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对学生影响力的策略研究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开发与用户数量的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利用公众平台进行自身品牌的宣传推广。公众平台符合青年学生体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交流习惯等而深受年轻学生追捧。毋庸置疑,高校已成为一所大学传递信息、凝聚情感的重要平台。
一、作为高校校媒传播信息的价值分析
(一)到达率高,公众平台的消息推送是一种定向传播,到达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主动推送、自动获取信息的功能有利于吸引大量青年,可避免被动文字灌输和不感兴趣主题的获取,适合青年思维活跃、与时俱进的特点。能集语音、图文、视频等网络快速发送功能,支持一对多、多对多等聊天特点,让高校大学生对爱不释手。
(二)实时聊天的互动方式易于形成社交空间,便于高校覆盖校园青年
最早出发点为社交软件,与人沟通是最主要目的。网民在上使用较多内容为文字、语音或视频聊天,社交因素在应用中表现最强。具有传播快、信息量丰富,交
互性强、信息“微化”等特点,用户可随时关注感兴趣号并及时获取消息、查看阅读频次、点赞、转发朋友圈等,这种模式有利于社交空间形成,易覆盖到高校校园青年。
(三)支持连接其它新媒体的服务,有利于提升网络影响力
当今,高校团委开通了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应用形式,便于宣传、推广共青团工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青年网民用户期望低流量耗损、智能手机访问、集新媒体应用优势,实现与其它媒体嵌入服务等新媒体出现,兼具以上优点。支网站嵌入、互联,有利于增加用户受众面,提高整体影响力。
二、现阶段高校官微的运营瓶颈
(一)内容单调枯燥,成为学校新闻通知的又一平台
许多高校建立公众平台的初衷不仅是为了宣传通知,也不是校报内容的网上呈现,更多的是为了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如果推文的内容几乎都是校园官方资讯和校园活动的简单通知,毫无人文情怀的话,很难引起同学们的共鸣,那么的人气就很难积攒起来。一个没有人气的,其存在的价值将受到质疑。但在实际的
操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因各种原因,高校官微的内容大多是校园网和校新闻的简单复制,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
(二)音频视频等形式不够多,图文结合的形式缺乏创新
公众平台的优势之一是图文结合的消息发布形式,但这种形式一旦成为一种常态,就使得受众对其产生审美疲劳。大多高校的官微发布消息基本采用图文形式,有时会辅之以视频,但简单的图文形式或者视频、音频形式,已经很难迎合大学生的需求了,一些在早期看来较为新颖的推送消息,现在的阅读量不过几百人,这在数万人的学生基数下,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三)更新频率低且不稳定,受众黏合力不够
调查发现高校的运营团队多由学生组成,人员的不固定性导致信息推送的不规律,的发展存在很大局限性。其次,高校往往存在前半学期较好,后半学期冷淡的现象。这一现象极易造成受众取消关注。
上述种种现象导致了相当一部分高校官微打开率不高,粉丝失流,学生对官微不够信赖,
同时失去了很多接受思想教育、精神激励、移动学习、重要信息通知的机会。
三、提高对学生影响力的运营策略分析
(一)由渠道观转变为平台观,打造开放性服务平台
传统广播转型之所以深陷困局,是因为广播媒体人对于互联网的理解过于肤浅,现阶的转型实践是将互联网当成一个延伸自己影响力的窗口和渠道。实际上,互联网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媒介,其真正意义在于它是一种构造社会的结构性力量。互联网是在开放的互联互通环境中创造价值并形成新的社会功能,因此广播媒体必须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开放的平台化发展趋势,由之前的渠道思维转变为平台思维,打造一个开放性的服务平台。
因此,传统广播的转型并非新媒体产品的简单开发,而是要打造一个基于用户体验的开放性服务平台。当下用户已经被全媒体所包围,用户往往喜简单便捷的个性化媒体消费体验,这要求其使用的媒体必须能够整合多种应用功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实现由单纯的应用型媒体信息提供者向平台型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商转变。未来的广播用户服务必将是基于这种平台的服务,而广播所开发的新媒体产品只是其功能的载体。
(二)完善设置,提高自助服务功能
1.自助服务功能获取方式
自助服务指用户通过自助方式,可获取服务。自助服务有两种,一种是按首条推送消息要求提示,输入特定数字、文字或字母代号,获取自动回复信息,如南京大学提示“回复‘讲座’可获得本周讲座与活动信息”。一种是提供一级目录、二级目录菜单,用户根据目录菜单提示获取相关内容。调查显示两种方式均有,第二种方式居多。
2.自助服务功能开通内容
提供自助服务功能涉及机构简介、社团活动、学生会、校园服务等。用户只需点击选中自助对应内容,便可自动获取提供的相关服务。如南开大学团委一级目录下“知行南开”二级目录“最新校历”,可自动获取南开大学最新校历。自助服务内容包括: 机构简介,如学校简介、团委简介、社团简介、校学生会简介和二级单位简介等,它是团委开展工作的重要平台。其中,社团活动包括社团风采、志愿服务、缤纷社团等社团活动; 学生会活动包括学术文化艺术节、最新活动等学生会相关活动; 校园服务包括校历查询、自习室查询、天气、校车查询等校园资讯,是团委工作的延伸。
自助服务功能的缺失影响用户对团委服务内容的获取。目前高校团委自助服务功能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功能尚未完全实现。其次,自助服务功能运行有效性。部分高校团委自助服务功能不能如期实现,处于测试阶段。因此,高校团委自助服务功能架构需要寻求资金、技术的支持,还需从学校工作出发,结合共青团工作的性质、特点,个性化地呈现高校团委自助服务功能。
3.拓宽思路,注重宣传与推广
注重高校的宣传与推广,让大学生知道、认可并乐意浏览校媒官微。可通过学校主页、图书馆主页、新闻网等宣传和推广。另外,高校学联可举行系列活动,通过访问量、转发率、点赞率等举行诸如“高校影响力排行榜”、“某某大学团委排行榜”等多种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的认同感。如大连理工大学团委发布的“【喜报】榜上有名—中国高校排行榜”图文并茂转载发布南方周末“高校团委影响力 TOP30”、“高校官方阅读量 TOP30”等内容,阅读量达到 1882 频次以上,增加了受众面。
设置特殊意义的号四,结语
高校官微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运用得当将会对学校形象和学校凝聚力建设起到推动作用。而这需要运营者坚持从各个方面作出创新和努力, 立足在切实传播校园信息、提供校园服务、树立校园形象、舆情传播和引导等方面下功夫,进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咨询便捷高效、贴近学习生活的平台。
本文仅从传播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浅层次的探讨了高校官微提升策略,但鉴于高校公众平台的公共性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需要深耕和拓展的领域还有很多,希望学者能做出更有实际意义的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