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燕归来》读后感
归去来兮——《燕归来》读后感
“归去来兮”,不是⼈云亦云般对书名⼜做⼀番似是⽽⾮的重复,却是对书中那三位追爱少年徒劳的唠叨。追到开封,追到西安,追到兰州,可是追到黄河之边⼜如何呢,不如回来吧,将那些已经蹉跎的时光剪断。
近⽇读过了张恨⽔先⽣写的《燕归来》,⼜翻过了⾖瓣读书的⼏篇短评,感到欣慰——⼤众的是⾮观,总不⾄于是扭曲的。虽然我很爱看《⾦粉世家》《啼笑姻缘》之流,依旧对这本绿茶婊玩转四个备胎,到真爱后擦屁股⾛⼈的⼩说爱不起来。或许是张先⽣给杨燕秋⼥⼠的这顶主⾓光环依旧不够耀眼到炫⽬,或许是这⼥主⾓性质实在恶劣,被⽹友丢了烂番茄,也实在应该。
作为⼀名西北姑娘,对于这⼩说⼗分⽣⽓之处⼤有两点:
⼀则,西北固然有诸多不好,被⼩说家这样费尽⼼思的贬损⼀番,却不是⼏⼗年前的⼤西北有⽆可救药的弊病,未免是这⼩说家太⼩资产阶级了⼀些。我们固然有种种理由为他开脱,⼏⼗年前的社会本就落后极了,西北没有开发前⼜是蛮荒,环境的恶劣更可以刻画⼈物,凸显主旨……不,这和这些都没有关系,这⼲系到⼀个作家在写作他的作品时,对⼀个地区,⼀种⽂明有没有存在着最起码的爱护和尊重。
烧马粪如何,吃⿊⾯馍如何,喝混⽔⼜如何?陕西作家描摹出陕北平原的那⼀番苦,怕是有过之⽽⽆不
及的。可是我们西北的读者读了他们的书,不但不觉得冒犯,反⽽有切肤之痛哩。前⼏天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到《情系⾮洲》的相⽚,摄影家拍摄出的贫瘠困苦远在张先⽣之上,观者⽆不动容。⾖瓣⽹友认为张先⽣只是将这篇⼩说作为他在西北的旅⾏游记了,我很赞同。闲来,⼤约张恨⽔先⽣只考察到了西北的这⼀份苦,却未必对它爱得深沉。⼤约,根本就不爱吧。
⼆则,单⾝⼥青年,⾯对不喜欢的追求者,保持恰当距离是必要的。除过施耐劳不谈,剩下⾼⼀虹,费昌年,吴健⽣三位先⽣,⼀路相随,⼜花⾦钱⼜费时间,⾃然不是因为杨燕秋那份虚⽆缥缈的友谊有多么稀罕,当然是因为爱情了。青年男⼦动情时迷住⼼魂可以万事全抛,离了家乡去西北吃苦,这也算是可爱的。这位⼥⼦,也可以不管不顾他们的真⼼,任性⽽为么。
何况不仅仅是视⽽不见听⽽不闻,简直是⼀种利⽤。先⽤友谊和建设西北的幌⼦了青年们的道德,再⽤亲切,冷淡的态度制衡各⼈的厉害关系,⼜⽤偶尔的超“友谊”⾏为和涟涟泪⽔⽹住那思归的尘⼼。直等遇到留学归来的程⼒⾏了,之前的种种坚持都⼟崩⽡解,放吴建⽣,费昌年于不顾。最可⽓,还要虚情假意⼀声声不断着说“对不起”。若这份道歉有⼀分真⼼,早知今⽇,何必当初。
如果喜欢是给予别⼈伤害⾃⼰的权利,那“别⼈”是不是可以同样的有⼀点道德,别在对⽅展⽰给你的软肋上,将他捅个稀巴烂。
我这篇读后感,是极⽚⾯⼜刻薄的。批评别⼈的同时,总也透着⾃⼰的⼀份狭隘。然⽽我是不得不说—
归来归去来下一句—远离绿茶婊,享受健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