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注意事项
公文处理注意事项
一、发文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一)拟稿
1.公文拟稿要注意用A4纸,WORD页面设置为上3.7、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
文秘常识2.公文标题用小标宋二号字(不需要加粗)。公文正文用仿宋体三号字。如果文中有标题需要强调,不能用仿宋加粗,而应该用黑体三号字。段落行距为固定值30磅。
3.电子公文不需要落款,成文时间必须要用中文格式。例如:“二○○四年十月十二日”。
4.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在文件的标题后用圆括号注明。例如:“《绍兴市国家税务局关于2004年××××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绍市国税办〔2004〕444号)”。
5.草拟公文结构层次序数,完毕。
二、发文处理
拟稿。各科室、单位拟稿人在拟稿时,必须先正确填写“文头纸”栏下的各个项目,标注主题词可使用“自动标引”功能,并根据主题词标引的规定进行调整。进入“正文、附件”栏后,先编辑正文,再编辑附件,与本文件相关的参考文件,应在“外收文登记簿”中选择,建立关联,以便审核、签批参阅。正文和附件的编辑原则上应由拟稿人输入,拟稿人经检查确认起草完毕后,将文件发送本部门负责人初审。拟稿人起草的文件凡可以公开的,应设定为共享文件,以便其它工作人员查询。
审稿。部门负责人负责“初审”。初审公文,应通过“编辑”功能进入计算机文稿,认真审阅,并产生初审版本后在“领导审批”栏明确签署意见,审批意见的详细内容写入“审批内容”栏。审批后,审批人应在“签名”栏用密码签名,按“确认”键退出。需其它部门会签的文件,应在会签栏中选择会签部门,在送办公室核稿前发送给有关部门。会签部门在会签时应通过“编辑”功能审阅计算机文稿,产生会签版本后在文件稿头纸上用密码签名,并发回拟稿部门。拟稿部门在确认会签完毕无误后,将文件按规定发送办公室审核。如需外单位会签的文件应由主办部门负责。外单位会签完毕后,主办部门应先将外单位会签文稿送局领导审阅确认,然后将外单位会签意见输入计算机文稿,按规定程序送办公室审核后报局领导签发。送外单位会签的纸质文稿应送办公室归档。
核稿。公文经部门负责人初审后,应根据文件的类型分别发送法规部门复审或办公室秘书初核。凡涉税规范性文件应先送法规部门复审,其余文件直接送办公室核稿。法规部门复审后,应发回主办部门。办公室秘书初核后,根据局领导分工发送签发。重要文稿由办公室负责人复核后再发送局领导签发。办公室核稿后,必须产生相应的会签版本、初核版本和复核版本,并在“文头纸”上相应的审核栏内,用密码签名。对不需发文或需作较大修改的文稿应在写明意见并签名后退回主办部门。各单位每个工作日必须打开本单位的部门信箱,注意接受发来的电子文件。各单位接到电子文件后要及时按办文程序处理,不得延压。
公文处理常识
【公文排版规格是怎样定的?】
公文排版的规格: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一般 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如何确定行文关系?】
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应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关系,除重大紧急情况外,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哪些部门、机关和单位可以联合行文?】
以下部门、机关和单位可以联合行文:一是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可以联合行文;二是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三是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四是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五是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联合行文有些什么规则?】
联合行文有两条规则:一是必须是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二是必须明确主办部门。
【“请示”性公文应注意哪些问题?】
给上级机关的“请示”性公文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二是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三是需要同时送其它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四是不得将“请示”夹带在“报告”里,因“请示”必须批复,而“报告”则不必批复。
【单一发文的印章怎么盖?】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成文日期标识位置前已述),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1行字之内,端正、居右下压成文时间,就是说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