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畅销书课程代码:1141119002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英文名称:Marxism Philosophy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学 分:3
总 学 时:48(全部为理论学时)
适用专业:全院普通本科各专业(卓越工程师各专业除外)
适用对象:本科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开课学院:全校所有有本科生的学院
二、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要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四、教学内容
什么专业热门导论(6学时)
1.教学要求: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2.主要内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深刻认识马克
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3.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研讨法、案例教学法
4.重点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5.阅读书目与文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作业:教材P18思考题1、2、3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0学时)
1.教学要求: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3.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研讨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4.重点难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对立统一规律。
5.阅读书目与文献: 叶敦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6.作业:教材P54思考题1、2、3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10学时)
1.教学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掌握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好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2.教学内容:科学的实践观、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3.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辩论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4.重点难点:科学的实践观、能动的反映论、认识的本质、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5.阅读书目与文献: 杨耕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作业:教材P104思考题1、2、3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寓意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6学时)
1.教学要求: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以及人民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2.教学内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3.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辩论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4.重点难点: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人民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5.阅读书目与文献: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
6.作业:教材P158思考题1、2、3、4、5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6学时)
1.教学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正确把握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2.教学内容: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3.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研讨法、案例教学法
4.重点与难点:商品经济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规律。
5.阅读书目与文献: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作业:教材P210思考题1、2、3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4学时)
1.教学要求:了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2.教学内容: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实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3.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研讨法、案例教学法
4.重点难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实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5.阅读书目与文献: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6.作业:教材P251-252思考题1、2、3、4、5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4学时)
1.教学要求: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程,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明确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遵循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的发展规律,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光明未来。
2.教学内容: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3.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辩论法、案例教学法雾霾城市
4.重点难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5.阅读书目与文献: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6.作业:教材P288-289思考题1、2、3、4
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2学时)
1.教学要求:学习和掌握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原则;把握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
2.教学内容: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3.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辩论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4.重点与难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5.阅读书目与文献: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6.作业:教材P315思考题1、2、3、4
五、教学安排
六、课程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1.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总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和结果性评价(期末成绩),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占50%,结果性评价(期末成绩)占50%。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研讨提问(10%)、作业(30%),学习习惯(考勤、课堂表现等,1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满分100分,折算50%计入总成绩。
2.课程教学目标的考核方式
杭州西湖风景广州购物中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