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金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金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金华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09.07
【字 号】金政发〔2016〕48号
【施行日期】2016.09.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金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金政发〔2016〕4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6〕40号)、《中共金华市委关于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决定》(金委发〔2016〕20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围绕“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要求,以加强旅游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为突破点,以注重投资效益、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以促进消费、增加税收、造福百姓为落脚点,
坚持全域景区化、产业融合化、全民共享化原则,推动全市旅游产业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转变,将金华打造成集世界商都、国际影都、文化名城、养生福地于一体的最美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优势主导产业,到202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1500亿元以上,国内过夜游客平均逗留天数达2天以上,国内旅游人均消费达1500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8.5%,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8.5%以上。旅游总收入、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重要指标要跻身全省前四位。
  二、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三)加强全域旅游规划统筹。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市、县分别适时启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覆盖全域、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原则,逐步建立“全市-县(市)-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特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村(民宿特村、“海外学子家+”特村)”五大层次规划体系。注重市县旅游规划统筹衔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将整个市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建设、运作。加强全域旅游规划与金义都市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功能
区划、文物保护规划等重点规划融合衔接。探索制订《全域化旅游项目建设规范》,将旅游要素融入各类建设项目,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统筹编制市本级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市本级旅游产业在空间布局、产品开发、业态谋划、基础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四)美化全域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治气治土”“四边三化”“两路两侧”“旅游厕所革命”等组合拳,推进全域洁化绿化美化。建设通景公路风景线,通景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无养殖场(户)、墓地,推动通景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创建烟尘控制区,景区入口附近建筑物、外立面风格与景观相协调。实施林相改造,打造彩森林。推进大气治理,磐安、武义等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全市生态类景区实现空气质量检测全覆盖。推进景区生态化,“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省级生态旅游区5个以上。
  (五)打造全域旅游经济共同体。加强区域协作,探索建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的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利益共赢机制。以金华山-武义温泉度假区-兰溪兰湖度假区为重点打造休闲养生旅游带,以东阳横店影视城-义乌国际商贸城-XXX方岩度假区为重点打造影视商贸旅游带,充分发挥“双带”集聚力、辐射力和驱动力。提升市本级旅游核心
竞争力,打造金华山、古子城“一山一城”旅游龙头项目。发挥浦江休闲轻度假旅游区片、磐安休闲养生旅游区片、市区-兰溪古婺文化旅游区片、义乌-武义运动娱乐旅游区片等特区块作用。依托市域高速公路环线闭合圈,辅以旅游专线、骑行绿道等,推进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龙头带动、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全域旅游格局。
  (六)构建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以创新休闲旅游业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提升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突出错位发展、梯度打造,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特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村(民宿特村、“海外学子家+”特村)”四大层级精品旅游目的地体系。“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2个,培育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0个、旅游类特小镇6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50个、省级民宿特村20个、市级民宿特村80个。
  三、加强旅游项目和平台建设
金华娱乐
  (七)做大做强旅游企业。激发多元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培育龙头旅游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和集团投资落户金华,主动对接国内外有影响力、有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参与金华旅游开发建设,支持一批本地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或在浙江省
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鼓励其他产业资本跨界投资旅游产业,支持浙(婺)商回归发展旅游业,打造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到2020年,培育一批年产值超1亿元的旅游集团、知名旅游企业,发展一批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创意、旅游商品加工、旅游电商等新型特旅游企业。
  (八)实施旅游项目投资“千亿工程”。强化旅游重大项目落地,每年谋划储备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营业一批。优化旅游项目投资结构,提高休闲度假类和新业态类旅游项目的投资比重,重点建设一批类型优、业态新、特明、带动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大力推进全市“十三五”100个重大旅游项目实施。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推进和督查考核机制。加大旅游招商选商力度,注重选择与优质资源相匹配的优质开发主体,不断完善《金华市旅游项目招商手册》,高度重视浙(婺)商回归,建立金华旅游项目信息库、项目要素库,利用旅游招商推介会、浙(婺)商会等平台积极开展招商推介。
  (九)发挥旅游度假区和特小镇的平台作用。突出大项目包装、旅游要素集聚和休闲度假产品打造三个重点,发挥好金华仙源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兰溪省级旅游度假区、武义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磐安云山省级旅游度假区、东阳东白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浦江仙华山
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金华山旅游经济区、义乌佛堂古镇-双林文化旅游区、金华婺州古城-三江六岸休闲区、东阳-XXX-磐安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等区块的集聚作用。加快推进旅游风情小镇、特小镇建设,依托武义温泉小镇、XXX赫灵方岩小镇等旅游类省、市级特小镇,促进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到2020年,全市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省级特小镇当年旅游项目实际投资占全市旅游项目投资比重达30%以上。
  (十)以创高A带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通过高A级创建,促进景区发展动力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投资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品结构从观光游览单一业态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等多元业态并重转变,管理服务从基本服务向精细化高品质服务转变。支持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兰溪诸葛八卦村-长乐村景区、东阳花园村景区、义乌上河图景区、XXX方岩风景旅游区、浦江江南第一家-仙华山风景旅游区、武义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磐安花溪-百杖潭风景旅游区等景区创5A级景区,支持婺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等景区创4A级景区。“十三五”期间,市本级和每个县(市)启动创建1个5A级景区,全市力争创建4A级景区20个以上、3A级景区30个以上。
  四、创新旅游营销机制
  (十一)建立“区域联动”的品牌共树机制。坚持共建共赢,强化旅游资源与线路的区域整合,开展各类“多城游”。加快连点成线,围绕“影视文化、乡村生态、健康养生、特购物、古婺文化、宗教文化、运动休闲、商务会展”八大金华特旅游产品,整合推出100条以上金华特旅游线路产品,重点打造一批人均花费1500元以上、人均停留时间2天以上的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市县、县县之间市场共拓、客源共享、利益共赢,提高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加强抱团营销,整合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旅游营销经费、机构等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对外营销平台,通过合力营销形成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加强和省内其他地市合作,发挥好金丽温衢旅游联合体等平台作用。
  (十二)建立“线上线下联合”的市场开拓机制。推进“高铁+旅游”,做深长三角和高铁沿线城市营销,每年赴10个以上长三角和高铁沿线城市进行旅游推广促销。强化营销实效,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商合作,实施旅游推销落地合作项目;推进“互联网+旅游”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在线旅游服务商合作,扩大旅游产品在线销售规模,实施金华旅游差异性营销推广项目,支持金华旅游企业和网络企业开展合作,促进手机终端移动支付、线上网络营销、数据运营等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加强旅游微博等自媒体建设,通过微平台大力推销金华旅游线路产品;推进“节庆+旅游”,每年举办百场金华特主题旅游节庆活动和四
季主题旅游产品发布会,打造金华产品发布会特活动品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