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乌丹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②莆田市民观看第十四届福建省运会开幕式
③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④武夷山的自然风光        ⑤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
2012112日,李克强就中日纠纷严正表态,中国将抗议级别提升至总理级
莆田二十八中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4有人说赞美是人生历程中的加油站,而批评是人生历程中的维修站,一个人不能总是维修,但要不断加油!不断加油,他就学会了自信。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必经之路,但这注定也是一条艰险之路,因为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对企业的融合产生重要影响。这体现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不同的文化差异巨大,无法相互融合
D.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的实践
6 2012913日,以“塑造未来经济”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经济论
坛夏季达沃斯年会在天津圆满闭幕。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对会展、
酒店、交通、商业、旅游等城市各方面服务起到了提升作用。这说明( 
A.文化性消费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流
B.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C.文化与经济互相决定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7寻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经过近三个月的寻访和事迹展播,引发了强烈反响,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农村教育,支持和帮助乡村教师。这表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优秀文化能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8正能量原为物理术语,经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现在已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表明(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离不开对前人的继承,文化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   
传统文艺  传统建筑  传统思想  传统道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遵循的原则是( 
A.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相互借鉴、共同交流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12、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 
A.守旧主义                  B.封闭主义
C.民族虚无主义              D赤峰娱乐.文化虚无主义
13、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文学艺术      D.传统思想
14比尔·盖茨曾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  )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15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自身传承的特点         D.有形强制的特点
16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健康的文化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121018日,福建对台文化交流基地——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破土动工,闽台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和闽都文化为传承的纽带,建立文化交流基地,推动入岛交流;妈祖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做有利于( 
①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弱化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家家装饰着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等。这表明( 
A.不同的文化形式,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B.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C.不同的文化遗产,文化特各异
D.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19、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要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
①批判地继承 
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闲时争名人,忙毁故里。从江苏省镇江市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
毁的事件。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因为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外文化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会失去根基 
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下列说法与朱熹诗句的蕴意最一致的是 
A.人民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泉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D.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23、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公元1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于东晋时代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此后,中华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说明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