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
农家参谋
广东台风-99-谷雨祝福语
NONG JIA CAN MOU
浅析常熟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徐敏
(江苏省常熟市种子管理站,江苏常熟,215500)
【摘 要】水稻生产在中国粮食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中杂
交粳稻在常熟有过长期的推广应用历史,为常熟和苏州地区的水稻生产实现丰产丰收、提优增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常熟地区乃至整个江苏地区的杂交粳稻种植面积都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常熟市杂交粳稻的生产育种现状,分析了杂交粳稻的前景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进一步明确常熟市获取杂交粳稻制种高效稳产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杂交粳稻;生产育种;实践与思考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
战略地位。常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稻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量丰沛、光热资源优越,适于水稻生产,常熟历史上水稻生产面积最高达4.7万hm 2。水稻在常熟市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当前确保粮食安全的形势下,进一步依靠科技,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优质稻米生产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常熟市杂交粳稻的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前景和主要对策略抒已见,仅供参考。
1 常熟市杂交粳稻研究背景看一下B有多少种
经多年试验、示范,杂交粳稻在常熟市种植后表现为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逆性强、省肥节本、适应性广等优点。根据2001-2007年大面积水稻分品种实产典型调查的汇总显示,常优2号、甬优8号两只杂交粳稻的产量屡屡刷新常熟地区水稻的最高单产纪录,较同年大面积种植的武运粳7号、常农粳5号、南粳46等常规水稻亩增产8-12%。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常熟地区乃至整个江苏地区的杂交粳稻种植面积都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众所周知杂交粳稻的推广是以制种为前提的,其优势的发挥是通过双亲的配合的杂交制种来实现的。因此,制种是杂交粳稻推广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杂粳组合的制种,由于制种过程受人为和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杂粳的大面积推广。其
次是杂交粳稻推广速度的快慢、顺利与否,与种子的价格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某个组合制种产量较高,则在保证制种地基本效益基础上,种子收购价格则低,其销售价格也比较低,在市场上就有价格竞争优势,有利于推广,反之推广难度就大。从常熟市的常优系列杂粳制种情况看,由于化肥等农资以及用工成本的增加,杂交粳稻制种成本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导致种子收购价格也一路攀升,给杂粳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详细和全面的了解、分析杂粳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可积极为实现本市杂交粳稻生产和杂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2 常熟市杂交粳稻种植情况分析
医生资格证常熟市杂粳生产始于1982年,当时常熟市农科所以水稻育种专家端木银熙为首参加了南方稻区杂交粳稻攻关协作组,引进了大量的不育系、恢复系和组合进行试验鉴定,同时对高产组合开展试验推广。1991年在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杂粳水稻在本市的大义、辛庄、梅李的平均单产达到了618.85kg,这一时期,推广面积最大、种植历史最长的泗优422,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特别是2005年开始的苏州市水稻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形成了水稻新品种的选育、试验与推广新格局。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常优系列”杂
交粳稻系列以其丰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强、米质较好的优势迅速大面积推广,打破了原有水稻品种的
多、乱、杂局面,年均种植水稻品种由高峰时的19个下降到5个左右,形成了水稻主推品种到主体品种的转变,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提质效果。经过实践,常熟市水稻单产稳定在600公斤以上,常熟市一度被确定为“水稻高产整体推进县”。
据常熟市种子管理站统计资料,从1999-2017年杂交粳稻在常熟市年推广种植的总面积2007年、2008年推广面积最大,分别达到9.9万亩、7.4万亩,其中仅常优1号2007年就推广种植了9.1万亩,占当年水稻种植总面积的30%以上。2017年推广种植面积最少,仅为1.51万亩。1999-2006年杂交粳稻在常熟市年推广种植面积差别不大,总体徘徊在3-4万之间,2007年、2008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年均推广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而后,2009-2017年又回到了3-4万亩,呈单边下滑趋势。由此可知,杂交粳稻在常熟市的种植面积从低位到高峰又回到一个低谷。从种植品种情况来看,近两年来常熟市主要种植的杂交粳稻品种是常优系列,其中常优5号以其米质优、米饭口感好,获江苏省食味品质一等奖、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稻品称号,被誉为江苏省最好吃大米之一,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自2010年审定以来在常熟市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9.5万亩,至今还在常熟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中。常优粳6号于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现为苏州市主推品种之一,由于其产量高、品质优(获“首届江苏好品种评选活动—粳稻优质米品尝评比”金奖),也深受农户欢迎,目前在常熟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中;从种植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于海虞、尚湖、梅李、碧溪等有杂粳种植传统的乡镇。2017年种植面积前三位分别是海虞镇6420亩、尚湖镇1805亩、梅李镇1664亩。
3 杂交粳稻推广的前景和存在问题3.1 增产稳产优势强,但成本高效益不明显
生日快乐用英语怎么说常熟市杂交粳稻推广面积自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后,面积逐年减少,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10-2017年在常熟市水稻种植不同年份种植的品种杂交粳稻每亩产量变化幅度为639.76公斤-743.82公斤;常规粳稻每亩产量变化幅度为587.07公斤-630.03公斤。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粳稻的产量具有很强的优势,增产幅度为23.36-119.76公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由于杂交粳稻制种技术复杂,生产工序多,人工成本高,受气候影响大,因此,种子价格远高于常规粳稻。近年来,水稻种植方式机械化已成为主流,因此用种量必须大大增加,以2012-2016年常熟市水稻良种补贴后农户每亩种子实际成本(按机插秧每亩杂交粳稻用种量2.5公斤,常规粳稻用种量4公斤计算):杂交粳稻平均为90元,常规粳稻平均为11元,杂交粳稻每亩种子成本比常规粳稻多79元。杂交粳稻产量优势强,但由于用种成本高,导致农民总体效益不明显。
沪上哪家装修公司好3.2 增强优质水稻品种覆盖率,但种植配套不足
杂交粳稻常优5号以其米质优、米饭口感好,获江苏省食味品质一等奖、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金奖稻品称号,被誉为江苏省最好吃大米之一,因此受到米业企业及消费者的青睐,加工的大米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因而推广杂交粳稻提高了全区优质水稻品种的覆盖率,但是据调查走访,农户并没有根据杂交粳稻自身的特征特性来采取合理的配套栽培技术,杂交粳稻生产上基本还是沿用常规粳稻的
栽培方式,没有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限制了杂交粳稻优势的发挥。如杂交粳稻常优5号生长后期不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