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本文是关于古诗两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并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情,引发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古诗所描绘的景象的教学挂图或课件,能表现古诗意境的音乐。
学生:搜集一些和诗句描写有关的风光图片,有关诗人苏轼、刘禹锡的资料。
教材简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在诗人笔下,西湖的美无论在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的妙处:丽日晴空,水光闪动,是一种明朗美;烟雨蒙蒙,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并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情,引发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古诗所描绘的景象的教学挂图或课件,能表现古诗意境的音乐。
学生:搜集一些和诗句描写有关的风光图片,有关诗人苏轼、刘禹锡的资料。
教材简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在诗人笔下,西湖的美无论在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的妙处:丽日晴空,水光闪动,是一种明朗美;烟雨蒙蒙,
山迷茫,是一种朦胧美。最后两行,诗人妙笔生花,从西湖美景生发出一个绝妙的想象,借着美女西施的淡妆浓抹来表达自己对西湖山水的喜爱之情。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月夜遥望洞庭湖而写下的一首山水诗。浩渺的洞庭湖上,一轮秋月高挂天空,湖水无一丝细浪,静得像一面没磨过的铜镜,写出了一种独特的秀丽宁静的美。第三、四行,诗人巧妙地运用一个“遥”字把镜头拉开,几乎拉成全景,“遥望洞庭山水”,画面恢复成壮美。洞庭湖水光潋滟,湖中君山苍翠欲滴,恰似“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将浩渺的湖水、苍翠的君山,化大为小,而山水二又恰成对比映衬,形成了刚柔相济的意境。
这两首古诗语言美、意境美,学生读起来会有浓厚的兴趣。教学时,教师不必逐句细讲,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边读边想象,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时,必须读好停顿,把握古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句意思,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难点是体会、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月夜遥望洞庭湖而写下的一首山水诗。浩渺的洞庭湖上,一轮秋月高挂天空,湖水无一丝细浪,静得像一面没磨过的铜镜,写出了一种独特的秀丽宁静的美。第三、四行,诗人巧妙地运用一个“遥”字把镜头拉开,几乎拉成全景,“遥望洞庭山水”,画面恢复成壮美。洞庭湖水光潋滟,湖中君山苍翠欲滴,恰似“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将浩渺的湖水、苍翠的君山,化大为小,而山水二又恰成对比映衬,形成了刚柔相济的意境。
这两首古诗语言美、意境美,学生读起来会有浓厚的兴趣。教学时,教师不必逐句细讲,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边读边想象,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时,必须读好停顿,把握古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句意思,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难点是体会、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湖:指西湖。饮湖上:在西湖上饮酒。方好:正好。亦:也。淡妆浓抹:化妆时有时是淡妆,有时是浓妆。相宜:合适。
*诗的第一行讲的是晴天的明朗美,第二行是雨天的朦胧美。教学时应指导学生边朗读,边看图,边想象,体会意境。最后两行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出西湖的“淡妆亦美”,“浓抹亦美”。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说说古诗的意思。
*全诗的意思是:波光闪动,晴天的西湖景多么美好。山迷蒙,景物若隐若现,雨天的西湖景致也很奇妙。西湖就像那风姿万千的美女西施一样,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美。
西湖美景令人心醉,晴天美,雨天也美。怎么形容这种美呢?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把西湖比做美丽的西施,无论怎样打扮,她都非常美丽。*潭面:湖面。镜未磨:形容湖面像没有磨过的镜子。古人用的青铜镜,磨拭了才能光彩照人。“遥望洞山水”一作“遥望洞山水翠”。青螺:古人以螺髻比峰峦。
*教学第一、二行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镜未磨”,联系生活体验,借助图片或课件,展开想象,感悟诗句秀丽宁静的意境。
“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中,“白”是湖水,“青”是湖中的君山。引导学生明白诗人用“白银盘”来比喻洞湖,用“青螺”来比喻君山,体会诗人采用这种比喻手法能使事物更生动形象。
*诗的第一行讲的是晴天的明朗美,第二行是雨天的朦胧美。教学时应指导学生边朗读,边看图,边想象,体会意境。最后两行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出西湖的“淡妆亦美”,“浓抹亦美”。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说说古诗的意思。
*全诗的意思是:波光闪动,晴天的西湖景多么美好。山迷蒙,景物若隐若现,雨天的西湖景致也很奇妙。西湖就像那风姿万千的美女西施一样,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美。
西湖美景令人心醉,晴天美,雨天也美。怎么形容这种美呢?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把西湖比做美丽的西施,无论怎样打扮,她都非常美丽。*潭面:湖面。镜未磨:形容湖面像没有磨过的镜子。古人用的青铜镜,磨拭了才能光彩照人。“遥望洞山水”一作“遥望洞山水翠”。青螺:古人以螺髻比峰峦。
*教学第一、二行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镜未磨”,联系生活体验,借助图片或课件,展开想象,感悟诗句秀丽宁静的意境。
“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中,“白”是湖水,“青”是湖中的君山。引导学生明白诗人用“白银盘”来比喻洞湖,用“青螺”来比喻君山,体会诗人采用这种比喻手法能使事物更生动形象。
可借助课件或插图帮助学生想象山水二恰成对比,又互相映衬的景象。
*全诗的意思是:秋夜月光下,清澈的湖水与明朗的月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宛如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君山,就像白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
*课后第1题:旨在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使学生从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练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两首诗都是山水诗,朗读时要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课后第2题:是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字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可让学生结合挂图,自由诵读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还可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或写下来,并请同学评一评,看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表达出来了。
