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东乡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东乡族
东乡族是由元代目人与蒙古人融合而来。他们的祖先是中亚细亚的撒尔塔人(是指居住在中亚,以商业为主,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主要是突厥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们自称撒塔、桑塔和撒尔塔,原始含义是商贾。史书中,一般称他们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是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东乡而得名。
       
五十六个民族的节日
1219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花剌子模(主要居民是撒尔塔人)的过程中,由于兵员不足,征集当地人从军,并征集大量工匠和有技艺的人,其中不少撒尔塔人。他们随成吉思汗进攻西夏,来到东乡定居下来。在蒙哥汗时,为西控吐蕃,南征四川和大理,蒙古军在此大量屯兵,并留下了许多军队,其中大量的是从中亚迁来的撒尔塔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士兵,也有少量的蒙古将领。
13世纪以来,河州有目人和蒙古人驻守。后来,安西王阿难答皈依伊斯兰教,他所属的蒙古人(其中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也大部分相从。元成宗死后,安西王策划失败,他的部下逃往偏僻的东乡,与当地的汉族、藏族互相婚嫁,逐渐融合成为东乡族。
明初,有一个西域人哈木则巴巴率领40个传教士来传播伊斯兰教,哈木则巴巴和其中一部分在东乡定居下来。从撒尔塔来的传教士阿里阿达也在东乡定居。这些传教士的后裔也成为后来的东乡人。明代团结的政治局面是东乡族形成的重要条件。清代,东乡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和国民党的残酷统治,东乡人民多次起义。1940年在东乡地区发生了刺杀国民党临夏专员马为良的汪百户事件。在反抗斗争中涌现出许多革命先烈,如马和福、马穆哥、马英才、马锋、马泳等。
2000年,东乡族有52万人左右。主要分布于甘肃临夏东乡族自治县,有22.63万人,积石山东乡族自治县有1.8万人,新疆有7万余人。
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撒尔塔人没有汉族姓氏观念,直到现在,有些东乡族众对此也很淡薄,撒尔塔人来到东乡后逐步用汉姓汉名。
东乡族是我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东乡族形成之初比较单一,自明末清初以来,随着伊斯兰教苏菲教团教义的传人,逐渐形成了教派和门宦。在东乡族中,中国伊斯兰教的几大派系,即哲赫耶、虎非耶、嘎的林耶、库不林耶以及伊赫瓦尼等教派,都有一定信徒,其中的库布林耶派的张门门宦、虎非耶派的胡门门宦、白庄门宦和伊赫瓦尼就是首先由东乡族人传播或创立,随后发展到整个临夏地区。
东乡人因为宗教关系,保持着良好的沐浴习惯。有“大净”和“小净”之分。“小净”每天洗,保持手、脚、口腔、面部、鼻孔的干净。“大净”,一周一次,保持全身洁净。每逢节日前,人们普遍要沐浴。在禁忌方面,东乡人因宗教原因,禁食猪、狗、马、骡、驴肉,忌说猪;不食动物的血;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坦胸露背;禁忌递烟敬酒。
在东乡山区,有尊从“阿哈交”(相当于族长)观念的婚俗,所谓“阿哈交”,是一种宗族或家族的形式。一个“阿哈交”包括有血缘关系的至少几十户人家,辈份最高的年长者,称为“当家”。同属于一个“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违者将受到谴责。寡妇再嫁,同辈亲属有优先权。
东乡族每个月都有节日,过了年逐月轮换,一年12个月,36年循环往复一次。这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东乡族的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术拉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卧碌吃是东乡人庆祝丰收的节日,火把节在正月十五晚上举行。
居住在甘肃黄河以南的东乡族的婚礼十分有趣,有新郎“偷厨”的习俗。在娶亲这天,新郎和迎亲的队伍到了女方家之后,女方要设宴款待。婚宴结束,新郎要将家中准备好的木梳送到新娘的闺房中,要向帮助新娘梳妆打扮的女眷道谢。接着新郎和伴郎便溜进女方家的厨房,一方面客客气气向厨师和烧火的姑娘们道谢,二是准机会从厨房中“偷”走一件厨房用具。但是姑娘们都是知道新郎的真正来意的,想从她们眼皮子底下“偷”走用具谈何容易。但是一般姑娘是不会放过这一戏弄新郎的机会的,她们会捉住新郎,将他脸上抹得黑黑的,就在这混乱中,新郎迅速“偷”走一样东西,藏在身上,再冲出重围,在姑娘们的嬉笑中,狼狈逃窜。
