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洲鼓的艺术特
浅析非洲鼓的艺术特
作者:毕远鹏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
    毕远鹏
    (赤峰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原生态非洲鼓艺术,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保存完整,特鲜明,充分展示着非洲人丰厚的艺术底蕴。本文对非洲鼓的起源、韵律及其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并试图厘清它与非洲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非洲鼓;韵律;艺术特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26-02
      非洲鼓是非洲音乐的灵魂,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非洲鼓的历史,按着起源、作用、发展和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风格特点,非洲鼓乐演奏可以说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原生态艺术。打击乐器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它的产生完全是出于人类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愿望和寄托,所以它对世界音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一、非洲手鼓(Djembe)的历史起源及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一)起源、发展及用途
      传说第一个鼓是用神话里的gabraffe(长颈鹿和斑马杂交而成)的动物皮来做的。世界音乐的起源,大概都会可以追溯到鼓,它是最古老的乐器的代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尧的乐官质“以麇革冒缶而鼓之”。缶在原始人生活中为盛食物的陶器,蒙上兽皮,就成了鼓了。非洲鼓也是由人们生活器具——用来捣碎杂粮的臼发展而来,这个记载来源于13世纪曼丁人建立的马利王朝。非洲鼓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依托一个特定环境。非洲音乐真正价值在于非洲人与大自然紧密接近的生存方式和对大自然的依存情感。非洲的黑人不是一个“物质的种族”,而是一个“精神的种族”。非洲人有着自己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精神思维特征和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与精神特征,构成了非洲人伫立于世界的独特生活方式。非洲的音乐也正是这个精神境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灵魂与音乐相互映衬合二为一的特质。每个人身体与灵魂都流动着节奏,每个人都会与之共鸣,这种超越感官的体验,直达心灵。这种音乐传承方式与非洲古老文化的传承方式一脉相承,即用声音或口头语言而不是书面语言。对非洲各族黑人而言,语言不仅是日常的交流手段,更是祖辈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是一代又一代非洲人民
积累的社会和文化创造品的传承工具。非洲手鼓是非洲人生活不可或缺的,是非洲活生生的文化载体。
      非洲鼓在黑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者说已经和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不仅是娱乐,在很多宗教活动中也都有非洲手鼓的影子,巫师治病重视的是节奏打击乐,祭师也是鼓手,可见非洲鼓在人们生活中具有神一般的崇高地位。在生活娱乐方面,当去离家很远的田里工作时,女人们就在新建营地里舞蹈和歌唱,丈夫也用鼓语赞美自己的妻子;当战士们凯旋或者农夫狩猎满载归来,首先迎接他们的也是非洲鼓那神圣的节奏声。非洲鼓演奏技艺的高低可以决定鼓手的社会地位。非洲鼓还有用信号语言传递各种信息的功能。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的不同位置,加上变换交错、急缓有别的节奏,形成特头的信号语言。非洲人常用这种信号语言传递抵御敌人的信号,号召人们参加集会和劳动,或者报告火警灾害等。
      在战士们出征或归来的时候,为了表达对战士们的崇敬和赞美,人们就演奏sofo;在战士或猎人去世时,人们也用sofo祝福或祭奠他们。Moribayassa是关于女人一种誓言的节奏,当他们的誓言实现后就会跳起Moribayassa这样的舞蹈。在男女相恋、招待远方客人时更要唱歌、跳舞,他们用生活中所有可以打击的东西,打出欢快热烈的节奏,跳出开心的舞蹈。非洲鼓乐是非洲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传承自己文化、宗教的重要工具。
      非洲手鼓在古代通过埃及尼罗河的贸易古道传播到中东和世界各地。20世纪50年代,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当时几内亚的总统Sekou Toure,出于对外宣传的需要,成立Djoliba国家歌舞团,将他们的传统音乐搬上舞台,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外部世界由此开始接触非洲音乐文化。到了60年代,非洲鼓已经逐渐从一种伴奏乐器发展为独立乐器,由一批在美国训练的非洲鼓手将其介绍到欧美各地。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非洲鼓才作为流行文化的变身,吸引着世界各地爱好者的目光。
      (二)非洲鼓的艺术特
      在非洲,音乐是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它既注重艺术性,又强调社会性、政治性和宗教性;它既可纯粹用于娱乐,又可以成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而且还是部落成员表达共同感情和意志的重要工具。鼓作为信仰的媒介,作为传递信息的纽带,作为宗教信仰的投射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未褪过。
