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黄前兴)
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
黄前兴同志,是万隆乡党政办公室里的一名普通的干部,他1996年参加工作,该同志扎根山区,全心为民。自从大专分配以来,就一直扎根万隆,十几年如一日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做到众有求必应。时时为众做到以笑脸迎接,以真诚服务,交农民朋友,做农民朋友的知心人。吃苦耐劳,勇担重担。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曾五次进驻万隆最偏远,最艰苦的李庄洞包李庄、禾江两村,并能出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爱学习 提升素质
  乡镇党政办公室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是不行的。黄前兴同志坚持自加压力,挤时间搞学习。他把一些理论书籍搬到了办公室,一有时间就坚持学习,不间断地学习了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重要文献等,并注重从报刊杂志中汲取最新的知识。他还积极建议办公室购买了大量的业务书籍,订阅了一些适用的杂志报刊,为自己随时充电。非凡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他更是认真学习了《党章》和指定的学习篇目,并通过网络等媒体及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在学习中,他坚持记笔记,坚持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还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注重联
系实践多思考,不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也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加强,能更好地完成领导和上级交办的工作。
  多锤炼 干好工作
  在办公室,黄前兴同志主要负责公文及材料写作,并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相关工作。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总是坚持在写作中认真揣摩,反复推敲,力争写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有时为了赶材料,他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晚上熬夜,周末加班,争取最多的时间,修改文稿。在工作中,他牢固树立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养成了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工作。在写作大型材料时,他经常是多次修改后,又请教领导,在领导指导下进行再次修改,以不断完善和充实材料,确保了材料质量。
  信息报送工作是党政办公室的重要工作之一,作为信息员,他总是积极主动搜集信息资料,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两办报送信息。在搞好信息工作的同时,他还注重开展调查研究,以锤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
  重实践 开拓进取
除了加强学习,搞好写作,黄前兴同志还积极协助党政办公室主任开展协调服务工作,及时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注重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增强自己的协调能力和处事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好办公室工作。他积极建议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经常走出去,了解全镇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避免了在工作中不熟悉情况,不了解实情,搞材料闭门造车。在建议下,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坚持有时间就与领导和其他同事们一起下到农村、企业、学校等工作第一线,了解情况,熟悉镇情,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在召开大型会议、举办大型活动时,他既要预备材料,还要在领导的安排下协助办公室主任搞好会务安排和筹备工作。但他毫无怨言,从不挑肥拣瘦,还积极建言献策,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2008611
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
我叫刘章旺,是万隆乡田心村党支部书记。任职以来,我和支部一班人,齐心协力,积极为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领众走上了致富路。村里工作千头万绪,从哪里抓起?思前想后,我觉得必须先解决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我们村地势比较低洼,一下雨,街里到处积水,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人们一直盼望着修路。为解决行路难问题,我多方筹集资金硬化街道。在工程招标时,个别施工队为了竟标到我家对我软硬兼施,先是出言威胁:不让我们修,你别想活到明天,被我顶了回去,高质量地完成了万隆至田心水泥路的硬化任务,方便了人们出行。
  我觉得,作为支部书记,只为众解决难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带领众致富,让众过上好日子。为增加村民收入,我和支部一班人,经过广泛调查和反复研究,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改善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劳务输出”的发展思路。
  为拓宽致富渠道,寻新的致富路子,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我又把目光投向了养殖业和二三产业。为鼓励众发展养殖业,村里制定了优惠政策,定期聘请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服务,积极协调小额货款,并优先保证养殖户用水用电,使全村养鸡专业户发展到5户,存栏3000多只,养猪户达到10家,年出栏200多头。为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促民增收,积极鼓励和引导众外出打工,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方面,利用每年春节在外打工人员回家探亲的机会,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了解用工信息,鼓励打工人员自己创业,带领本村劳力外出,为家乡做贡献;另一方面,及时帮助外出打工劳力少的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目前,
全村在外打工人数达46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其中年收入50万元的个体老板10多个,仅打工一项,全村每年增收180万元。
2008611

优秀党务工作者典型事迹
康春英,女,现年30岁,中共党员。现在任乡党委组织委员。多年来,该同志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地完成党赋予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为党务工作和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和优异成绩。因成绩突出,历年来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一、不计个人名与利,热衷于党务工作事业。20063月是该同志走上党务工作者岗位上的第一年。该同志能服从组织的调配,来到这个边远的山区乡镇,扎根山区,热爱党务务工作,从不计个人的名利,兢兢业业的工作,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党务工作者这一光荣职
业,不计个人的得失,不怨工作的繁杂,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在尽短的时间内掌握党务工作要领。  
