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㈠、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书P3
2、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书P40
3、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些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5、矛盾: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即对立与统一的关系。P43
6、价值规律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等价原则进行交换。书P146
7、众观点牛的四字成语坚信人民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众学习的观点。书P132
8、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众、一切依靠众和从众中来、到众中去的众路线。书P132
9、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书P71
10、经济全球化: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和书上的有点不一样)书P194
11、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书P228
12、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㈡、简答题
1、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三,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4 -- P18)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大而化之>带土的名字
  首先,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同时,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34-39)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
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人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世界之最动物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P84 P85)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
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P188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
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高中生活作文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6、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57—P58)
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
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
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取得一个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只有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