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 听辨题请听熟背唱曲目(总分50分)
第二部分 文字题(总分50分)
名词解释(20分)
中国民族器乐的分类⒈花音、苦音⒉走西口⒊二人转⒋京韵大鼓⒌湖南花鼓戏
1.花音、苦音:在秦陇地区,凡奏情绪欢快的乐曲,使用的是五正声音阶,并强调5、3、6三音,称为“欢音音阶”(或花音音阶,甜音音阶);凡奏悲苦情绪的乐曲,则在6-1和3-5之间插入一个具有游移性的↓7和↑4,这两个音称为“三度间音”,并强调5,↑4,↓7三音,称为“苦音音阶”(或哭音音阶,伤音音阶)。
2.走西口:过去西北人民生活贫苦,男人迫于生计去外乡谋生,成年累月回不了家。此称为“走西口”。年复一年妻离子散的无奈中口内口外传唱着咏叹亲人思念和离苦的“走西口”系列民歌。着名的有山西、陕西等地的《走西口》。
3.二人转:流行于东北各地的一种走唱类曲艺艺术形式,是以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什不闲、河北梆子等演变而成,至今有300年历史。演唱形式有两人对口的“二人转”,一人演唱的“单出头”,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场戏”。二人转音乐丰富,有曲牌三百多支,常用的有四五十种,主要伴奏乐器有唢
呐、板胡等。分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江板头,东耍棒”的俗谚。表演有“说、唱、表、舞、绝”五功。在当地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民谚,可见民间对二人转的喜爱。
4.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全省各地花鼓戏如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的总称。由于长沙花鼓戏影响最大,所以习惯上称长沙花鼓戏为湖南花鼓戏。代表作有《刘海砍樵》等。
5.花儿:花儿是人们对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部分地区的一种区域性山歌的统称。一般分为“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两种流派。过去河州型花儿称为“少年”,后来统一为“花儿”称谓。
6.西安鼓乐:流行于陕西西安一带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大型民间传统吹打乐种。音乐学者研究认为其与唐大曲关系密切。演奏形式分坐乐、行乐两种。
7.开花调:山西左权一带的民歌,常以“开花”为常用比兴手法,歌词构思别致新颖,夹用方言“啊个呀呀呆”、“亲圪蛋”等为衬词衬句,曲调为呼应性的两句体。
8.二人台:山西河曲二人台,是民间歌舞戏曲一体的艺术形式,传统表演形式为一丑一旦,因此得名“二人台”。
9.单弦牌子曲:也称“单弦”“八角鼓”,是流行于京津和河北、东北一带的曲种。是由明清流行的时调
小曲与清代岔曲合流后逐渐形成的。音乐结构是将岔曲分为曲头、曲尾两部分,中间插以各种牌子。常用曲牌有[数唱][云苏调]等数十种。演唱形式为一人演唱并手持八角鼓司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
10.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又名“高调”、“河南讴”、“靠山吼”。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唱腔分为四种地域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周口、漯河一带为中心的沙河调以及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西府调)。前三种统称为“豫东调”,其共性为演唱以假嗓为主,音列为561235,下句多落5。豫西调则多以本嗓演唱,音列为123561,下句多落1。上世纪三十年代后两种流派开始交流融合,形成了豫剧大剧种。
11.河南大调曲子:简称河南曲子,原名“河南鼓子曲”,是流行于中州各地的一种民间曲艺音乐。演唱河南曲子前往往会奏几支器乐小曲,称“板头曲”。后成为独立的器乐演奏形式。
12.慢赶牛:安徽大别山地区的一种山歌曲目,流行于安徽安庆、金寨、淮南一带,歌词为七言五句体,音乐随流传地区不同而各异。
13.凤阳花鼓:流行于安徽凤阳县一带的花鼓类民间歌舞艺术。凤阳地处淮河流域,常因洪水泛滥而使百姓出外逃荒,凤阳花鼓由此而生。常采用一男一女双人对舞的表演形式,男持小铴锣,女挎小花鼓,边唱边击,相对而舞。另有一种“坐唱”形式,唱有完整情节的故事。
14.黄梅戏:原名黄梅调。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成长于安徽安庆地区。初期为“三打七唱”,三人打击乐,七人演唱。戏曲内容多为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表演时载歌载舞。近代以来,逐渐职业化,走向了城市舞台,成为全国重要的地方剧种。
15.吟诵音乐:吟诵音乐,指的是吟古诗词古文的音调。属声乐中无伴奏“独唱”形式。是一种口传文化,向来无谱可循,源于家学或师授,以当地方言代代相传。吟诵音乐的音调、节奏常专人专腔,一派有一派的调,一家有一家的调,一人有一人的调。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按照汉字的“平仄”规律行腔,即“平长仄短,平高仄低(有些地方平低仄高)”和“平直仄曲”,尤以“平长仄短”为最突出。有人曾将吟诵音乐的规律概括为“定腔不定词与谱”。
16.苏州弹词:苏州弹词,是吴越地区的一种主要说唱形式,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等地区。苏州弹词由于和苏州评话同属说书行业,曾拥有共同的行会组织,民间一般习惯性地将二者合称为“苏州评弹”。以说表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有时也用醒木击节,注重语音语调的变化,演唱一般分单档、双档、三档等多种形式。早起有三大流派:陈调、俞调、马调,之后很多流派多从这三类唱腔衍化而来。
