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南方论刊·2020年第10期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
沧州购物盛雪仪
小雪文案(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
国庆调休2022【摘要】“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居于首要地位,是贯穿于整个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线索,是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以“实践”的本质内涵为出发点,探究其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可以说,脱离了实践观,就如同削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将轰然崩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类社会;新时代中国;现实意义
有关冬至的古诗“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一切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未能探明“实践”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吸收借鉴哲学史上各流派哲学家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成分,特别是在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最终达到对实践本质的正确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本质内涵
(一)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对实践本质的不同理解
上海市就业指导中心黑格尔作为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曾经对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多次表露出劳动是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承认劳动实践在自我意识与客观对象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黑格尔认为,通过劳动可以“加工自然界所直接提供的物质使之符合人的各种目的。”[2]也就是说,人们进行某种实践活动必然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人们能够得到某些现实的成果,这与马克思对劳动实践的理解是十分接近的。黑格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认为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中介,利用这一环节能够达到主观与客观的最高统一,这种最高统一就是绝对真理的体现。这些观点都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来源。但由于黑格尔受到时代背景、资产阶级思想和唯心主义立场的影响,他的理论中充斥着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彩。他将实践看作认识活动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这无疑是黑格尔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但是黑格尔强调“绝对理念”才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客观外部世界是由概念创造出来的,而这一客观外部世界被创造出来时与概念并不相符,因此就需要借助实践的力量加以改造,使之符合概念,这里就颠倒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因此,在黑格尔那里,实践只不过是概念的外化,本质上属于精神范畴,是绝对精神发展过程中的中介环节,其目的是使客观符合主观,最终到达绝对精神向自身的复归。
费尔巴哈是迈出哲学变革第一步的人,他正确理解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指出物质先于意识存在。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给予了费尔巴哈极高的评价:“然而,到底是谁揭露了‘体系’的秘密呢?是费尔巴哈。是谁摧毁了概念的辩证法即仅仅为哲学家们所熟悉的诸神的战争呢?是费尔巴哈。是谁不是用‘人的意义’而是用‘人’本身来代替‘无限的自我意识’在内破烂货呢?是费尔巴哈,而且仅仅是费尔巴哈。”[3](295)费尔巴哈从感性直观去把握客观物质世界,他将实践看成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这一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立场,使唯物主义重新获得权威,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直接理论来源。但唯物主义在费尔巴哈那里是片面的、直观的,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仅仅是凭借自身单纯的直观和感觉,他只看到了对象、现实,看到了感性活动的客体,而忽视了感性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马克思批判道:“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却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3](499)。在费尔巴哈那里,“感性”体现在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上,人的意识也不过是对这些客观存在物的被动反映,“感性”与人的现实活动是分裂的,从而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认识模式是感性直观、消极被动的,具有很强的机械性。在费尔巴哈看来,实践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一系列生存所必需的活动,和动物一样是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而进行的适应性活动。他对人的理解也只是立足于一种抽象的、空洞的、纯粹的生物学的角度。由于费尔巴哈不是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人的本质,因此他也就无法理解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
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