      鼓作为打击乐乐器的代表,节奏是其最主要的表达方式。黑人在演奏鼓乐时创造的节奏理论更让世界对非洲文化刮目相看。非洲鼓节奏复杂多变,强烈奔放,灵活精妙富于跳跃性,这要归功于非洲人对生活和鼓的热爱。人们狩猎出发时,大家会奏起鼓乐振奋人心,当狩猎归来时也会奏乐欢迎,并且要举行聚会来庆祝。在篝火的晚上,人们与星月及大地共呼吸,感恩自然所赐予的一切。
      非洲鼓作为一整套的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包括舞蹈、火祭、戏剧、面具、说书、巫术等。每
一首曲的真正含义都是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每个人身体与灵魂都流动着节奏,到这个节奏,与之共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妙体验。这种震撼,超越感官,直达心灵,这正是非洲鼓独特魅力所在。人们在繁杂的生活中,得以片刻的休息,大家聚在一起起舞在鼓乐里,让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让每一天都充满生命的活力。这个艺术来源于最质朴的生活,乐句是纯真的,表达是最天然的。放松地去接受这种愉悦的方式,才能发现非洲鼓乐神韵之美。
      二、非洲鼓乐节奏特点和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一)节奏特点
      非洲鼓没有记谱的传统,所以在世界各地为了记录非洲鼓的节奏型,标记方式多种多样。每一个独立的非洲手鼓都有3个非常明显的音区:低音bass浑厚,中音tone强劲,高音slap清脆嘹亮如金石之声,音域的跨度之大在打击乐器中是非常少见的。三种基础音又可以幻化出无穷无尽的节奏,有名的非洲传统节奏就有三百多种,而且每一种节奏都有特定的含义。
赤峰娱乐   
      非洲手鼓的演奏方式有独奏、重奏与合奏。独奏和重奏的鼓的节奏复杂多变,阴阳顿挫,铿锵有力。集体合奏的时候,鼓声气势磅礴,在集体演奏时,节奏整齐,大家同时演奏同一个的节奏型,不停反复,就形成了“整齐节奏”。当一人一起演奏,每个人演奏的节奏与别人或同或不同,各种节奏声部又都在同一个周期里独立地反复演奏,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彼此跨越的“跨节奏”,这是非洲音乐最为典型的节奏。
   
      图3为两个Djembe的合作,为“跨节奏”。演奏时,不同的人演奏不同的节奏型,在同一周期里反复循环。在实际演奏时,由于人非常多,就形成了非常复杂、彼此跨越的“跨节奏”。整齐节奏”和“跨节奏”是非洲音乐的两大特点,体现着非洲鼓乐的特。
      与非洲鼓乐相比,中国自古鼓乐节奏为阳,节奏往往在正拍上,以气势取胜。用于战场鼓舞气势,气势磅礴;用于庙堂祭祀,庄重大方,浑厚深远。而非洲鼓节奏往往灵活精妙富于跳跃性,节奏为阴,贵在丰富。特点鲜明,区分详细,但又融会贯通,曲与曲之间变化生动,信息明确。
      在非洲,一个乐手需要花很多年才能成为一个鼓手。老师用口传方式,单独或以小组的方式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出徒。传统非洲鼓乐是没有谱子的,记录下来的谱子往往不太准确,基本概念可以写下来,但曲子所带有的真情实感很难记录在纸上,所以非洲鼓乐节奏是带有一些神秘感的。每一首由大师演绎的作品都带着浓厚的个人对历史、自然、习性、观念、信仰的诠释,这使得非洲手鼓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二)非洲鼓乐对现代音乐中的影响
      非洲手鼓,无论从鼓本身来说,还是从节奏上来说,都对现代音乐和世界音乐有很深的影响。在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非洲鼓以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只要有歌声,有舞蹈,就有非洲人的摇摆助兴。非洲鼓同样也受到了现代音乐和世界音乐反哺,日益精熟。
      非洲鼓一般是将一段树木中部掏空,在较大的一段开口处蒙上山羊皮而成,形状类似红酒杯或者沙漏。这样的鼓,低音厚重深远,中音坚实,高音嘹亮。用不同的音就可以演奏出千变万化的节奏,古朴而纯真。也正是因为如此构造,如此音,在融入到现代音乐后,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在融入现代音乐节奏元素后,非洲鼓不但给现代音乐增加了许多神秘的、古朴的、动感的节奏,也丰富了现代音乐多元化的呈现形式。民族的固然是世界的,但非洲鼓并没有特立独行,只展现非洲本土艺术特,而是融合了世界音乐文化,焕发出旺盛活力,为世界化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17-18世纪,非洲黑人被贩运到北美,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音乐成为他们抚慰内心痛苦、寻求精神寄托的主要工具。黑人保留着自己的音乐传统,同时逐渐吸纳了欧洲、印第安的音乐形式,发展出美国黑人独特的音乐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爵士乐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其中节奏的特在融合其他音乐形式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节奏强烈、复杂,而且常常是多线条的,对西方及其他地区的音乐产生了广泛影响。爵士音乐、摇滚乐、蓝调,无不带有非洲音乐的基因。近些年来,非洲鼓已进入了专业音乐领域。非洲津巴布韦的作曲家多米沙尼·马拉里在1990年创作的《诺兹波妈妈》就是用非洲鼓与弦乐四重奏一起演奏的新作品,由世界著名的科诺斯四重奏组演出,效果很好。
      非洲鼓是非洲音乐的灵魂,是在一种独特的社会状态和自然环境下孕育出的文化瑰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非洲鼓必将继续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饶文心.非洲音乐文化[C].世界民族音乐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