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的大洪水(1949年-1998年)-中国建国后洪水
1949年以来中国的大洪水
我国发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造成。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受季风性气候影响,夏季炎热,暴雨集中,具有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等特点,特别是影响降雨的天气系统,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动,西南涡的运动和热带风暴(或台风)的活动频度发生异常,常常造成我国大面积降雨,当各河流洪水遭遇时常常形成流域性大洪水或局部地区的特大洪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提高了抗御洪水的能力。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广大平原都处于最高洪水位以下,有的达10多米以上。这些地区集中了我国2/5人口,1/3耕地和3/5的工农业总产值及大量的城市集中在洪水威胁区,防汛任务艰巨。河道堤防的标准近期内也不可能达到很高标准,遇超标准洪水常造成防汛形势严竣,甚至洪水灾害。因此正确了解我国洪水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对策,以减轻洪灾威胁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我国堤防标准不高,一般重现期在20年一遇。本文按此标准,将1949年以来50年间的洪水挑选出来,就雨情、水情方面的特点进行了介绍。
上海台风什么时候来
从挑选出的15年27场洪水中可以看出:暴雨强度,持续时间和覆盖面积的多少是发生洪水的主要原因,据经验统计,大洪水年暴雨中心强度24小时降雨可达400毫米,面平均雨量当在200毫米以上,持续时间超过7天。在年际变化上,具有重复性和阶段性,大致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1个频发期是1949~1963年,第2个高频发期是90年代以后,1991~1999年。
1  1949年7月西江洪水
雨情  自6月22日至30日,西江流域不断出现大到暴雨,历时9天。22~23日暴雨区主要分布在柳江,左、右江以及红水河中下游。23日最大日雨量融安县长安镇138毫米,隆安、都安、柳州均接近或超过100毫米。27~28日雨区北移至柳江和桂江流域,27日桂江灵川站日雨量185毫米,28日柳江支流洛清江永福站日雨量300毫米,29日~30日雨区又南移至红水河、右江流域,以29日暴雨区范围最大,日雨量均超过100毫米。
每次雨量大于200毫米的主要分布在桂江、柳江、红水河流域,暴雨中心位于柳江上游及桂江水系,其中融安、灵川、昭平均超过500毫米,永福站达583毫米。
水情  6月30日前后,西江上游红水河及支流柳江、郁江、桂江普遍发生大洪水,6月30日柳江柳州站洪峰流量2.73万立方米每秒,约20年一遇(相应水位89.31米)。柳江与红水河洪水汇合后的黔江武宣站洪峰流量达4.56万立方米每秒(30年一遇);桂江昭平站洪峰流量1.07万立方米每秒。6月23日西江干流梧州站涨水,7月5日最高水位25.55米(珠江基面),相应流量4.89万立方米每秒(50年一遇)。流量超过4.6万立方米每秒的持续7天,30天最大洪量达884亿立方米,仅次于1915年,为本世纪第3位大洪水。梧州站洪量80%来自黔江,南支郁江来水较小,桂江为一般洪水,只对干流梧州站涨水段影响较大,对主峰段影响甚微,北江洪水不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灾情比1915年要轻得多。
灾情  广西受灾30余县,灾民230万,淹没农田22.7万公顷,桂平一带一片汪洋,田亩及房屋被洪水淹没。梧州市受淹半月之久,主要街道水深5~6米,全市90%以上房屋都淹没在洪水之中。柳州市临江房屋洪水平楼、平房没顶,南宁市两次受淹,小艇往来穿梭过市。广东境内西江下游各大基围莫不先后崩决,仅珠江三角洲受灾面积达16.7万公顷,灾民140万人。
2  1949年9月黄河中游洪水
雨情  本年黄河流域降水量偏丰。9月上旬泾、北洛、渭河及潼关、花园口、泺口等站连续降雨,历时7~10天不等。9月4日北洛河状头降雨92毫米,9月10日渭河涝峪口81毫米,各站的次雨量约100~200毫米。
水情 花园口水文站洪水9月11日起涨至22日历时13天。流量在1万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持续时间达2天,5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持续时间达半月之久,9月14日洪峰流量1.23万立方米每秒,15天洪量达101亿立方米,是1934年有记录以来的首位。
灾情  9月洪水使河南兰考县东坝头以下全部漫滩,一般堤防出水高度1米左右,部分堤段出水高度仅0.2~0.3米。山东省大堤偎水40多天。
3  1949年9月上海地区风暴潮
