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经验启示怎么写
7个成功案例 | 2018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经验分享
“头脑风暴式”开放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2017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是我个人第一次申报国家级项目。当时,自己刚从高校博士毕业,对国家级项目的申报规则、内容和方式等,均了解得十分有限。因此,彼时更多是一种“盲人摸象”、“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以“失利”而告终。
在2018年,我的第二次申报过程中,自己对国家级项目的申报流程、技巧和重点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申报经历,我的体会有三:
1、对选题的把握要十分“精准”
有申报经验老师都很清楚,选题的“优劣”是项目申报能否成功的关键。选题把握上,眼光要“独到”且“精准”。申报人要将选题的“新颖性”(体现创新)、“现实性”(体现国家需求与政策导向)和“学术性”(体现专业素养)凸显出来,特别是对于国家政策最新动态与导向的解读,要把握得非常精准和到位。
2、对内容的讨论要十分“开放”
不论是选题、抑或申报内容,都要秉持着“开放式”的讨论态度。通常我们都是“多+多”的讨论模式,即“圆桌式”或“头脑风暴式”的交流与讨论。每一位申报和参加讨论的都是“专家”。在办公桌周围,众多老师、同学围成一圈,针对不同老师的选题和内容,大家依次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和建议。这种“集思广益”的讨论形式,往往能够给予申报者提供新的思想刺激和启发,因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所思考的视角和关注点都存在差异。
我个人便是这种开放交流方式的受益者。
3、对细节要求要十分“苛刻”
在申报书修改的最后阶段,要注意申报内容格式、写法、用词等细节之处的修改,并推荐用更新颖的表达方式将“研究进度安排”直观呈现出来。
撰写申报书实际上就像是在雕刻一件艺术品,你所刻下的每一道痕迹,都是专业素养和文字功底的体现。最开始是对内容框架的搭建,相当于申报书之初稿;而越往后便是对申报
书这件“艺术品”的不断“雕琢”与打磨。这时若想要提升作品的精致、精美程度,就取决于申报者对细节的持续完善与追求。因此,人们常说的“细节决定成败”,这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中也不例外,有时这些细节将会是“决定性”的。
务必做到三个“高度重视”
在2018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我对国家级项目的申报规范、技巧和实操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与体会。结合自己的申报经历,我总结出三个“高度重视”:
1、对选题新颖度和需求性的把握
首先,项目选题要新颖、前沿,建议申报国家项目一定要将选题的“新颖性”、“需求性”和“学术性”紧密结合并充分展示,注重问题的提出和把握,特别对于分析国家重要政策与报告的最新动态、结合现实发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重视问题的学术需求和社会需求,这样才能体现研究问题的应用价值。
我的选题和研究方法,结合了当前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国家需求和经济学方法理论,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会比较突出交叉学科的优势及选题的“新颖性”。
2、研究内容设计的逻辑性
在研究内容的框架设计和逻辑思路方面,要重视研究的总体设计和研究内容构成部分的逻辑性,这是项目申报书的核心。我们在内容设计时要尽量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预期结果等清晰、具体地展示出来,体现严密的思路和可行性。同时,建议要体现申报者前期成果质量,充分展示申报者的学术功底,将前期成果和申请课题的关联性体现出来,体现研究者在该领域的学术基础和能力。
3、从评审专家的角度对内容和细节的把握
学会站在读者视角,从评审专家的角度,项目申报书写作时无论对具体内容的写作还是细节形式等各方面都要严格,应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准确和客观地表达,选词用句要仔细考究和细细斟酌,排版格式等必须认真、严谨和规范,细节决定成败。
按“裙子理论”设计题目简洁有效
我是2017年下半年从军队院校转业到政府公务员系统再到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从军队到地方、从政工到讲师,这种转型时间短、难度高、压力大。2017年底,在申报国家社科基
金项目过程中,至始至终得到全过程“洗礼”。作为第一次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菜鸟,就能获批,应该说很幸运,但同时也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成分。从申报前的一片茫然到最后成功获批,我这个菜鸟有种“涅槃重生”的感觉。
回首整个申报过程,最让我辗转反侧的是项目选题,前后历时1个多月,不眠与纠结伴随着每天,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选题过程中,首先,结合自己的研究基础(一直从事现代服务业管理方向的研究),从“需求侧”入手,再结合指南中“管理学”、“中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问题研究”,采用“新战略+主题模式”的选题方法,寻当下制造业企业服务化问题的最新背景。之后,我关注到了“2017年12月22日-国务院27日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进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这则新闻,所以后续开始思考如何把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结合起来的;
其次,最终选题确定的难点在于结合点如何切入?经过不断的自我否定和怀疑,我将选题的主要方向确定在了“服务化模式”方面;
再次,按照要求和选题“裙子理论”(长短适度),将字数控制在23-30字左右,最终确定了“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模式创新研究”这一选题,共计24字。选题过程正如“寻、愁、悟”三种境界,确定后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经过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经历,我们收获的是捷径、技巧和经验,以及成功的希望。这些经验、技巧,不仅适合各种层次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者,也适合刚刚进入科研行列的“青椒”或菜鸟级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者。
善于变通或能出奇制胜
在经过四年的坚持,今年我终于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支持,下面谈谈一些我的看法。
1、重在坚持
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过程中,坚持是难能可贵的精神。一年不中,第二年再来,第二年不中,第三年再来,第三年不中的时候,有很多人就开始产生怀疑了,怀疑自己选题有问题,方向有问题,能力不足等等,有多少人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坚持也是一个成果积累
过程,对申报者也是一个耐心考验过程,当煎熬最惨烈的时候,也许就是水到渠成的时候。我一直专注于我的审计治理核心问题研究,连续申报了4年,最后才获得专家的青睐。
集思广益打一国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