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的花瓣
课 题 | 《美丽的花儿》《飞来的花瓣》 | 课 时 | 第二课时 | 撰写人 | |||
教 学 目 标 | 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2、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 4、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美丽的花儿》,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 | ||||||
教 学 重 点 | 听赏乐曲《美丽的花儿》、《飞来的花瓣》 | ||||||
教 学 难 点 | 领会其歌曲与乐曲的思想含义 | ||||||
教 学 用 具 | 电子琴、多媒体电脑 | ||||||
教 学 过 程 | 设计 意图 | 集体研讨 | |||||
一、问好导入, 欣赏《飞来的花瓣》 1、悄悄地秋天来了,再熬过一个寒冷的冬天,春天还会远吗?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 2、边听边想: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3、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4、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反馈) 5、整首歌曲欣赏并体会歌曲思想感情。 二、欣赏《美丽的花儿》 1、初听乐曲 全曲以3/4拍子,大调式 2,复听乐曲 歌曲采用领唱与合唱的形式,展现出一个花儿盛开、歌声甜蜜的世界,表现了纯洁、善良的少年儿童追求真理、热爱生活的美好境界。 3、整首歌曲欣赏并体会歌曲思想感情。 三、小结课堂:《美丽的花儿》主要表现纯洁、善良的少年儿童热爱生活、求真务实的美好境界。《飞来的花瓣》则是形象的表现了师生之间纯洁而崇高的感情世界。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聆听学会用歌声表达内心世界的感情。 | 用引导的方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思考老师平时关心他们是怎样的情感 让学生对拍子和大调式初步了解 | 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 边听边想: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反馈) 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第一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词 | |||||
课后反思:这堂课主要是以欣赏为主,当我发现同学们积极性不是很高,所以我就把作者简介做成与小故事相连接的幻灯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后欣赏课我要融入哼唱和跟唱环节,让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喜欢欣赏课,养成好的音乐鉴赏风格。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3、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1、考考同学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用考考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国歌》的学习,目的是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做准备。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首要任务,才会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2、教师说说国歌的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
清晨,天安门广场集结了大批市民,他们都是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着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然而生。
3、唱一唱:
让我们一起来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考考你:
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
5、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通过听老师国歌的意义,高唱《国歌》,了解国歌的作者,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的得到了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二、探密活动,引导体验:
1、唱一唱:
下面我们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国歌》。
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是需要适当地爆发的。在前面一系列活动的铺垫下,学生演唱自己熟悉的《国歌》旋律,充满着自豪感。用自己的理解演唱就是对他们更好理解、演绎《国歌》的进一步要求。
2、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使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使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3、探究《国歌》的秘密行动:学唱并分析《国歌》部分曲调。
(1)探究活动一:运用比较法,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C、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
D、学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的用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比较”教学法,使学生感受重音记号和休止符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作品奠定基础。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讲解,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
(2)探究活动二: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
A、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B、学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
C、教师穿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
D、想一想:为什么聂耳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E、试一试:运用其他旋律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F、唱一唱:加入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应逐渐培养识别的能力,建立音高的概念,所以在设计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挖掘出一些音乐要素,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
(3)探究活动三:认识三连音,感受在歌曲中的作用。
A、一:“冒着敌人的炮火”中有什么节奏是你第一次看见的?
B、简介三连音:三连音:把一拍平均分成三等份。
C、想一想:你觉得三连音像我们生活的什么声音?
D、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聂耳不用其他的节奏呢?试一试:用其他节奏代替三连音,比较后回答问题。
E、齐唱“冒着敌人的炮火”,进一步体会三连音的作用。
音乐是体验的艺术,教师的讲解是无法代替学生对音乐本身的体验的。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经常和学生坐在一起聆听音乐,一起演唱歌曲,一起分析、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师角,调整了师生关系,和谐了教学气氛。
(4)探究活动四:“前进!前进!前进!进!”
A、试一试,把最后一个“进”去掉。
B、为什么最后的“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
C、学生讨论、回答。
D、完整演唱最后一句。
以真实的情境引发探究,以动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究,在学生内在心理需求的关节点上发展探究,在最有收获的问题上深化探究,构建好有层次的中心问题,将关键问题的发言权甚至发现权交给学生。通过讨论、对比演唱,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4、完成了探究《国歌》秘密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演唱《国歌》,看看谁最能表达出聂耳先生心中的想法。
学生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小结:
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