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学案)-【新教材精创】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
《望海潮》学案
【文本解读】
《望海潮》写的是承平盛世。开头总览杭州的优越位置和悠久历史,接着描绘此地风景的优美、市井的繁华以及人民生活的平和安乐。这首词采用铺叙的写法,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渲染烘托,形成了一种畅达流利的气势。在学习这首词的时候还要注意品味诗歌的声韵之美。
【素养目标】
1.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婉约风格,了解《望海潮》的创作背景。
2.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词的意境,体会表达情感
3.学习铺叙的写法,赏析以点带面渲染烘托的艺术手法
4.背诵全诗
学习母亲节的祝福重点】
理解这首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字     ,原名   ,排行第七,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因此世称柳七、柳屯田,崇安(今属福建)人。柳永生于“太平时,朝野多欢”的年代,但是,他碰上了号称“留意儒雅,务本向道”的宋仁宗,宋仁宗认为他“好为淫冶讴歌之曲”,只能去“填词”,从此柳永便打出“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招牌,无所顾忌地“纵游娼馆酒楼间”,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柳永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他通晓音律,其词多为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之作,“尤工于羁旅行役”之题。
2.相关背景
《望海潮》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旧交两浙转运使孙何,写了这首词赠给他。所以,有人说这是投赠之作(在宋代以长调来写景物投赠之作,当以柳永青年时期所写的这一首词为较早),但词中描写景物多于写投赠之意,我们也不妨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的作品。柳永用铺叙的手法,由都会而重湖,由十万人家而钓叟莲娃,层层展开,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北宋前期人民生活、社会繁荣富庶的太平景象。
3.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
4.了解婉约派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参差(      ) 堑(    )   玑        绮 
        叟    羌(    )
2.解释下列词语
参差:            
云树:            
③天日出印象赏析堑:            
           
⑤高牙:            
⑥图将:            
⑦凤池:            
(二)诵读感悟
1.诵读课文,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这首诗的韵脚。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云树/绕/堤,怒涛/卷/霜雪,天堑/无。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 
重湖/叠/清,有/三秋/桂子,十里/荷。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千骑/拥高,乘醉/听/箫鼓,吟赏/烟。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
三、文本研究
【思考1】理解内容,体悟情感
1.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思考2】鉴赏语言
1.《望海潮》一词中,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我来到了圣魔大陆                                                          
2.《望海潮》中数量词的运用有什么特?
                                                                     
                                                                     
【思考3】鉴赏手法,分析效果
1.·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用的就是点染手法,请就词的上阕举例加以说明。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蹈字组词语           
3.请简要赏析下片的表达效果。
                        重头再来                                              口袋怪兽钻石
                                                                     
【思考4】深度探究
1.望海潮》是投赠之作,这一写作目的对于它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影响?
                                                                     
                                                                     
                                                                     
【思考5】对比与思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海潮
秦观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时秦观自会稽(今浙江绍兴)还里,访隋氏陈迹。②万井:古代以八家为一井,指人口稠密众多。③纹锦制帆:隋炀帝以锦缎制船帆。明珠溅雨:隋炀帝命官女洒明珠于龙舟上,以拟雨雹之声。爵马鱼龙:爵,同“雀”。指各种鱼龙雀马之类的戏玩之物。
问题: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与秦观的《望海潮(星分牛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试做简要分析。
                                                                     
                                                                     
                                                                     
四、明晰主旨
                                                                     
                                                                     
                                                                     
五、拓展阅读
读柳永
梁衡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但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揭示出了做人成事的道理。柳永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
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