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解析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及解析
一、填空题
1、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犯罪集团”属于( 集合 )概念。 2、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不正当防卫”是( 否定 )概念。 3、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联合国”与“美国”具有( 全异 )关系;“植物”与“昆虫”具有( 全异 )关系;“小说家”与“作家”具有( 真包含于(种属) )关系;“普遍概念”与“实体概念”具有( 交叉 )关系;“宪法”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 全同(同一) )关系;“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具有( 全异 )关系。 4、“西安人”(a)与“在西安工作的人”(b)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欧拉
图表示为( )。 义联项 )这三部分组成。
5、定义是揭示概念( 内涵 )的逻辑方法,由( 被定义项 )、( 定义项 )和( 定 6、“法官是宣讲国家法律的嘴巴”这一语句,若被视为“法官”这一概念的实质定义,则违反了( 定义项必须是清楚确切的科学概念 )规则,犯了( 以比喻代定义 )的逻辑错误。
7、从明确概念的角度看,“人文书店的书很多,有工具书、教学辅导书、辞典、期刊、杂志及励志方面的书、体育报刊、电脑方面的书刊等”。这一议论作为划分违反了( “同一次划分中必须依据同一个划分标准”和“各子项的外延必须互相排斥、相互构成全异关系” )的规则,犯了(“多标准划分”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任一正确的划分,所划分出的任一概念与被划分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必须是( 真包含于(或“种属”) )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书不可不读”中的“书”是( ① )。
①单独概念 ②普遍概念 ③属性概念 ④复合概念 2、“中国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这一概念是( ④ )。 ①否定概念 ②简单概念 ③单独概念 ④普遍概念
3、若A的部分外延与B的全部外延相同,则概念A就是概念B的( ① )。 ①属概念 ②种概念 ③交叉概念 ④矛盾概念
4、“中国”(a)、“西安市”(b)、“西安理工大学”(c),这三个概念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② )。
1
5、符合下图所示外延关系的概念组是( ③ )。 ①男青年(a)、女青年(b)、中共党员(c) ②美洲国家(a)、欧洲国家(b)、最不发达国家(c) ③大学校长(a)、男学生(b)、优秀学生(c)
④抢劫犯(a)、盗窃犯(b)、罪犯(c)
6、在“孔子的得意门徒是72个”和“孔子的得意门徒是孔子的门徒”这两个语句中,“孔子的得意门徒”这个概念( ② )。
①都是集合概念 ②前者是集合概念而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③都是非集合概念 ④前者是非集合概念而后者是集合概念 7、“大学生”与“共青团员”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① )。 ①交叉关系 ②真包含于关系 ③真包含关系 ④全异关系 8、“审判员”与“司法干部”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② )。 ①交叉关系 ②真包含于关系 ③真包含关系 ④全异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非诉讼法律事务”这一概念属于( ②③⑤ )。
①肯定概念 ②否定概念 ③非集合概念 ④单独概念 ⑤普遍概念 2、在下列概括中,正确的有( ②④⑤ )。
①盗窃罪→罪名概念 ②菱形→平行四边形 ③鲸鱼→鱼 ④正当行为→行为 ⑤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 3、下列限制中,不正确的有( ①③④⑤ )。 ①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②马→白马 ③周恩来→青年时代的周恩来 ④定义项→定义 ⑤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2
4、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有( ①②③④⑤ )。 ①痒是一种难定部位,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②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③亲属是关系亲近的人
④诉讼就是打官司,打官司就是诉讼 ⑤知识分子不是没有知识的人
5、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属于矛盾关系的有( ①②③④ )。 ①“中国人”与“外国人” ②“选言命题”与“假言命题” ③“盗窃犯”与“杀人犯” ④“物理学家”与“数学家” ⑤“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6、与“法官”构成交叉关系的有( ②③④⑤ )。
中国杀人排行榜
①司法工作者 ②先进工作者 ③女人 ④山东人 ⑤青年人 7、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概念组有( ①② )。
①学生(a)、团员大学生(b)、青年(c) ②中国人(a)、巴金(b)、现代小说家(c) ③重庆人(a)、女重庆人(b)、会说重庆话的人(c) ④思维形式(a)、概念(b)、命题(c)
⑤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a)、罪(b)、罪犯(c)
8、下列语句作为划分,不正确的有( ①②③④ )。 ①刑罚中的“主刑”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②高等学校有全日制高校、成人高校、夜大学、电大和军事院校 ③文件有内部文件、机密文件、军事文件 ④危险物品包括有易燃性、易爆性和有毒物品
⑤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 四、简述题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就是凝聚于概念中的、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具有的特有属性,也是它所指称
的对象有别于其他对象、因而能够同其他对象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内涵方面构成性质的那些对象,也就是可用该概念来指称的所有被指称者。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任何概念都具有的两个基本方面;概念本身就是内涵和外延的结合体。
3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来自它指称的那类对象,是从被指称的对象中抽象概括出的特有属性。而当这些特有属性一旦被凝 聚于概念中而成其为内涵时,反过来又制约着它指称的对象范围。因此,如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任一方面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另一方面的变化。 在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间,内涵与外延具有反变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它的外延就越小;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大。
(2)概念间的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概念间的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全异关
系中的特例,具有这两种关系的概念都是相对于一个特定论域(即它们共同的邻近属概念)而言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外延之和恰好等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在思维过程中可据此进行非此即彼的推演;而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在思维过程中不能据此进行非此即彼的推演。从概念的分类角度看,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一般说来一个为正概念,另一个为负概念;而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一
般都是正概念。《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二及解析
一、填空题
1、“没有哪一个大国的衰落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该语句表达性质命题中的( 全
称否定 )命题;从逻辑结构方面看,其逻辑常项是( 所有??不是?? );从词项周延情况看,其主项和谓项是( 都周延的 )。 2、“甲班至少一半的同学是共青团员”,这个命题的主项是( 同学 ),量项是( 有的 ),它属于性质命题中的( 特称肯定 )命题。
3、x与y有M关系,若y与x一定没有M关系,则M是( 反对称 )关系。 4、根据对当关系,
若命题“所有否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为真,则与之具有相同逻辑变项的命题( 有的否定命题的谓项不是不周延的 )必假。 5、“这块金属是能导电的”与“这块金属是不能导电的”之间具有( 矛盾 )关系。 “李某是小学生”与“李某是中学生”之间具有( 反对 )关系。
6、若“任何一项监管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为真,则“监管制度”与“完美的”之间具有( 全异 )关系。 7、“有的杀人犯不是成年人”换质后可推出其隐含的命题为( 有的杀人犯是未成年人 )。 8、“所有犯罪都是非法行为”换位后可推出的命题为( 有些非法行为是犯罪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性质命题中,逻辑形式相同是指( ④ )相同。
①主项和谓项 ②主项和量项 ③谓项和联项 ④量项和联项 2、性质命题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它的( ①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