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物理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并使用2B铅笔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将正确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墨迹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对应题目规定的位置
上,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mm,黑墨迹签字笔描绘清楚。
4.答在本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疫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人人有责。某小区内,宣传人员小王和小刘分别通过广播宣传疫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相关政策,众能够明显区分出小王和小刘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 D. 声速
【答案】C
【解析】
【详解】音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也就不同,众能够明显区分出小王和小刘的声音,因为他们的发出的声音的音不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寒冷的清晨,一杯冒着“白气”的热茶,温暖了我们的手,也温暖了我们的心。关于“白气”产生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
A. 升华和凝华 B. 升华和液化
C. 汽化和熔化 D. 汽化和液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热茶温度很高,部分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下列有关生活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更换灯泡或维修家庭电路时,可以不用断开电源
B. 为了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微波炉的外壳应与地线相连
C. 在触电事故现场,可以用手去将触电同伴拉开后,再切断电源
D. 为防止触电,在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为了防止触电,更换灯泡或维修家庭电路时,一定要先断开电源,故A错误;
B.对于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微波炉的外壳应与地线相连,故B正确;
C.在触电事故现场,如果用手去拉触电同伴,自己也会触电,不能用手去拉触电同伴,应该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故C错误;
D.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检测导线,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D错误。
故选B。
4. 下列描述的物理情景中,与电动机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动机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A.图中没有电源,开关闭合时,导体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有电源,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
C.图中是奥斯特实验,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与电动机原理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异名磁极相互排斥,与电动机原理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电磁波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B. 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C. 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 光不是电磁波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磁波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又可以传递信息,且传播速度快,所以火星车是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当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变化时,导体就会向四周发射一种波,这种波是由电磁现象产生的,叫做电磁波,所以产生电磁波的条件是要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微波炉内有很强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所以叫做微波,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使得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无线电波、微波等等,光本身就是一种电磁波,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下列光学情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拱桥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B. “弯折的铅笔”,是放大的实像
C. “墙上的手影”,是放大的虚像
D. “后视镜中的车辆”,是缩小的实像2022年停暖时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A.“拱桥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
B.看到弯折的铅笔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C错误;
D.后视镜中是凸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7.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我国选手谷爱凌摘得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金牌。谷爱凌离开跳台后,从低处向高处跃起后下落,在此过程中( )
A. 动能一直减小 B. 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 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C.谷爱凌离开跳台后,从低处运动到高处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从高处运动到低处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整个过程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D.谷爱凌离开跳台后,从低处运动到高处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从
高处运动到低处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整个过程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下图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到,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这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水蒸气将木塞推动出去,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