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器乐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民族器乐学习心得
  篇一:中国民族音乐学习总结
  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思考
  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专业:农村区域发展(1)班姓名:谭尊飞学号:2220XX326032019当你听音乐时,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高尔基
  一、概述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彩风貌、巍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是当今世界上最久
远而又长流不绝的东方古老音乐文化的代表。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个浩瀚的大海。仅仅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歌、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的数量来看,也是令人惊叹的。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收集到的民歌约有30万首左右。民族民间器乐,约有二百余种乐器,独奏、重奏、合奏乐曲无法数计。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的曲艺约有二百多个曲种。戏曲约有360多个剧种。曲艺和戏曲都是综合性艺术.音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各剧种、曲种特征和风格的主要体现者。至于这众多的剧(曲)种中丰富多样的剧目、曲目、声腔、板式、曲牌、行当、流派、唱段、文武场音乐等等,更是无法数计。
  戏曲音乐由于它是音乐与戏剧紧密结合的综合艺术,既具有音乐艺术的听觉特征,又需要
与剧情紧密结合,需要塑造人物形象,还得注意与舞台动作的配合;既要有戏曲的剧种特、地方特和乡土气息,有要有代表本剧种的声腔、语言的地方特点及时代特征。如《迎来春换人间》就体现了上述特征,这一唱段,作品从内容出发、从人物出发、根据唱词的格律、情绪,予以精雕洗琢,深刻地表达了剧情,塑造了完美的人物形象,运用其独特的艺术手段,通过剧中的人物与情节给人
  以麦的艺术享受,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以农耕为主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构筑起了一个庞大的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这样的社会基础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心理素质方面的特征:勤劳质朴、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等等。它们渗透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有着强大内聚力和适应力的大系统。各类文学艺术,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和内在统一性。这就是:讲究作品的“气韵”和“意境”,强调创作的“风骨”、“神貌”;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与交流、追求艺术表述中的情感、伦理的结合与渗透,推崇艺术表现的蕴蓄、婉曲,喜好艺术形态的谐调、中和、简约与适度。这些特征是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基本点。
  二、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
  民族音乐是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发展起来并反映出本民族文化特生活风貌、文化、地域特征等的音乐。而文化、经济、地理状况、文化交流又反过来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形态共同的特征主要是:
  ——以线状为主的音乐思维方式;
  ——以五声为骨干的调式音列结构;
  ——均衡对称的曲式结构原则、均匀平稳的节奏安排;
  ——简繁相适、动静相衬的音乐表述方法;
  ——与文学、语言、舞蹈、戏剧、造型等妹艺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一)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并主要借助口头形式传播。在世世代代传播过程中,
经过了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凝结着我国历代人民集体的智慧,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沉淀、筛选而形成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达手法的结晶。
  (二)乡土性
  乡土性,又叫做地方性或地域性。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之下,各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生产条件、社会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等等都有不同的特,人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气质以及审美情趣也各有差异。
  (三)即兴性
  我国民间音乐的基本传播方式是口传心授,传播者凭借演奏,学习者凭借听觉和记忆而不以书面乐谱为主要传承方式。即兴发挥是民间音乐的一种创作方式,创作者即表演者。虽然即兴变化只是相对固定的曲调中的局部变动,但经天长日久祖祖辈辈的积累,还是推动了民间音乐的发展。
  (四)流传变异性。
  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以及乡土性、即兴性、的特点、导致了它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性。
  1.地域性变异。一支民间曲调在异地流传时,会因唱词方音的变化而导致旋律的变化,也会因各地人们性格特征的不同而发生曲调情绪上的变化。
  2.体裁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变异。有些民间小调吸收了说唱音乐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叙述故事、展开情节的表现能力。
  三、中国民族音乐分类
  1.按体裁品种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开大类:
  民歌下还可分:号子、山歌、小调等。
  民族器乐下还可分:独奏(吹奏、拉弦、弹拨、乐、丝竹乐、民族管弦乐)等。曲艺音乐下还可分:弹词类、鼓词类.道情类、琴书类、牌子曲类、走唱类等。
  戏曲音乐下还可分:昆胺、高胺、梆子腔、皮黄腔、说唱类声腔、歌舞类声腔、少数民族
戏曲等。
  仪式音乐下还可分:宗教件仪式(包括寺院宗教、民俗宗教)、非宗教性仪式等。
  2.按风格彩分类
  汉族地区的音乐风格.大体可分为北方与南方两大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为北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南方。苏北、皖北、湖北北部等地,是—?条宽长的南北交汇地带。
  少数民族音乐大多个性较强,特鲜明,容易归类。为便于掌握.根据所处位置.大体划分东北(蒙、朝、满、达斡尔赫哲等族);西北(维吾尔、哈萨克、东乡锡伯、塔吉克、保安、塔塔尔族);西南(藏、壮、苗.彝、瑶、布依、侗等族);中南与东南(土家、黎、高山、京等族)四个大片。不过从风格来讲.片内各民族的差异是很大的,不是汉族不同地区的彩差异所能比拟的。
  3.按历史时期分类
  中国音乐按历史时期大体可分古代和近现代两大类。
  古代音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先秦时期(公正前21世纪一前206年;第二,汉唐时期(公元前206年一公允960年);统二,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1911年)。
  1840午战争后,中国逐步进入了近代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后,进人了现代时期。外国音乐文化(主要是西方音乐文化)大量输入,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量。但中国传统音乐的固有形式并没有消失,而是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着自身的发展与蜕变。
  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民间歌舞是民间音乐(歌曲、器乐形式)和民间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歌舞中所唱的歌曲,与民歌在音乐形式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其中的大部分曲目是相互通用的。所以我们在这里一并予以介绍。
  四、民歌
  民歌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中国民族器乐的分类  第二,民歌是经过广泛的众性的即兴编作、 
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的智慧的结晶。
  第三,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民歌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并在人们一代一代的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的一门艺术。一般都短小精悍,易于传唱、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如蒙古族民歌《牧歌》、陕北民歌《脚夫调》、《兰花花》等这些作品,在音乐语言、音乐风格上都单纯朴实,清新自然,音乐没有繁复的地位,又没有浓重的
  和声,知识在独具特的伴奏音乐的陪衬下,充分发挥旋律的美丽,整个音乐朴实无华而又充满生机,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又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民歌的体裁大体可分:号子、山歌、小调三个大类.
  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犷豪迈.和劳动关系十分紧密,音乐节奏和劳动节奏紧相结合。
  号子有以下五种:搬运号子(包括装卸、挑担、推车号子等)、工程号子(包括打夯、建房、伐木号子等)、农事号子(包括车水、打粮号子等)、船渔号干(包括行水、打渔、船务号子等)、作坊号子(包括盐工、榨油、制麻号子等)。
  山歌是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南亢、响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地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
  山歌还可再细分为以下三类:一般山歌,如北方的信天游、山曲、花儿、爬山调,南方的
  客家山歌、高堂歌、长沙山歌;放牧山歌,包括草原的牧歌(大多在少数民族地区)和牧童谣唱性山歌(大多在汉族农业地区);田秧山歌,如江浙田秧山歌、苏北秧号子、巢湖秧歌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