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格律诗的章法结构
起,是诗篇的开头,⼀般是落笔扣题,开门见⼭;
承,是承接上⽂,要扣合⾸联,连贯⾃然;
转,是诗意转折,把诗境向前推进⼀步,别开⽣⾯;
合,是全诗的结尾,要精炼含蓄,束收全篇。
起、承、转、合四法,运⽤配合得好,可使全诗结构严密,波澜起伏,以避免松弛涣散、平铺直
叙之病,学好这四法,对诗艺⽔平的提升,⼤有裨益。
清沈德潜评论王维的五律《观猎》说:“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此律诗正体。”我们来看王
维的这⾸《观猎》诗,可为律诗起承转合的典范之⽂。
观猎
【唐】王维
风劲⾓⼸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暮云平。
此诗韵依⼋庚。⾸联起笔点题,写出⼈物、地点、活动内容与紧张⽓氛。“风劲⾓⼸鸣”,未及其
⼈,却先写其声:风呼,弦鸣,风声与⾓⼸(⽤兽⾓装饰的⼸箭)声彼此相应。“⾓⼸鸣”三字带出狩
猎之意,声势俱⾜,再推出狩猎的主⾓“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起笔,胜
⼈之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恰“如⾼⼭坠⽯,不知其来,令⼈惊绝”(⽅东树语),两句“若倒转便
是凡笔”(沈德潜语)。
颔联承写驰射活动,虽未及⼈,但通过猎鹰骄马的⾏动,隐现狩猎者矫健的⾝影。“草枯”“雪尽”四
字如素描画⼀般,简洁、形象;“鹰眼”因“草枯”⽽敏捷,“马蹄”因“雪尽”⽽轻盈,物象描写极为精细。
写鹰眼不说“锐”⽽⾔“疾”,说明猎物很快被发现;写马蹄不说“快”⽽⾔“轻”,说明猎骑迅速追踪⽽⾄。“疾”“轻”⼆字炼得妙。上下两句对仗⼯稳,意脉如流,相承相谐,精妙绝伦,实不多见。
颈联转写归途,由动到静,以新丰美酒和汉代名将周亚夫治细柳营的典故,写出狩猎者轻松愉悦
的⼼情及名将风度,从⽽别开⼀⾯。“新丰市”在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两地相距
七⼗余⾥。“忽过”“还归”,则见归途驰骋之疾速,⼤有“瞬息千⾥”之感。
尾联以在归途中回望出猎之地,呼应开头和中间两联,进⼀步展现狩猎者踌躇满志的开阔胸襟。
颈联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以写景作结,但他所写⼜⾮营地之景,⽽是“回看”⾏猎处之远
景,已是“千⾥暮云平”。此景与篇⾸形成呼应,对⽐强烈:当初是风起云涌的紧张氛围,此时却是风
定云平的愉悦⼼境。
“射雕处”指北齐斛律光狩猎时,于云表见⼀⼤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下,乃是⼀雕,因
被⼈称之为“射雕⼿”。诗中“射雕处”,有暗⽰将军的臂⼒强、箭法⾼之意。诗的这⼀结尾摇曳⽣姿,
饶有余味。
这⾸诗很善于运⽤先声夺⼈、侧⾯烘托和活⽤典故等艺术⼿段来刻画⼈物,从⽽使诗的形象鲜明
⽣动、意境恢宏⽽含蓄。诗中王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业。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尾相应,⼀⽓呵成。不愧为名家名
作。再如:
送友⼈
【唐】李⽩
青⼭横北郭,⽩⽔绕东城。
此地⼀为别,孤蓬万⾥征。
浮云游⼦意,落⽇故⼈情。
挥⼿⾃兹去,萧萧斑马鸣。
此诗韵依⼋庚,为送别名作。⾸联上句写⼭,下句写⽔,宛然⼀幅⾊彩明丽、⽣动清新的东郊送客图。起笔点明地点、渲染环境。诗⼈送友⼈并肩来到城外,举⽬远眺,那抹淡远的青⼭可望⽽不可及,⼀缕怅惘之意,透出了诗⼈对眼前离别的⽆奈;⽽那湾绕城的流⽔似乎⼜象征着绵绵离情,潺潺不绝。⾸联⼊对,“青⼭”、“⽩⽔”,“北郭”、“东城”,对得⼯整。⽽且“青”“⽩”相映,使整个画⾯⾊彩清丽。“横”描青⼭之静,“绕”⾔⽩⽔之动,⼀静⼀动,相映成趣。
颔联“此地”承接⾸联⽽来,诗⼈借“孤蓬”来⽐喻友⼈的漂泊⽣涯,此地⼀别,离⼈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之外去了。表达了诗⼈对友⼈的深切关⼼,写得⾃然流畅,感情真挚。
颈联实景虚⽤,写游⼦之意如浮云,飘忽不定;故⼈之情如落⽇,依依不舍,取景作⽐,直抒离别之情,是为转。
尾联具体写挥⼿告别,马声如闻,是为合,合得巧妙。诗⼈与友⼈挥⼿话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似乎也明⽩主⼈的⼼思,不时的发出萧萧长鸣。诗⼈虽然没有直接说出离别的感受,却道出了马尚且不耐离情之凄苦⽽扬鬃哀嘶,⼈何以堪之境语!全诗⾃然明快,感情热诚;结构严谨,特⾊鲜明。
绝句四句,以句当联。起、承、转、合四法,落实在每⼀句上。⾸句为起,⼆句为承,三句为转,四句为合。我们来看王维的⼀⾸绝句:
九⽉九⽇忆⼭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此诗韵依⼗⼀真。⾸句起点题,两个“异”字描绘出⾃⼰所处处境及⼼境。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作。王维家居蒲州(今⼭西永济),在华⼭之东,所以题称“忆⼭东兄弟”。写这⾸诗时他⼤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于仕进的年轻⼠⼦来说,虽有很⼤吸引⼒,但对⼀个少年游⼦来说,毕竟是举⽬⽆亲的“异乡”;⽽且越是繁华热闹,游⼦就越显得孤孑⽆亲。⼀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对亲⼈的思念,对⾃⼰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
