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植杖⽽耘耔”释义辨析
“或植杖⽽耘耔”释义辨析
姜云
⼈教版《语⽂》必修五教科书(2006年11⽉第2版)选编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其中对“或植杖⽽耘耔”⼀句中的“植”字注释
为“植,⽴,扶着”,整句注释是“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
读后,笔者颇为怀疑,“扶着拐杖除草培苗”,太不符合⽣活常情了吧。难道是年龄⼤,抑或是体弱多病?回看⼀下前⾯的序⽂,得知本⽂写于“⼄巳年(405年)⼗⼀⽉”,⽽此时陶渊明应该是41岁(其⽣于约365年,去世于427年),正值壮年。再看⼀下原⽂中“或命⼱车,或棹孤⾈。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经丘”等语句,可知此时作者的⾝体倍棒。是什么原因使他“扶着拐杖除草培苗”呢?
笔者⼜急忙查配套的《教师教学⽤书》(2007年4⽉第2版),很快到了此句的译⽂:“或者放下⼿杖去除草培苗。”⼀个“扶着”,⼀
个“放下”,意义相差很远,究竟哪⼀个解释是正确的呢?笔者很倾向于教师⽤书上的说法,但这样理解究竟对不对呢?带着疑问,我查阅了有关资料。
⾸先,我们来看⼀下词典中“植”的释义:
《辞海》中“植”的释义共有8项,其中作动词使⽤的有3项,分别是:
①栽种。如:植树;移植。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引申为培养、扶植。《新唐书·李逊传》:“逊于为政,抑强植弱,贫富均⼀,所⾄有绩可纪。”
②树⽴。《周礼·夏官·⽥仆》:“令获者植旌。”
⑧通“置”。放置。《书·⾦縢》:“植璧秉珪。”孔颖达疏引郑⽞⽈:“植,古置字。”
《古代汉语词典》中“植”的释义共有6项,其中作动词使⽤的有2项:
②栽种;种植。柳宗元《⽜赋》:“~乃⽲⿉。”
③树⽴。《周礼·夏官·⽥仆》:“令获者~旌。”《论衡·吉难》:“有⼀⽊杖~其门侧,好善异于众。”
《古汉语字典》中“植”的释义共有4项,其中作动词使⽤的有2项:
②栽种。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
④竖⽴;树⽴;插。《论语·微⼦》:“植其杖⽽芸。”
通过⽐较,不难发现,其中《古汉语字典》中的第④个义项及举例与“或植杖⽽耘耔”的句式、释义最为接近;且这⼏本辞书均⽆“扶着”的意思,笔者⼜查阅了《中华古汉语⼤辞典》等辞书,也没有到“扶着”的释义(包括引申、转注等)。因此,“植”在此句中应是“竖⽴;插”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断,教科书的释义是错误的。
接着,笔者⼜查阅了“植杖”⼀词的释义。“植杖”,《古⽂鉴赏辞典》注释为“把⼿杖插在⽥边”,《中国古代⽂学作品选》注释为“把杖树⽴在地上”,《古代汉语》注释为“把拐杖插在地上”。
联系上下⽂,可以看出,《古⽂鉴赏辞典》对此词的释义最为准确、具体。⾄此,笔者⼼中的疑问也就释然了。但随即,我⼜注意到,教科书和教参的译⽂还有两处不同。⼀是“或”,教科书译为“有时”,教参译为“或者”;⼆是“杖”,教科书和《古代汉语》译为“拐杖”,教参和《古⽂鉴赏辞典》译为“⼿杖”。这⼜是怎么⼀回事呢?究竟哪⼀个译得更为准确呢?
