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玉带钩、司南佩的鉴定
带钩,即束在腰间皮带上的钩形物。多用青铜制,也有铁制的、玉制的。其一端曲首,皆有圆钮。依据发掘出土资料,可知玉带钩的发展概况: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晚期,发现的数量少,形制也不完善,可看作是玉带钩的萌芽时期;战国至汉代,玉带钩数量和类型都极其丰富,是玉带钩的兴盛期;魏晋至隋唐时期,数量锐减,造型单调,进入了玉带钩的衰落期;从宋、元、明、清开始玉带钩又有出土,而且数量很多,可能与玉器的玩赏功能有关。
玉带钩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江南地区的良渚文化中, 考古发现了一些玉带钩,数量不多,但非常重要。良渚文化玉带钩的型制基本一致,整体呈方块状,是以修整好的长方玉块钻琢切磨而成。它的制作程序先是将玉料切割成长方块形,再在两端用对钻法各钻通一孔,然后以一端的孔为起点,用线割法剜去中部而成钩首。最后在钩面作变形细加工,磨光,有时还雕刻纹饰。由玉带钩的型制看,整体造型比较规整,它的一端为穿绳的孔,另一端为勾系的弯钩,钩首较长。
经过了三代的空缺,到了春秋晚期玉带钩重新出现,当然数量并不多,形制与后来的带钩也有明显区别。早期带钩一般都有钩首,但不一定有钩钮, 形态不一,处于未完全定型的阶
段。从总体情况看,此期玉带钩体型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 最小的不足2厘米。雕琢工艺简单,多为水禽形,钩首向上回望,体背设钮,素面或刻卷雷纹。钩钮多靠近钩尾, 随着年代后移, 钩钮有渐离尾部而向体中部靠近之势,长度亦渐趋加长。
琵琶顶部的到了战国中晚期,玉带钩数量较多,且形制确立, 从钩首、钩体到钩钮, 一般都仿照铜带钩的样式。这一时期玉带钩钩钮多数位于距钩尾三分之一处, 带钩长度超过10厘米的已屡见不鲜, 也有个别长度超过20厘米者。玉带钩的类型主要有四类:即琵琶形、扁棒形、短方形和
宽牌形。
琵琶形,整器若琵琶,故得名。表面装饰有勾云纹等几何形纹饰。与此期其他类型带钩不同,此类钩体较小,长度在5-6厘米上下,少有超过10厘米的。一般制作比较简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