17.昆剧: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昆山腔”,又称“昆曲”“昆腔”。明代中叶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进行了改革,使昆曲成为细腻委婉的新腔“水磨腔”,此后出现了诸
如《牡丹亭》等众多剧目,使昆曲迅速传遍全国。在全国形成了不同的支系。清乾嘉后逐渐衰落。昆剧音乐属曲牌体,有一千多支曲牌。唱腔富于变化,表演体系完善,伴奏以丝竹、锣鼓为主。有“万戏之祖”的雅称。
18.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的地方剧种。唱腔源自于地方说唱和民歌小曲,曾有过“的笃戏(小歌班)”、“绍兴文戏”等称谓,因绍兴为古越国所在地,故定名为“越剧”。唱腔主要有四工调腔(63定弦),尺调腔(52定弦)弦下调腔(15定弦),有慢板、中板、快板等多种板式。着名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
19.江南丝竹:十九世纪后期流行于浙西、苏南以及上海一带的传统音乐演奏形式,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形成许多演奏团体。使用乐器以丝竹为主,伴以鼓板、木鱼等打击乐器。乐队编制灵活,可从一丝一竹到数十人。常在婚丧喜庆场合演奏。演奏手法常用加花变奏,曲调委婉流畅,风格清新淡雅、细致含蓄。演奏形式分“坐奏”与“立奏”。代表作有江南丝竹八大曲。
20.十番锣鼓:民间吹打乐种,创于京师,明代以来在江浙一带得以盛行。原是军中之乐,使用锣、钹、钲、鼓、板、笛等乐器,历史上曾有过“十不闲”、“十样景”、“鼓吹”等名称。十番锣鼓现在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常熟、宜兴等地,所使用的乐器在原来的“金、革、木”类乐器基础上增加了丝竹类乐器,演奏的曲目也吸收了不少昆曲的牌子,俗称“锣鼓”、“十番”。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清锣鼓”,俗称“素锣鼓”,根据使用乐器的不同,还可分为“粗锣鼓”和“细锣鼓”;另一类是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兼用的“丝竹锣鼓”,俗称“荤锣鼓”,根据乐队组合和主奏乐器的不同,还可分为“笙吹锣鼓”、“笛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等。
21.楚徵体系:楚徵体系是以徵音为中心,由商re——徵sol——宫do三个音按连续四度进行排列而成的音调结构。它还常常以商re——徵sol——宫do为基础形态,衍生出变形来,如:以徵音为第一个音,排列为徵sol——宫do——商re和以宫音为第一个音,排列为宫do——商re——徵sol。在楚徵体系中,特性旋律音程为大二度、小七度和纯四度,连续四度的旋律进行是其旋法特征。
22.楚宫体系:“楚宫”,指以宫do为基音的大小三度音程结构的三音列,即:宫Do——角Mi——徵Sol的连续进行。它在我国音调体系中颇具特殊性,是南北音调在荆楚一带长期交流融合的产物。
北音和南音的特性音程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四度、后者为小三度,正好两者相比差一个大二度,这个大二度就是南北音风格差异的关键。然而,楚宫的特性音程是大三度,正好成为了南北音乐过渡的桥梁。如图所示:
北音(纯四度音程)→ 楚宫(大三度音程)→ 南音(小三度音程)
楚宫音调的旋法多围绕宫音运动,并有两种典型旋法,一是从宫音向上序进的样式,并有一个继续向
上的模进变型;二是从角音向上再折回宫的曲折样式,并有两种递降的模进变型:序进旋法之字模进和曲折旋法之字模进。
23.特性羽调式:特性羽调式是以羽la——do——mi三个音为基本框架,再向上延伸一个徵音,构成连续三度叠置的四音列结构。
基础音组
la——do——mi
特性音组
do——mi——sol
彩音组
mi——sol——la
所谓“基础音组”,是徵特性羽调式的基本调式框架。以la——do——mi为原形,还可有mi——la——dodo——mi——lami——do——la等变化形式。“特性音组”是指这三个音在调式中的作用,因为它具有宫调式彩,所以使得特性羽调式产生出较明亮的风格而改变其原有的特性。
24.四川清音:清朝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一种叙事体的说唱艺术形式。演唱者多为一人,左手打板、右手击竹鼓而歌。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伴奏者有时也搭腔。四川清音早期称“唱小曲”
、“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定名为“四川清音”。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四川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讲究字正腔圆,清丽宛转,顿挫抑扬,既要有说话般的歌唱,又要有歌唱般的说话。唱腔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类。 板腔类有“汉调”和“反西皮”两种。其音乐十分丰富,计有100 多支曲牌。如〔赵调〕、〔背工调〕、〔满江红〕、〔打枣杆调〕等等。传统的演唱方式为坐唱,即摆上一或两张八仙桌,演唱者面对听客正面而坐,主唱者居中(多数为女艺人),琴师坐在主唱者的左右两边,月琴、琵琶或三弦在左面,碗碗琴、二胡或小胡琴在右面。20世纪的50、60年代,四川清音进入剧场,坐唱的形式逐渐被站唱所取代。改为演员自己敲击竹节鼓打板演唱,配以小乐队伴奏,乐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中胡等。伴奏者兼演配角并参与合唱帮腔。四川清音的传统曲目,主要有《昭君出塞》、《尼姑下山》、《断桥》、《黛玉焚稿》、《放风筝》等,现代曲目有《布谷鸟儿咕咕叫》、《六月六》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