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片《奥本海默》惹恼印度为什么?讲述什么剧情故事-
好莱坞大片《奥本海默》惹恼印度为什么?讲述什么剧情故事?
  好莱坞大片《奥本海默》惹恼印度为什么?
  综合《今日印度》及“今日俄罗斯”(RT)24日报道,英裔美国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好莱坞大片《奥本海默》因在露骨场景中引用印度宗教典籍内容,在印度引发强烈反对。印度信息和广播部部长对相关片段表示不满,印度政府信息专员乌代?马胡尔卡致信导演诺兰,要求影片删掉相关画面。
  电影《奥本海默》讲述什么剧情故事?
  电影《奥本海默》讲述美国“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传奇人生。RT称,在其中一个场景里,主人公奥本海默在和恋人的激情场景中一度暂停,奥本海默的恋人拿起了一本《薄伽梵歌》,让奥本海默诵读了其中一段内容,包括对白“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奥本海默国内上映时间
  7月25日,此前已确认引进的好莱坞视效大片《奥本海默》终于宣布将于8月30日起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
  奥本海默出品公司
  《奥本海默》由环球影业出品,耗资约1亿美元,是曾执导《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等片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最新作品。影片的灵感来自由凯·伯德(Kai Bird)和马丁·舍温(Martin Sherwin)合著的《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一书,聚焦“之父”的心路历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包括爆炸的画面在内,《奥本海默》以巨幕胶片摄影机实景拍摄而成,而非采用特效。对此,诺兰曾表示:这样的拍摄技术能确保“镜头会让人有切身感受”。
  奥本海默是讲什么的?
  电影《奥本海默》讲述了美国“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的故事。影片介绍了这位理论物理学家在曼哈顿计划中的角。
  在1942年至194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主导了一项研发计划,生产了第一枚核
武器。
  该项目的基础最初是由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在1939年成立的,以回应对为时任德国元首工作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他们自己的核武器的担忧。
  一个由科学家和军事官员组成的小组负责调查铀作为武器的潜力。该小组后来在1941年被命名为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OSRD)。
  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了同盟国的战争行动,该计划正式演变为由陆军工兵部队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领导的军事行动。
  1943年,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主任,真正的就是在那里设计的。这个综合体——在其创建期间也被称为Y计划——是第一个曼哈顿计划的制造和测试地。
  1945年7月16日,曼哈顿计划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试验场进行了核武器的第一次爆炸,这是特尼狄试验的一部分。
  这两枚旨在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来分别于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被用于对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毁灭性袭击。两枚造成超过10万人死亡,两座城市被夷为平地。
星际2剧情
  二十年后,在1965年的一次电视采访中,奥本海默反思了特尼狄试验。他说:“我们知道世界将会大不相同。有几个人笑了。有几个人哭了。大多数人都保持沉默。”
  “我想起了印度经文《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毗湿奴试图说服王子履行他的职责,为了让他印象深刻,他变成了多臂的形态,说‘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我想我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感觉。”
  1967年2月18日,奥本海默在与喉癌斗争后去世,享年62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