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广场舞在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
254
探讨广场舞在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姚同虎
(内蒙古赤峰市众艺术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目前,伴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空闲时间较为充分,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所丰富。在众文化发
展中,广场舞是最为突出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让众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广场舞;众文化;作用
引言
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了的提升,广场舞是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众文化,不但可
以满足众社会文化的需求,同时让丰富了众的精神文化,让人们的综合生活质量有所增强,促进者社会和谐的发展。
一、广场舞的概况
(一)广场舞的概念
广场舞是众之间自发组织的一种健身的活动,通常情况下在开阔的公共场所采取舞蹈的表演,其中多数是以中老年为主,是以集体舞的形式,广场舞有很强的表演性,同时也有自娱性。另外,民族,地区和年龄等不同,广场舞在风格,类型和表演形式上存在很大不同,当下,很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了广场舞中。
(二)广场舞的特征
广场舞存在很大的特点:第一,具有集体性。广场舞是属于一项众表演性和参与度很高的舞蹈,其中主要就是团体舞;表演的场所就是开阔地广场、公园内,人民众都可以参与。第二,具有随意性。广场舞的场所不受限制,主要是在广场,公园内都可以进行表演,众是自发的参与,没有基础的表演者也可以参加,表演形式上较为灵活,同时不受时间的限制。第三,具有自娱性。广场舞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很强的自娱性,众参与主要就是锻炼身体,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同时心情也愉悦,
给精神上带来满足,同时给展示自我的提供了平台。第四,具有自发性。广场舞一般都是众之间自发参与的,音响、服装和道具等都是自愿购买,主动学习完舞蹈会传授给舞蹈成员,没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同时参与的众都是自主组合表演时间和地点,主观性较强。
二、广场舞在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众文化生活有所丰富
目前,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求,人们越来越重视健身和娱乐性。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速度迅速,人们没有剩余的时间丰富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时很多的娱乐项目和健身活动难度系数很高,不适合中老年人。为此,广场舞的涌现,不仅让中老年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同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因为广场舞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质,同时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精神文化,同时起到了娱乐性。另外,广场舞的参与度很低,难度不大,舞步的编排上较为简单,没有舞蹈基础的就能完成广场舞表演,不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并且时间上较为灵活,广场舞参与者之间可以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互动,让人民众感受到文化的氛围。
(二)促进社区和乡镇文化的发展
广场舞有很强的自发性,组织者一般都是社区或者是乡镇的居民,主要将同一个社区或者乡镇、四周
的居民组织到一起构成的团体,属于流动性比较大,同时很随意的组织。目前,城乡文化的发展的加快,人们生活的节奏很快,导致了城乡居民之前没有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互动也随之减少。广场舞的出现,正是给居民之前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居民之前的疏远感也有所消除,同时自我的展示机会增加,不但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让社区和乡镇文化建设的更好。
(三)众文化的成效有所增加
赤峰娱乐广场舞在发展中,可以将众的参与程度展示出来,同时也检验了人们对艺术和众文化。众文化的质量和成效都是广场舞中的参与度和自主性所决定的,为此,就需要将广场舞的组织形式不断地进行改进,才能将广场舞的发展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众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入到娱乐场所的机会少,广场舞不但让众的生活有所丰富,同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得到了改善,真正做到了全民公共参与。另外,文化部门针对广场舞也进行了研究,同时非常重视,给广场舞采取了重新地编排,要通过广场舞将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生活丰富,才能让社会和谐的氛围更美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全民参与活动就是广场舞,众可以参与活动中,不但锻炼了身体,同时起到了健身的目的。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广场舞中也加入了很多新时代的元素,在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和谐社会。但是在发展中还需要相关的部门加
以关注,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同时宣传力度大家,实现全面参与,另外,人民众的思想文化观念上需要强化,让广场舞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推进着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伟.广场舞在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当代  体育科技,2018,8(33):180-181.
[2]邵小妹,毛洪生.广场舞在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研究[J].大众文艺,2018(16):12.
[3]宋宁宁.论城镇广场舞运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  成都体育学院,2019.
[4]翟妮娜.浅谈广场舞在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传播力研究,2019, 3(10):20.
(责任编辑:付晓琳)
作者简介:姚同虎,内蒙古赤峰市众艺术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