第⼆句⽤“佳节”和“倍”字,承上句孤独思亲之意,推进⼀层。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定是显露出来的。然⽽,⼀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发⽽不可抑⽌,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体验,可以说⼈⼈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这样朴素⽆华⽽⼜⾼度概括的诗句,把这种感受成功地表现过。⽽⼀经诗⼈道出,它就成了汉民族思乡情结的千古名句。
第三句不说⾃⼰登⾼,偏忆兄弟登⾼,是转写他处,更进⼀层。
第四句不说我忆兄弟,却说兄弟忆我,⽤反意作合,别出新意,其悲伤情怀尽显诗中。
这⾸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转出新意⽽再形成新的⾼潮,就很难办到。作者则采取另⼀种⽅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泓微波荡漾的湖⾯,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诗⼈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意思是在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时⾝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的⼀位兄弟。好象遗憾的不是⾃⼰未能和故乡的亲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
茱萸,却发现少了⾃⼰的⼀位兄弟。好象遗憾的不是⾃⼰未能和故乡的亲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使诗境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此诗妙在此处也!
我们再看杜牧的⼀⾸绝句: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诗韵依六⿇。⾸句从夜泊秦淮河之景象写起,运⽤互⽂的⼿法,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雅致的景象,创造出⼀种冷清愁寂的氛围,描绘出⼀幅淡雅⽽⼜清寂的⽔边夜⾊图。这句中的两个“笼”字⽤得机巧,“烟、⽔、⽉、沙”四种物象,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起,绘成⼀幅极其淡雅的⽔边夜⾊。它是那么柔和幽静,⽽⼜隐含着微微浮动的意态,笔墨是那样的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氛⼜是那么的浓。
次句紧接前句⽽承,“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前四字⼜为上⼀句的景⾊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个性,更具典型意义,同时照应诗题。
第三句笔锋突然⼀转⽽写歌妓(商⼥),由于第⼆句的“近酒家”,才引出“商⼥”、“亡国恨”、“后庭花”,才由此触动了诗⼈的情怀。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象是启动了诗绪的闸门,那诗思之⽔便潺潺⽽出,滔滔不绝。商⼥,是侍候他⼈的歌⼥。歌妓唱什么曲⼦是由听者的兴趣所决定的,诗说“商⼥不知亡国恨”,乃是⼀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第四句“隔江犹唱后庭花”,既是转的承接,⼜收合全篇。“隔江”⼆字,承上句“亡国恨”⽽来,指当年隋
兵陈师江北,⼀江之隔的南朝⼩朝廷危在旦⼣,⽽陈后主依然沉湎于酒⾊。“犹唱”⼆字,微妙⽽⾃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线,意味深长。这句诗承上启下,⽹络全篇,诗⼈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后庭花”,即《⽟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有⼈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这种亡国之⾳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产⽣历史⼜将重演的隐忧呢!“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于婉曲轻盈的格调中,表现出⾟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起、承、转、合之法,不是哪⼀个⼈硬性规定的,⽽是⾃古以来众多诗⼈实践的总结。起、承、转、合,反映了近体诗章法结构的⼀般规律,但并⾮独⼀法门。诗贵⾃然,亦重体式结构上的多种变化。⼀⾸好诗,在章法上的最⾼要求是浑然⼀体,不辨起束,所谓“圆转如弹丸”,即指此⽽⾔。只有⼀种体式的诗歌,是⼗分刻板和枯燥的。有⼈就反对在诗歌创作中讲起、承、转、合。如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卷⼆中说:“起、承、转、收,⼀法也。试取初盛唐律验之,谁必株守此法者?法莫要于成章,⽴此四法,则不成章矣。”这些话也不⽆道理,但后两句说得过头了些。
应该说,起、承、转、合,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的。⽆论读诗,还是写诗,都应注重诗歌的章法结构。懂得⼀些这⽅⾯的知识,是极为有益的,但⼤可不必拘泥于此。但凡有⼀定成就的诗⼈,是不限于在⼀种章法上做⽂章的,只要⼊得门来,⾃有⼴阔天地,任凭我们驰骋的。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遍是什么解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