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浅谈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电影音乐从无到有,发展至今,经历了百年。从最初的尝试,到中间的磨砺,再到如今的成熟。在银幕上谱写出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旋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观众。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电影的音乐风格在不断变化着。如今,受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电影也走向世界。中国电影也开始借鉴、 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都被运用在电影的拍摄、制作上,使得中国电影中的音乐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出现了民族、古典、流行风格并存的多元化特征。
作曲家们采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旋律,或民或洋,或古或今,从不同的侧面去揭示影片主题,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充满了个性化彩和生活气息。这些多元化的电影音乐不仅满足了不同影片风格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的需要。
一、 民族性,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
    中华文化赋予了中国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音乐民族风格历来是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电影音乐是个音乐文化的一个分支。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影音在经历了艰难与坎坷之后步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中国电音乐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
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
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要想屹立于世界艺术舞台,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中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无不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风情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别林斯基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新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界中,雷振邦先后为包括《五朵金花》《刘三》《冰山上的来客》《吉鸿昌》《小字辈》在内的40多部电影作曲。他的作品以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
反映地方特征的影片,在进行配乐时,一般直接取材于地方音乐。这就要求作曲家们深入民间,在生活中寻第一手资料。冯小宁执导的《嘎达梅林》,作曲家三保为影片谱写音乐时,大量运用蒙古族艺术中的长调、短调、盅碗舞乐、安代舞乐等素材,并让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演奏出低回婉转、激昂奔放的音调,再加上蒙古族歌手腾格尔那苍凉而深情的歌声以及交响乐队气势磅礴的演奏,使观众深深地感受到英雄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不可战胜。
二、交响性,中西合璧
近年来的大片在东西方音的融合中,首先是对传统的中国乐器和西方乐器进行了适合作品需要的取舍,不拘一格地为我所用。既有常规的中西组合,又有不同民族器乐与常规器乐的组合,还有现代电声与传统的组合,除此之外还有人声与器乐的组合以及不同风格演奏或演唱家的组合。
《英雄》中交响乐与鼓声的“序曲”,交响乐旋律来自东北二人转音调,鼓声则透露出了现代爵士与摇滚的节律。在“棋馆古琴”一场中古琴与小提琴的交融,作曲家特意给小提琴换上了二胡琴弦,力图在西洋乐器中到介乎于提琴与马头琴的混合音声,完成了张艺谋导演“介于摇篮曲与说唱乐、流行乐与古典乐之间”的艺术造诣。
外来音乐元素并不像很多人所担忧的会削弱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特性,反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更加真实和确切地表现出另一种意义上的民族特性。这种以西洋交响乐团为主乐,配入多种民族乐器的特点,使民族特更鲜明地得以体现,交融民族特鲜明的民族曲调,伴以大提琴低沉悠扬的音,中西合璧地将中国音乐与古典交响乐融会贯通。
三、流行性,时尚化倾向
流行音乐也称通俗音乐, 它起源于 19世纪的欧洲,19 世纪末开始从美国崛起。流行音乐各种风格并存,流派众多,能够明确地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情感的表达言简意赅,通过乐队和歌手的准确演绎,常常能引起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共鸣,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娱乐和休闲的生活需求。
21世纪的中国电影音乐呈现流行化、时尚化倾向。电影作曲家已不再单纯满足传统的作曲技法。因此,使电影音乐作为流行文化的特点也就更加明显了。
1997 年以后,《甲方已方》 等娱乐性比较强的影片在票房上取得成功,这些娱乐性、 商业性较强的影片广泛使用节奏轻快、曲调上口的流行音乐,常常能留下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这些歌曲的内容有的可能与影片关系不大,但却因为某位著名歌星的演唱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并广泛传唱。
谭盾在《英雄》的配乐中,把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揉和在一起,也获得了意外地成功。他的配乐粗犷、豪放而又不失细腻、柔情,其中涉及了从未涉及的东北二人转曲调,将其与内蒙大草原、戈壁、沙漠风格的音乐综合起来,并与加入了男低音合唱的交响乐队相配合。 为了追求最佳效果,又请了世界的小提琴大师伊扎克、帕尔曼和日本佐渡岛“
鼓村”的日本鼓童,并大胆启用贵州侗族少女担任女高音独唱;为了再现古书记载的、现已失传的“古琴弦子”的声音,他又把小提琴换上二胡的琴弦,到了介于二胡、马头琴、弦子之间的“琴弦子”的独特音,片中还多次运用民族乐器古琴,并让帕尔曼的小提琴与古琴合作,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中国民族器乐的分类总之,21世纪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民族性、交融性、流行性的态势,是中国当代电影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型个性特征的彰显。中国电影的新时期是一个多元化的时期,电影音乐出现了新的格局,一部分影片音乐仍沿着传统的思路继续发展,一部分影片音乐则由幕后走到前台、从配角变成主角,而新世纪之初的影片音乐有的已走出国界,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而一些作曲家别出心裁,博采众长,中外结合,把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各种音乐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孜孜不倦地寻着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切合点,为的是丰富中国电影音乐,更好地光大民族文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