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器件
成绩构成:实验20% + 作业10% + 卷面70%
考试方式:全开卷,可带教材、讲义、笔记等资料
考试题型:选择40-50题,简答6-7题

由于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差异不大,因而本课程得分关键在于两次实验及其实验报告,分别是MOSFET管与IGBT的特性测试,涉及实验原理、波形图的绘制以及相应分析,是电力电子技术等后续课程实验的基础,需要用心完成。
开卷考试以老师的复印讲义为重点,选择题基本可以在讲义中到答案,但是课程内容量偏大,因而要求对讲义内容有一定的熟悉程度(考前可列出目录以辅助)。

以下为习题的参考解答(个人解答仅供参考,部分内容有待商榷)

=======================================
第1章 半导体器件的理论基础
1. 为什么电子迁移率高于空穴迁移率?
答: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载流子在单位电场中的漂移速度称为迁移率。同一材料中,电子迁移率明显高于空穴迁移率,这是由于:
(1) 形成:空穴的出现和运动本质上是束缚电子的移位,产生的难易程度与自由电子相差较大;
(2) 能带:电子位于导带而空穴位于价带,两者存在于不同的能级;
(3) 质量:电子质量远小于空穴的等效质量。

4. 为什么反偏PN结的漏电流不大且有一个饱和值?
答:对PN结P区加负、N区加正的偏置为反偏状态,此时空间电荷区电荷加强,且对多子的扩散运动阻碍加强、对少子的漂移运动促进加强,因此扩散电流大大减弱,少子的漂移电流占主要作用。少子的漂移是抽取过程,其抽取对象为对方的少子,决定于载流子的实际浓度。由于少子是由热激发引起的,浓度很小,因此漏电流(反向电流)很小。当温度一定时,少子浓度一定,几乎不受偏压的影响,此值即为饱和电流。

7. P+N结雪崩击穿发生在P侧还是N侧?为何N区浓度上升,击穿电压UB下降?
答:雪崩击穿源于强电场中半导体载流子的倍增效应,与空间电荷区的场强、宽度有关。宽度越宽,载流子动能的增加所具有的加速距离越长,载流子间碰撞的几率越大。因此雪崩击穿通常发生在空间电荷区较宽的轻掺杂侧。对于单边突变结,击穿电压UB随轻掺杂区杂质浓度的上升而下降。
对于P+N结,N区为轻掺杂区,故雪崩击穿发生于N侧。N区浓度Nd上升,UB下降,且存在UB = 1.69 x 10^18 Nd^(-3/4)的关系。

8. PN结加反向电压时有无扩散电容效应?为什么要用微分电容来衡量PN结电容?
答:PN结空间电荷区外存在与注入载流子运动有关的电容效应,即扩散电容,它是由正向偏压引起的,因此在反偏状态下不存在。
PN结的势垒电容和扩散电容都是外加电压的函数而非常数,因而要用微分电容来衡量PN结电容,即C(U) = dQ/dU。

第2章 半导体二极管与晶体管
3. 决定PN结二极管的trr因此有器件内因与电路外因两类,分别是什么?如何影响trr的大小?

答:二极管由导通状态向截止状态转变时,在阻断反向电流之前还需释放存储的电荷,此放电时间即为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trr),其间电流反向流过二极管,决定因素有:
(1) 器件内因:少子寿命(τ)、器件电感等;
(2) 电路外因:反向电压(UR)、正向峰值电流(IF)、电流下降率(di/dt)、结温等。
当载流子寿命τ越小,正向电流峰值IF越小,电压UR越大时,trr越小。

6. 为什么高频电力电子电路常选快、软、正向特性好的二极管?
答:电力电子电路的二极管通常具有功率大的特点,常用于整流、逆变、变波、折频等电路,对于具有高频要求的电路,需选用快速、具有较好正向特性的二极管,以降低响应和导通过程的损耗,减少电磁噪声干扰。
同时,在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中,其电流下降率取决于本身的特性,如下降过快会引起开关器件端电压上升从而造成误导通,因此针对高频电力电子电路,应选用快软恢复特性的二极管。