在其它一些地方的东乡族,婚礼上还有戏公伯和砸枕头的活动。当新娘进入洞房之后,送亲队伍中的来宾便开始戏公伯了。新郎的父亲和舅伯等长辈,脸上被涂上锅烟灰,头上戴着高高的纸帽,耳朵上挂着一串红辣椒,身上反穿羊皮袄,手脚还用铁链假装绑上,被人
按坐在一个翻倒的桌子里,抬着示众嬉戏。有的地方还要将打扮的象小丑一般的公爹,倒骑在毛驴或牛背上。如此折腾,公爹和亲戚都不会生气,有的还故意做出怪样和高难度动作,因为在东乡人眼里,这样做是男家对新娘子到来的最真诚的欢迎。
东乡族热情好客,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又叫三炮台,偏爱喝紫阳茶和细毛尖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其中“尕鸡娃”是东乡名菜,把整鸡各部位分为13个等级,“鸡尾”最珍贵,一般给席上的长者或尊贵客人吃。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
东乡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伙”的习惯。即在农闲时,一些人凑在一起,选一只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饭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锅,杂碎拌上调料上锅蒸,吃平伙的人喝茶、吃油饼,等“发子”熟了,一人一碗,尔后又在肉汤里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后大家摊钱给主人。也可以用东西和粮食折价顶替。
东乡族信奉伊斯兰教,在生活习俗上与西北回族相似,服饰上也带有回族的特点。颜素
净,多青、蓝或藏青布制成。少女也有着红、绿者。衣领圈及大襟均有绣花装饰。袖子宽大,滚一道花边。下穿套裤,裤管滚两道边,用飘带束住。节日喜庆,穿高跟绘花鞋,包头巾,发上插银制饰物。上衣长至膝盖,宽大。大襟右衽,袖长至手腕,袖口约15厘米。有的外套齐膝布坎肩,下穿长至脚面的裤子。结婚时,穿裙子或长袍。出嫁后戴黑盖头,中老年戴白盖头。
东乡族以务农为主,主产春小麦、土豆、玉米。尤以土豆最为出名,东乡土豆产量高、个头大,淀粉含量高。东乡族的手工业种类很多,现在大多消失,传统手工业只剩擀毡、织褐子。
东乡族的民歌独具特,可分为歌谣、花儿和婚礼歌。“花儿”是东乡族人民最喜爱的一朵艺术奇葩,几乎人人会唱,人人会编。
东乡族有许多流传的民间文娱体育活动,在冬季和初春农闲时期,尤为活跃。玩“吉咕杜”是青少年的一项主要活动。当尕大就是打土块仗,一般是在两个村落间举行。
东乡族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艺术传统,不仅有古老的史诗、传说、故事、民歌,
还有富于一定讽刺和哲理性的笑话、谚语和谜语。长篇叙事诗《战黑那姆》,《璐姑娘斩蟒》和《勇敢的阿里》,脍炙人口。《白羽飞衣》等童话故事颇富启迪和教育意义。现代民族文学领域,东乡族人民涌现出了不少作家。如著名诗人汪良玉的长诗《米拉朵黑》十分有名。另外,后起的东乡族实力派青年作家了一容的小说《沙沟行》、《去尕楞的路上》、《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向日葵》等成为东乡族文学的瑰丽篇章。
东乡族神话与幻想故事有密切联系。神话残迹往往保留在神奇故事、魔法故事和民间童话之中。在这些幻想故事中出现的英雄人物往往具有神性,他们的主要功绩是为人类除害或和各种超自然力量斗争。例如《蛤蟆灵丹》讲述一孤儿从苍鹰巨爪下救活一只蛤蟆,并与其成为朋友。后来遭不幸,蛤蟆从嘴里吐出一个灵丹送给他,孤儿用灵丹救活了一匹大红马,一条彩蛇。由于坏人起歹心,夺走了蛤蟆灵丹,并把孤儿推进了湖里。蛤蟆救出孤儿,并用彩蛇治好康通城国王的公主的病,成为附马,揭露了坏人的罪恶。《白羽故事》讲述人在超自然力量——一白鸽子的羽毛帮助下,逃出魔掌。后又遭不幸,好心人用魔壶中的茶水把坏人变成一双烟熏的小鸟儿,无法作恶人间。《巧蛤蟆》是一篇反映超自然形象的故事。它讲述一只蛤蟆来到一家年过半百,无儿无女的老两口家当孙子。蛤蟆能说会干,施巧计整治庄子里无恶不作的财主,使他不敢为非作歹。后来蛤蟆用自己的聪明
才智和过人本领,娶来了一位贤慧、漂亮的姑娘。最后姑娘按奶奶的吩咐,把蛤蟆皮铺到热炕上烤干,于是蛤蟆变成了一位小伙子。
在东乡族幻想型故事中,也有与鬼狐精怪等超自然力量作斗争的具有神话特的故事。这些故事还具有某些民族文化节日起源的意义。《璐妇人斩蟒》讲述,很久以前,在康特黑大山上,出了一条大蟒精,经常伤害生灵,此后,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惊恐不安,拖儿带女,逃到很远的地方去避难。有一位刚成亲不久的年轻猎手璐推上山打猎被大蟒精吸进嘴里吃掉。璐夫人决心为丈夫报仇,除掉大蟒精。璐夫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酒把蟒精灌醉,用白布蒙上蟒精眼睛,用红布指挥乡亲把魔怪杀死,人们重新过上了安宁生活。后来,东乡族人民为纪念璐夫人为民除害的功德,结婚时唱“哈利”、“哈利”成为东乡族人民的“迎婚调”。
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大部分是从中亚迁来的,历史上都统称为目人,都信奉伊斯兰教,把他们作为单一民族,我感觉有点牵强 ,还不如把他们归为回族更好一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