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阅卷人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得分
1.(2分)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
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 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答案】A
【解析】【解答】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符合题意;
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
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只能起监测作用,不能控制噪声,C不符合题意;
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如禁止鸣笛。
2.(2分)北京第24届冬奥会火炬,其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质量约为同体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为钢的7至9倍。火炬采用氢作燃料,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大    B.硬度小    C.导热性好    D.耐高温
【答案】D
【解析】【解答】A.碳纤维质量约为同体积钢质量的四分之一,说明碳纤维具有密度小的特点,A不符合题意;
B.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为钢的7至9倍,说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硬度大,B不符合题意;
CD.氢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说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差,耐高温,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硬度大、导热性差,耐高温。
3.(2分)下列四幅图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夏天,山顶上形成薄雾
C.秋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D.严冬,树枝上出现雾淞
【答案】A
【解析】【解答】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收热量,A符合题意;
B.雾的形成的是液化,液化放热,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C不符合题意;
D.雾淞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4.(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C.汤姆生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太阳是恒星,它是银河系的中心
【答案】B
【解析】【解答】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玻璃棒失去了电子,带正电,丝绸得的电子带负电,故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A不符合题意;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难以拉伸,说明分子间间存在引力,B符合题意;
C.卢瑟福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不符合题意;
D.太阳是恒星,它是太阳系的中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物体间摩擦使物体带电,是电子的转移形成的;分子间存在斥力;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5.(2分)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的门宽约80cm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600g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D.初中生跑完1000m的时间约为100s
【答案】A
【解析】【解答】A.教室的门宽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中学生身高大约是160cm,教室的门宽约80cm,A符合题意;
B.两个苹果的质量约300g,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B不符合题意;
C.家用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大约是5℃,C不符合题意;
D.初中生跑完1000m的时间一般在220s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质量、温度和时间,结合数据解答。
6.(2分)现代生活离不开电,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
A.用正在充电的手机接听电话
B.家庭电路中装有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C.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将其拉开
D.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
【答案】B
【解析】【解答】A.手机充电时接听电话,容易造成电池急剧发热而引起火灾或发生爆炸,所以充电时不要接打电话,A不符合题意;
B.家庭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是防止用电器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空气开关是为了防止电
路中的电流过大而采取的安全措施,B符合题意;
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才可以用手将其拉离带电体,C不符合题意;
D.生活中的水是导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易引发触电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家庭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
7.(2分)景颇族的祖先曾发明一种活塞式点火器,如图所示。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立见火苗。手推杆入筒的过程中,筒内密封气体的(  )
A.分子动能减小    B.密度不变
C.分子数增加    D.内能增大
【答案】D
【解析】【解答】ACD.手推杆入筒的过程中,筒内密封气体的分子数不变,对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大,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B.手推杆入筒的过程中,空气体积减小,质量不变,由可知,空气密度增大,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压缩气体体积时,利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
8.(2分)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放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
C.先向右移动光屏,再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放上远视眼镜可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解答】A.图中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不符合题意;
B.此时物距为50.0cm-25.0cm=25.0cm
此时u>2f
即25.0cm>2f
像距v=67.0cm-50.0cm=17.0cm
江苏中考时间2022年
此时2f>v>f
即2f>17.0cm>f
①②得8.5cm<f<12.5cm
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8cm,B不符合题意;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向右移动光屏,像距变大,应该减小物距,才能成清晰的像,再向左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C符合题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