⾸先,我们来看⼀下“或”的释义。“或”在作“有时”讲时,是副词,“表⽰动作或情况的偶然发⽣”;解释为“或者”⼀意时,是连词,“在两个词、短语或句⼦中起连接作⽤,表⽰选择关系”。联系上⽂“怀良⾠以孤往(爱惜那良⾠美景我独⾃前往)”,此处把“或”译为“或者”或“有时”都能讲得通,但如果联系下⽂“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赋诗”便可看出端倪。笔者认为,“怀良⾠以孤往”与以下三句,从句意上看应是总分关系,虽然课⽂在中间使⽤了句号(“怀良⾠以孤往,或植杖⽽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赋诗”),把它们分开了,但我们知道,这个标点是今⼈加的,原⽂中是没有的。标点如果这样加:
怀良⾠以孤往:或植杖⽽耘耔,(或)登东皋以舒啸,(或)临清流⽽赋诗。
句意关系就⾮常清楚了。因此,此处的“或”笔者认为应和后⾯两句构成并列关系,故译为“有时”⽐较妥当,课本的翻译是准确的。
其次,再看⼀下“拐杖”和“⼿杖”。这两个词在古代有时是可以通⽤的,⽐如《中华古汉语⼤辞典》在解释“拐”字时,第⼀个义项是这样解释的:“①<;柺><;名>⼿杖。《新五代史·汉⾼祖纪》:‘赐以⽊柺⼀。’”由此可以看出,⼆者可以互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归来倚杖⾃叹息”⼀句,我们就很难辨别出他⼿中拄的到底是“⼿杖”还是“拐杖”。即使是今天,⼆者的分别也不是很明显。但是,仔细区分⼀下,这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
拐杖:拐棍,⾛路时拄的棍⼦,⼿拿的⼀头多是弯曲的。
⼿杖:⾛路时拄的棍⼦,⼿拿的⼀头有柄。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对⽐⼀下,很容易看出⼆者的区别:虽然都是“⾛路时拄的棍⼦”,但“拐杖”“⼿拿的⼀头多是弯曲的”,⽽“⼿杖”“⼿拿的⼀头有柄”,并没有强调形状。我们知道:在⽣活中,“拐杖”是⼀种辅助⾏⾛的⼯具,多为⽼年⼈或病、残⼈使⽤;“⼿杖”则不然,它除了辅助⾏⾛的功能外,还具有美观的作⽤,有时还是
⼀种⾝份的象征。唐代名将李靖,因年⽼有⾜疾,上表恳请引退。贞观⼋年,唐太宗特下优诏,加授“特进”,且亲授“灵寿杖”,以“助⾜疾也”。此“灵寿杖”⽆疑就是“⼿杖”,因它⾼过头顶⼆三尺。
古代⽂⼈雅⼠常寄意于杖,多有带⼿杖的习俗,从以下诗⽂中也可略见⼀斑:
寒⼭转苍翠,秋⽔⽇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
——宋·苏轼《定风波》
尽⽇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明·程馞《西江⽉·秋兴》
归来归去来下一句联系诗⽂内容及作者当时的年龄,“王维当时不⾜五⼗岁,本不需拐杖,⽽诗中写到‘依杖’,主要是标明隐者的⾝份了。”再看苏轼,他写作此词时46岁,被贬黄州已经三年了。借这⾸词,他想表达⼀种“退隐于江湖”的思想。⾄于程馞,也是通过“⼭翁”这⼀形象的塑造,传递出⾃⼰向往⽥园⼭⽔的隐逸
情怀,⾼洁的品性。如果把三⼈⼿中的“杖”理解为“⼿杖”,那么,其追求隐逸⽣活的情趣就更加明显了。纵观⼀下这三⼈当时的遭际,再联系⼀下当时的陶渊明,此四公的情感应该有互通的地⽅。因此,笔者认为,这四句诗词中的“杖”应为“⼿杖”,是他们寄托情怀的⼀种道具,标明⾝份的⼀种象征。
把“杖”理解为“⼿杖”,理由还有⼀点。“⼿杖”⼜名“扶⽼”。《中华古汉语⼤辞典》有“扶⽼”⼀词的释义:
1.<;动>扶持⽼⼈。《战国策·齐》:“民扶⽼携幼,迎君道中。”
2.<;名>⼿杖。陶渊明《归去来辞》:“策扶⽼以流息,时矫⾸⽽遐观。”
《辞海》中也有“扶⽼”的释义,共3项,其中第2 项解释为“⼿杖的别名。陶潜《归去来辞》:“策扶⽼以流息。”《古代汉语词典》对“扶⽼”的释义也是“⼿杖”。由此可以看出,“或植杖⽽耘耔”⼀句中的“杖”应该就是原⽂中的“扶⽼”。因此,“杖”作“⼿杖”解释⽐较合适。
因此,笔者建议,再次修订教科书时,对“或植杖⽽耘耔”⼀句应这样注释:“植,竖⽴,插。耘,除草。耔,在苗根培⼟。整句的意思是,
或者把⼿杖插在⽥边(然后)去除草培苗。”
写此⽂后两⽇,我⼜有幸拜读到陈林森⽼师的⼀篇⽂章《“或植杖⽽耘耔”辨》,他认为:“植杖”是“倚着
⼿杖”的意思,反映的是南⽅许多地⽅⽔⽥除草的⼀种⽅式——“⾜芸”。作者从史料、现实和亲⾝经历等⽅⾯对此加以说明:“农⼈⾜芸时⼿上不持‘耘⽥器’,⽽是直接⽤脚耘,当⼀只脚⽤⼒耘⽥时(按:虽然双脚都要参加劳作,但⼀次⾃然只能动⽤⼀只脚),⾝体容易失去均衡,再加上⽔⽥泥滑,故需⼀⼿拄着⼿杖(实际上是⼀根⽊棍),以保持⾝体平衡。”此说确有⼀定道理,因此,把“植”释为“树⽴,插”,引申为“倚着”,也不失为⼀种参考。
2011-11-3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