9. 叙述双极晶体管的BUceo、BUcer、BUces、BUcex、BUcbo的定义及其大小次序。
答:以下均为双极晶体管的极限参数
BUceo:基极开路时的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BUcer:基极-发射极串电阻时的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BUces:基极-发射极被短路时的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BUcex:基极-发射极串电阻并加反偏压时的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BUcbo:发射极开路时的集电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
其大小关系为:BUcbo > BUcex > BUces > BUcer > BUceo。

10. 说明双极晶体管的3种工作状态及集电结、发射结的偏置状态。
答:3种工作状态
电子器件有哪些(1) 放大状态: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2) 饱和状态:偏电结正偏、发射结正偏;
(3) 截止状态:偏电结反偏、发射结反偏。

第4章 自关断双极器件
1. GTR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
(1) 采用NPN型的基本结构,与双极晶体管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特性,属于电流控制型全控开关器件,正向基极电流控制导通,反向控制关断。
(2) 竖直导电型器件,即发射极与基极共面而不与集电极共面,利于提高集电极电流密度,因而具有大容量、高电流的特点。
(3) NPN三重扩散台面结构,保证可靠性,可改善器件的二次击穿特性,易于提高耐压能力和耗散内部能量,以适应大功率的工作特性。
(4) 逻辑上采用达林顿复合管结构,一方面有效提高电流放大倍数,另一方面加速了电流的下降速率即加速关断。

2. 什么是GTR的二次击穿?有什么后果?如何解释二次击穿现象?
答:GTR一次击穿后,若不加限制,反向电流急剧增加,IC上升到临界值后,电压Uce急剧下降,产生电流点向低阻抗高速移动的负阻现象,这就是二次击穿,往往立即导致器件
的永久性损坏或工作特性明显衰变。
二次击穿现象有多种理论解释:
(1) 热电正反馈:由于器件的不均匀分布(如参数、管内结面、晶格缺陷等)引起某些薄弱点上具有高电流密度,加之正温度系数的反馈作用,电流密度增大、温度升高,导致过热点晶体熔化,常用于解释延迟时间较长的二次击穿;
(2) 雪崩击穿:应用于带感性负载的GTR,常用于解释延率的迟时间较短的二次击穿。

第3章 晶闸管
5. 叙述晶闸管的di/dt耐量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晶闸管结构、门极触发与负载性质的关系。
答:晶闸管在加上门极信号到导通过程中,由于导通区域局部电流很大、发热很强,因此有一个承受电流上升率的能力。晶闸管的di/dt容量(耐量)表示晶闸管开通瞬间对阳极电流上升率的允许极限,若di/dt值超过所能承受的极限值,则器件会发生di/dt击穿。di/dt容量也称为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
改善方法:
(1) 内:管子结构——增加门极-阴极周界长度、减薄基区厚度,以增大初始导通面积
(2) 外:1) 门极触发——采用前沿陡峻、幅值高的门极强触发脉冲
  2) 负载性质——增加浪涌电压保护回路(串联电阻、饱和电抗器),以抑制电流上升率

6. 晶闸管的du/dt耐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超过此耐量什么后果?如何在器件结构和外电路上提高du/dt耐量?
答:晶闸管的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du/dt耐量)是指在额定结温和门极开路的情况下,不导致晶闸管从断态到通态转换的外加电压最大上升率。
在阻断的晶闸管两端施加的电压具有正向上升率时,将出现位移电流,可触发门极导通。当电压上升率超过du/dt耐量时,充电电流足够大,将使晶闸管误导通。
改善方法:
(1) 内:管子结构——降低少子寿命(阴极短路点、非对称结构、掺金铂或电子、快中子辐照),降低关断时间
(2) 外:负载性质——在阳极与阴极间并上RC阻容缓冲电路,防止电压突变

第5章 功率场控器件
3. 叙述VDMOS的RDS与其击穿电压、结温的关系。
答:VDMOS的通态电阻RDS与击穿电压BVDS满足 RDS = 8.3 x 10^-7 (BVDS)^2.5/A,即与击穿电压呈幂相关。
VDMOS的通态电阻RDS与结温Tj的归一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即RDS随着结温的上升而增大,即二者呈正相关。

