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艺坛名人
艺坛名人
1、唢呐艺人 —— 蛤蟆王
  孟广东(1895 —— 1979),男,夏邑县王集乡司道口人。在旧社会里,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三教九流七十二行里,吹唢呐这一行是很低下的职业,也难登大雅之堂。除非生活所迫一般很少有人学习唢呐。 家境贫寒的他为了能吃饱饭,十岁的时候拜唢呐艺人高八为师,他不但聪明,且勤学苦练,在不断的勤学苦练下, 孟广东吹唢呐的颖慧天资得到了充分发挥且很快出师,。 唢呐别看就一根管子,技巧很多,单重、双重、三重、闷卡、舌音、内颤、外颤、在吹奏时,这些他不但吹到位,且技巧掌握得非常娴熟。在演出时,他的 风趣的表演,优雅的声音,使听众赞不绝口。1935年夏天,孟广东在砀山南关水门营为一家婚事吹奏,西南角有一苇坑,当吹奏《百鸟朝凤》摹仿蛤蟆的叫声的时候,逼真的蛙声,引诱的苇坑内的蛤蟆争相和鸣,并吸引来好多蛤蟆活蹦乱跳,叫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当吹至半夜时,台下不仅听众多多,就连蛤蟆们也在戏台周围,静静的在听他的演奏。在场的人见此情景惊叹不已。从此,人们称孟广东为“蛤蟆王”。1956年,在商丘举行的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
2.高跷艺人 —— 孙炳文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这种活动在全省境内流行甚为普遍,是一种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众喜爱。高跷”既有“高”之险又有低“跷”之“花”,为跷队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高跷传统之乡,经常组织大规模的表演,尤其是成结队的儿童脚踩高跷列队演练,煞是好看。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 》)两者可互相印证。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彩。如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而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在古栗城也活跃着一支以孙炳文为首的高跷队。
    孙炳文,男,1900年农历820日出生在夏邑古城一位贫农家庭。1915年,山东著名的高跷艺人——贾恩连来夏邑传艺,他被他们精湛的表演深深吸引,就想学习高跷技艺。他的想法得到了其父孙兴堂,一个非常热爱民间艺术的人的大力支持。他把教师贾恩连的吃住全包下来,并投入资金购买服装和道具。
    孙炳文从小由于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且忠诚耿直,好打抱不平,遂成为童之首。后又拜王、候二教头为师习武,劈刀、打拳、扎花(长矛)等武艺,样样精通。好的武功再
加上他能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学艺很快。贾思连称他为一生所教的最好的学徒。1917年夏邑高跷会成立,公推孙炳文为会首。会员多达30余人,他们自筹资金,在庙会、庆典、婚喜事时表演,不收礼,不要钱。与民同乐,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夏邑的高跷,经孙炳文等人不断更新和发展,玩艺精湛,名扬苏、鲁、豫、皖一带。主要内容:白天玩高跷,在行进时边玩、边舞、边唱。以玩捕蝶、拉驴、凳桌子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夜场玩二鬼打架、大头和尚戏刘翠和小丑拉驴,更是引人入胜。
夏邑高跷会成立以后,孙炳文报名参军,在张学良部下当兵。在广州与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军联欢时,与京剧大师梅兰芳同台慰问演出,得到梅兰芳的赞扬。
1930年,安徽亳州组织20多班艺人的汇演大赛,特邀孙炳文赴会。当孙炳文与马焕文表演捕蝶中的“旱地拔葱”、“金蛙捕食”、“蛇过道”、“玩桌子”等节目时,观众掌声雷动,叫好之声不绝于耳。晚上表演“二鬼打架”,用七个大方桌,叠高三层,再放上凳,约五米高。从地面一直玩到最上层。二鬼打得难分难解,令人眼花缭乱,惊险吓人。当玩到高潮时,孙炳文用力一摔,只听喀嚓一声,最上面一八仙桌齐腿而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一个旋风脚飞跃而下。观众无不惊叹,报以热烈的掌声。
1936年芒砀山庙会,孙炳文率队边玩边上山。观众人山人海,惊呼夏邑的高跷队能玩着上下山,真是一绝。
山东单县、曹县多次来夏邑相请。有一次经过黄河古道时,被“土匪”拦住,与民同乐三天。“匪首”与孙炳文结拜为兄弟,其后多次来夏邑拜访。
解放后,县政府助款重建高跷协会,多次赴商丘、郑州汇演。1980年,其第五代学徒在郑州汇演,荣获一等奖。高跷会的会歌谱曲后,由孙炳文、刘志斌演唱,录音、制盘,在县、地和北京库存。其部分节目,被列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3.豫东名旦——苗娃
    清代后期,豫剧已流布到河南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班社林立,据有关资料介绍,新中国建立之前,全省班社达到千余个,仅班社最多的密县就高达149个。 豫剧流派,历来说法不一,认识各异。有说豫剧应分“祥符调、西府调、豫东调、沙河调、高调五个流派”。(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所谓豫东调,又称河南梆子,即指流行于商丘一带具有一定风格和特的豫剧腔调。安徽名人录 由于该地语言发音和众欣赏习惯不同,如唇音较多,吐字较轻,
在行腔中喜加衬字,使唱腔较为轻巧、柔媚,于是形成所谓豫东调。正因为豫东调这一华丽、轻快、长于抒情的特性适应了当时当地广大众的审美心理,使它得以迅速的成长和扩大,同时也出现了大批的优秀演员。从道光年间以来 清代后期到民国初年,即1914年,有名气的班社遍布各地,著名演员举不胜举。如清代道光、同治年间的名旦李金贵、李金标,光绪年间的名旦况凤仙、黑头段德福,宣统年间和民国以来的名旦苗喜臣(苗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