6号台风于7月19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后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增强为强台风。24日,台风在浙江舟山、普陀登陆后,穿过杭州湾,25日又在上海市金山卫登陆,当天上海地区狂风暴雨,市区外滩瞬时风速达39米每秒,最大日雨量148毫米,黄浦公园25日最高潮位4.77米,吴淞口站水位5.18米,风暴潮增水1米。
这次台风暴潮给上海市区及南汇、宝山、崇明、金山、松江、青浦等县造成严重损失,全市倒塌房屋6.3万余间,死亡1647人,农田受淹面积13.9万公顷。
4  1954年长江洪水
1954年长江出现百年来罕见的流域性特大洪水。这年汛期,雨季来得早、暴雨过程频繁,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笼罩面积广,长江干支流洪水遭遇,枝城以下1800公里河段最高水位全面超过历史最高记录。
雨情  这年汛期大气环流形势异常。从5月上旬至7月下旬,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一直停滞在北纬20°~22°附近。7月份鄂霍次克海维持着一个阻塞高压,使江、淮流域上空成为冷暖空气长时间交绥地区,造成连续持久的降雨过程。长江中下游整个梅雨期长达60多天。5~7月3个月内共有12次降雨过程,其中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5次暴雨,强度范围都比较大,是全年汛期暴雨全盛阶段。
该年汛期,季风雨带提前进入长江流域。4月份鄱阳湖水系出现大雨和暴雨,赣江上游月雨量达500毫米以上。5月份雨区主要在长江以南,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上游雨量在500毫米
以上,安徽黄山站月雨量达1037毫米,300毫米以上雨区范围约74万平方公里,相应面积总降水量约3000亿立方米。6月份主要雨区依然在长江以南,位置比5月份稍北移,鄱阳湖、洞庭湖水系雨量在500~700毫米,湖北洪湖县螺山站月雨量1047毫米,300毫米以上雨区范围约71万平方公里,总降水量3200亿立方米。7月份雨区北移,中心在长江干流以北及淮河流域,大别山区和淮河流域雨量500~900毫米,安徽金寨县吴店月雨量达1265毫米,长江南侧除沅江、澧水流域和皖南山区雨量在500毫米以上外,一般在500毫米以下,300毫米以上雨区范围达91万平方公里,总降水量达4280亿立方米,为汛期各月中雨量最大的一个月。8月份副高位置西伸北抬,脊线在北纬30°附近,长江中下游在副高控制下,梅雨结束。之后,主要雨区已在四川盆地、汉水流域,月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峨嵋山区达600毫米。主汛期5~7月3个月累计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和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其中黄山、大别山、九岭山区局部地区雨量达1800毫米以上,最大点雨量黄山站达2824毫米。
水情  6月初和7月初赣江等河多次发生洪水,赣江丁家渡站(外洲)最大洪峰流量分别达1.29万立方米每秒(6月4日)和1.38万立方米每秒(7月1日);沅江桃源站分别达到1.92万立方米每秒(5月26日)、1.78万立方米每秒(6月27日)、1.78万立方米每秒(7月16
日)和2.3万立方米每秒(7月31日);湘江湘潭站也于6月初、6月中和6月底连续发生大水,其中6月30日洪峰流量达1.83万立方米每秒,接近实测最大洪水;澧水三江口站6月25日洪峰流量达1.45万立方米每秒,资水桃江站也于7月25日发生1.13万立方米每秒最大洪峰。汉江新城8月11日洪峰流量1.64万立方米每秒,汉口以下至湖口以上区间支流最大入江流量达1.36万立方米每秒(7月13日)。在上述情况下,汉口站6月25日超过警戒水位(26.30米),7月18日突破1931年最高水位28.28米。在下游全面高水位情况下,6月25日至9月6日上游发生4次连续洪水,宜昌先后出现4次大于5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8月7日最大洪峰流量达6.68万立方米每秒,其下的枝城达7.19万立方米每秒。由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洪水过大,为保证荆江大堤安全,曾于7月22日~27日、7月29日~8月1日,8月1日至22日三次运用北闸向荆江分洪区分洪,合计分洪量122.56亿立方米。
长江上游干流洪水,经荆江分洪和四口分流后,8月7日沙市水位达到44.67米,石首最高洪水位39.89米,8月8日监利最高水位36.57米,8月3日洞庭湖城陵矶最高水位34.55米。经向洪湖分洪并汇洞庭湖出流,洪峰于8月8日到达螺山,最高水位33.17米,最大流量7.88万立方米每秒,当洪峰传到汉口时,汉江于11日出现最大洪峰1.64万立方米每秒(新城)。受其影响汉口站于14日出现最大流量7.61万立方米每秒,18日水位达到最高29.73米。鄱阳
湖水系洪峰来得早,一般出现在7月中旬,7月16日鄱阳湖湖口水位21.68米,受鄱阳湖出流影响,下游安庆、大通等站最大洪峰比汉口提前约半个月。8月1日大通站最高洪水位16.64米,相应最大流量9.26万立方米每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