*课文链接:是描写西湖风光的对联,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
*自主积累: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写景的古诗,然后再读一读,抄一抄。可以是学过的,也可是没有学过的。课内课外的均可。
教学设计参考
一、背诵古诗,温故知新
*全诗的意思是:秋夜月光下,清澈的湖水与明朗的月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宛如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君山,就像白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
*课后第1题:旨在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使学生从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练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两首诗都是山水诗,朗读时要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课后第2题:是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字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可让学生结合挂图,自由诵读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还可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或写下来,并请同学评一评,看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表达出来了。
*课文链接:是描写西湖风光的对联,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
*自主积累: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写景的古诗,然后再读一读,抄一抄。可以是学过的,也可是没有学过的。课内课外的均可。
教学设计参考
一、背诵古诗,温故知新
1.师背一首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刘禹锡的《浪淘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请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3.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诗人苏轼、刘禹锡。
4.揭示课题《古诗两首》。
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1.自由初读诗歌,认识生字。
2.指名朗读,注意正音。
3.再自读,结合注释,试着了解诗的意思。
4.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潋滟、空蒙、两相和、镜未磨等词语的意思。
三、感情朗读,理解背诵
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看图,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2.配上悠扬的音乐,让学生随着老师富有激情的描述再次进入诗的意境。
望洞庭的意思全解 3.鼓励学生把读诗后头脑里出现的画面画下来,为诗配画。
2.请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3.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诗人苏轼、刘禹锡。
4.揭示课题《古诗两首》。
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1.自由初读诗歌,认识生字。
2.指名朗读,注意正音。
3.再自读,结合注释,试着了解诗的意思。
4.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潋滟、空蒙、两相和、镜未磨等词语的意思。
三、感情朗读,理解背诵
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看图,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2.配上悠扬的音乐,让学生随着老师富有激情的描述再次进入诗的意境。
望洞庭的意思全解 3.鼓励学生把读诗后头脑里出现的画面画下来,为诗配画。
4.课件演示古诗所描绘的图文结合画面,配上音乐,指导学生朗读。
5.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1.阅读一篇描写西湖、洞庭湖景的文章或诗歌。
2.搜集苏轼、刘禹锡的诗歌,举行朗读比赛。
参考资料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被贬至岭南的惠州(今广东惠阳)和极远的儋州(今海南儋县)。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大家”之一,诗词成就也很高。他的诗风流畅自然,姿态横生,既奔放又旷达,艺术手法变化多样。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是苏轼在西湖上饮酒,看到了西湖在晴天、雨天的不同景象而写成的。在诗中,他把西湖比成西子(即西施),因此西湖又被人们称之为西子湖。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中进士,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王叔文失败,他受到牵连,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县)司
5.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1.阅读一篇描写西湖、洞庭湖景的文章或诗歌。
2.搜集苏轼、刘禹锡的诗歌,举行朗读比赛。
参考资料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被贬至岭南的惠州(今广东惠阳)和极远的儋州(今海南儋县)。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大家”之一,诗词成就也很高。他的诗风流畅自然,姿态横生,既奔放又旷达,艺术手法变化多样。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是苏轼在西湖上饮酒,看到了西湖在晴天、雨天的不同景象而写成的。在诗中,他把西湖比成西子(即西施),因此西湖又被人们称之为西子湖。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中进士,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王叔文失败,他受到牵连,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县)司
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州刺史,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梦得文集》等。其诗涉猎题材广泛,所作政治讽刺诗,辛辣尖锐;所作怀古诗,沉郁苍凉,语浅意深;所作仿民歌诗,清新爽朗,别开生面。
☆古诗欣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全无翠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古诗欣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全无翠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