处:
目标管理更注重目标分解,KPI更注重抓关键职责;
目标管理的目标一般由上级确定,部门再往下分解,最后经双方讨论确定;KPI的目标则是岗位本身具有的,在现实的绩效实践中,一个岗位的考核指标常常是自身目标和上级赋予目标的结合体;
目标管理中设定的目标数量较少,每个部门或岗位的KPI可能会比较多;
目标管理中的目标相对独立,与具体工作任务相对应;KPI中的指标一般不能单独作为一个具体目标来操作。
360度考核法的比较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依存关系,目标管理中对工作结果的考核有事需要借助于多角度的反馈;360度绩效考核法执行前也需要定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反馈。
两者不同之处
侧重点不同:两者虽然都注重提高员工未来绩效,360度更能为未来绩效的提高提供全方位的反馈信息;
适用的岗位类型和层次不同:360考核费用较高,多用于对管理者考核,主要考核其行为;目标管理法考核费用较低,可用于多种岗位,主要考核工作结果,既可对个人也可对部门、组织进行考核;
收集信息的渠道不同:目标管理法主要收集所定目标达成情况的信息,360度则从多个角度收集多方面的信息;
适用时期不同:360度比较适用于长期的考核,如年终的民主评议;目标管理法较适用于短期考核。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