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与安全对策
摘 要:简单分析了地震的成因,提出了地震的预防,阐述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技巧
关键词:成因;预防;逃生
引 言:地震是指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地震产生的危害极大,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正文
1:地震简介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 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2:地震实例
2008年5地震发生时躲在什么空间最安全月12日14时28分04秒
纬度:30.9865°N 经度:103.364°E 深度:14km 震级: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根据推测,这起地震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推挤所造成,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二百五十二颗爆炸的威力。
根据美国地震观测的数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中国四川发生的大地震,震央在四川成都西北方九十二公里处,芮氏规模高达七点八,震源深度二十九公里,比台湾在199
9年发生的九二一大地震(芮氏规模七点三)还大。
地震强度每增加里氏一级的规模,所释放出的能量就增加三十二倍,虽然四川发生的规模七点八地震,规模与台湾九二一地震只差零点五,但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九二一大地震的二十倍以上。
规模八级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投掷在日本长崎、广岛的那种,二百五十二颗爆炸的总和,威力相当惊人 ,四川因邻近喜马拉雅山,而喜马拉雅山南麓就是印度,因此推测这起地震是中国所处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推挤所造成;像这种规模的地震,全球每年大约会发生十起,当年日本、印尼就各发生一起,四川则是第三起。虽然世界各国对于灾害性地震没有统一标准,但因规模七点八地震,已经足以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因此今天下午四川发生的地震,已达灾害性地震的程度。 过去一般的地震发生都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挤压所造成,不过四川这个强震很罕见,是欧亚板块内部的能量释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个欧亚板块长年在边缘的能量不断向内集中,在四川成都附近聚集,板块内这个区域经过百年以上的能量累积,之后大量释放,才会造成这个板块内的地震。也因为这是属于板块内地震,测报中心判断,之后的馀震会持续比较久,几个礼拜甚至长达一年以上的可能性不小。
3:地震的预防
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
·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
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如何逃生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
·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如何逃生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
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4:地震发生时逃生技巧
·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4:地震发生时逃生技巧
在地震来临之前,我们一定要时刻准备着,才能在劫后得以重生。根据被称为世界上成功救援人数最多的救援队长———美国国际救援队库普队长的经验,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的地方才是最佳躲避地点。如承重墙墙角、大冰箱旁边、坚固的家具旁边、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危急中也可以选择桌子、床,在其旁边抱头屈膝,让头部低于床和
桌子的高度,而且尽可能用枕头、椅垫保护住头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躲避垮塌物体对人体的伤害,等主震后再逃生。千万不能选择在阳台或靠近外墙的地方躲避,因为从地震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楼房最终都是外墙面垮塌,但主体留存。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李宗浩和成都大学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胡松都建议,在家躲地震,要把握三个原则。 一、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室内避震条件好的,要首选室内。若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二、寻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但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一旦钻进去后,肯定会丧失主动性,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能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除用外,也可通过敲击管道和暖气片,或打开手电筒利用声、光方式进行联系。 同时,胡松还给出了家里最安全的空间排名:第一名:厕所;第二名:厨房;第三名:承重墙的墙根下;第四名:铁制、实木床下。 最危险的空间排名是:第一名:客厅;第二名:大卧室;
第三名:非承重墙下;第四名:大衣柜和钉在墙上的橱柜下。 汽车下车躲在两车间 地震时,待在车里最不安全。两位专家都认为,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一样,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在车内躲地震是较危险的做法,汽车的钢板根本不足以承受高处跌落物体的任何一击,很多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因此地震时如果在车里,相对安全的地方是: 车内一侧:行驶途中感到地震,要抓牢座位扶手,防止碰撞。其他乘客,要用双手抱头,躲在车体一侧,等待停车躲避。 非十字路口处:将车靠路边停下来,并打开双闪应急灯。 空旷处:驾车迅速躲开高速公路、立交桥、电线杆、堤坝、隧道等地方。 两车之间:若在交通拥堵的路段行驶,要马上下车伏地于两车之间的间隙。如果在停车场,要赶紧下车,在两车之间的位置抱头蹲下或卧倒。这样即使有大物体掉下来,也不至于直接压到人身上。 办公室待在电梯间周围 地震来了,作为办公族最关心的是,办公室里哪儿最安全?专家给出排名: 第一名:写字楼电梯间周围,因为这个地方全是由钢筋混凝土灌注的。 第二名:办公室里的柱子旁,这些柱子大多是承重的,材质好,承重力强。 第三名:卫生间。 第四名:桌椅旁。 办公室里最危险的地方是: 第一名:开阔的办公场所。 第二名:非承重墙下。 学校蹲在课桌旁 躲到床下、桌子下是从日本学来的经验之一,但这必须要考虑到日本的现实情况—————过去他们的房屋木结构居多,垮塌
后的压砸力不大。但我国的房屋大部分是水泥预制板结构,垮塌后压砸力非常强。因此,李宗浩建议,强震来临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课桌旁,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及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商场远离大玻璃 地震来时,或许你正在超市、商业街、商店里。胡松说,此时最安全的地方是:商场里承重的柱子周围、低矮没有玻璃的货柜下。 最危险的地方是:户外的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高大的广告牌下,街灯下,物料堆放处。超市、商场里的玻璃柜台,较为高大的货架周围,扶梯下面,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下。 户外别走过街天桥 较为完备的地震避难场所,无异于灾难发生后的一剂“镇静剂”。目前,北京、上海、昆明、深圳等地都相继建成多个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因此,我们应知道自家、工作单位、学校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两位专家提醒:前往避难场所的途中,不走过街天桥,绕开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避开狭窄的街道、围墙、雨篷下。途中应将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没拿东西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
结束语:在地震发生时,自己一定要镇定,懂得保护好自己,在保护好自己情况下还能救
其他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自然灾害自救科普馆---地震的防范与自救》 西安地图出版社
《地震应急与对策》 白建方 中国铁道出版社
《家庭地震应急三点通》 科学普及出版社
《地壳构造运动·地震·地震预报的新探索》 地震出版社
《汶川8.0级地震地壳动力学研究专辑》 谢富仁 地震出版社
目 录
1,地震简介
2,地震实例
3,地震的预防
4,地震发生时逃生技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地震应急与安全对策
姓名:杨宇杰
班级:08城建建筑(1)班
学号:08290020114
专业:建筑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