二、勤于学习、自觉锤炼、提升服务党务工作的业务能力。康春英同志是一名党务战线上的新兵。这一点,她很清楚,她并且深知: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一名组工干部,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特别是新时期党务工作给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她十分注重知识的更新,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理论的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善于敏锐洞察新的形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自觉锤炼,不断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能力。虽然是新兵,但进入角特别快,在近两年的工作中,康春英同志多次承担和负责完成大型活动,起草了多个党建方面的文件、材料和工作制度。如单位《章程》、《管理制度》、《党建工作制度》等,表现出突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以实际行动当好党务工作者的“楷模”。康春英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务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以一名组织干部来约束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
和高度政治责任感,在支部党员干部中树立了榜样。康春英同志几年如一日,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献于党务工作这一伟大事业。她的感人事迹确实很多。几乎每天的圩日都是她第一个来到党员服务中心的办公室,下班后,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单位领导常满意地笑称她是家庭主妇式的管理人员。工作上,任劳任怨,一人承担多人的工作量,也从无怨言。我单位全体人员的日常考核、教育、培养及管理工作,全部落在她的头上。她承担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但她总是不厌其烦、加班加点、保质保量、有条不紊地搞好自己的工作。   办公室主任先进事迹       
四、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把关人”。 作为具体负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她,做了大量的工作。两年多来,她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坚持原则,恪尽职守,不怕得罪人,敢于开展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和众工作,经常与党员干部谈心,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得到本单位党员及干部职工的高度肯定。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与党建积极分子谈话时,总是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当宣传党的知识的传播人;对不太成熟的同志,指出不足,以情动人,春风化雨,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和策略,耐心细致地说服引导,并鼓励继续努力。        
五、情真意切,爱心无限,待党员和同事似亲人 。康春英同志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一直与人相处很好,朋友很多。她说,一个人关心其同事,首先就要干好本职工作,不要让别人来替自己操心、费力;其次要宽以待人,热心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去拉一把。康春英同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对同事总是热心帮助。在同事之间,她是大,平时总是象大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如谁家有什么困难,她总是挺身而出,全力相助。她常说,支部是党员之家,办公室是职工之家,我们就是党员和职工的“家长”,也就必须履行好“家长”的义务。因此,她一旦听说有同事病了或有困难了,都安排好,并亲自去看望。乡政府退休的老领导邱桃生得了风湿病后,她很快就去慰问老同志,送去了党的关爱和温暖,该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心境和友善态度,深受党员干部众的好评。她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党务工作的满腔热情,深受党员干部众的好评。我们认为:时间证明,康春英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各方面都是经得起考验的,是一名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出的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8611


红旗党支部典型事迹
万隆村位于万隆乡东部,距乡政府附近所在地,辖1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890户,总人口3595人。现有耕地面积2320亩。支部党员49人,其中男党员44人,女党员5人。一年来,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实现高标准“五个好”党支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发展,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和广大众,真抓实干,使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概括起来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高标准”五个好”为目标,狠抓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组织中的广大党员干部,同广大人民众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是联系众最广、解决众问题最多、带领众翻番致富达小康的领路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要是通过基层
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去落实、去执行,基层组织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各项事业的成败。近年来,万隆村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抓好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
第一,抓班子,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在班子建设上,坚持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班子的整体结构,坚持从实际出发,逐步解决班子中年龄偏高、文化偏低、能力较差的问题。一是配齐了班子人员。为提高村干部为民办事的效率,万隆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后备力量,经过调选,选配了一名优秀的村到村班子中干事,增加了班子的后备力量,加强了村两委的班子建设。
第二,抓学习,提高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会不断的出现。如果不加强学习,就无法改变旧的观念,更无法驾驭市场经济,村支部一班人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一年来,村支部始终如一地把坚持学习作为认识新形势、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基础工程来抓。开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大学习,对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问题,资源优势如何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习讨论;一年来共举办村培训6期,培训党员45人次, 使每
个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明显增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带领众闯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