4. VDMOS的体寄生二极管可以做续流二极管(FWD)吗?为什么?若使用其作为FWD应用后,有什么后果?为什么非要有这个体寄生二极管?
答:体寄生二极管不一定可作为续流二极管使用,与负载特性有关。对于容性负载
,可以;对于感性负载,不可。当此管正向导通后使导通电流倍增产生雪崩,形成电流正反馈,若无有效限流措施将使管子因二次击穿而损坏。
VDMOS的体寄生二极管的形成是由制造工艺决定,其作用是为了减小结电容,从而改善开关特性。

9. VDMOS的du/dt误导通的原因是什么?
答:
(1) 当VDMOS器件处于关断状态时,在漏-栅间的时变电压将在栅-源回路中产生位移电流,其大小由电压变化率决定。当电流较大,由栅极电阻产生的压降超过开启电压时即引起误导通,此机理不易损坏器件。
(2) VDMOS的寄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向导通后,Rb上的压降决定了临界du/dt的大小,易引起雪崩击穿。

11. VDMOS为什么容易并联?在并联时,应该注意追求各个器件的均流性还是热耦合性?
答:VDMOS的通态电阻RDS在管芯温度升高时相应增大,即具有正的温度系数,这使得单器件避免热电二次击穿、多并联器件可自然均流。当并联器件中出现分流不均的情况时,分流较大的器件将因电流效应而具有较高温度,从而使通态电阻增大,进而均流。
考虑到电路或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与可靠性,应降低由自然均流机制造成的管芯温升,即应当使全部并联器件间有最紧的热耦合性。

13. VDMOS为何采用多元胞并联结构?与GTR、GTO的多元胞结构有什么区别?
答:VDMOS采用多元胞并联结构,是由于导通电阻RDS限制了短沟道特性,采用缩小沟道长度、减小沟道电阻的方法可以提高电流容量,增大通态电流。同时,为了避免高压下的表面击穿,还引入了场板、电场环等终端结构。
GTR的多元胞结构解决的是发射极的畸变效应,GTO的多元胞结构是为了解决器件的可关断问题。

18. IGBT在结构上比VDMOS多一层P型层(均指N沟器件),此P型层使IGBT在哪些性能上与VDMOS发生较大差别?
答:IGBT在结构上比VDMOS多了一层P型层,性能上获得一定的优越性
(1) IGBT多获得了一个PN结,提供了一个无反偏二极管;
(2) PN结使N区载流子浓度提高,产生电导调制效应,降低了N区导通压降;
(3) 减小了导通电阻;
(4) PN结提供了反向电压的阻断能力,其雪崩击穿电压决定了反向阻断电压的大小,由于此结承受了大部分电压,使MOS结构承受了较低压降;
(5) 漂移区非平衡载流子注入,关断时间变长。


23. IGBT的饱和压降与温度、电流的关系是什么?
答:
PT-IGBT:
在小电流条件(< 5 A)下,饱和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即具有负温度系数;
在大电流条件(> 9 A)下,饱和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具有正温度系数。
其中改变温度系数符号的电流值取决于器件负载电流的设计能力。
NPT-IGBT:具有正温度系数。

30. 什么是NPT-IGBT?为什么NPT-IGBT具有极强的应用优势?为什么NPT-IGBT是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开关高频器件?
答:NPT-IGBT(None Punch Through - IGBT)在结构上不存在N+缓冲层,正向阻断时N-区不全为耗尽层,故称为非穿通型NPT-IGBT。
其具有的优点是:
(1) 相同饱和压降下具有更小的关断时间与关断损耗;
(2) 关断尾部电流小,且随温度变化小,通过改变P+的掺杂浓度和厚度可改变β和toff;
(3) 通态压降具有正温度系数,易并联使用;
(4) 具有更强的耐外电路电流能力,更大的正、反向安全工作区;
(5) 性价比更优,制造成本下降;
(6) 易做高压器件。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结构参数的综合优化,性能将得到不断改进,特别是频率特性方面,适于高频下的开关器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