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
郑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重点易错题
单选题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内容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B.《灯笼》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并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和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C.鲁迅的《社戏》一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在外婆家的美好往事,刻画了一淳朴友爱的农家孩子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D.《时间的脚印》多处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以及怎样记录时间。答案:C
C“回忆了作者童年时在外婆家的美好往事”表述有误。《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记叙了“我”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的过程,表现了对童年美
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课文从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写到去赵庄看社戏的整个过程,其间,重点描写了“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2、选择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
A.雾霭(ǎi)纠正(jiū)缄默(xián)迁徙(xǐ)
B.赌注(dǔ)撤回(chè)沼泽(zhǎo)符合(fǔ)
C.黑鹂(lí)预料(yù)蹼鹬(yù)弥漫(mí)
D.喧闹(xuān)稀疏(shū)频繁(bīn)偶尔(ěr)
答案:C
A中“缄”字音为“jiān”,B中“符”字音为“fú”,D中“频”字音为“pín”。
【点睛】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特别主要形近字和同音字、多音字的字音。
3、第三段中“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中的“此”指的是()。
A.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
郑州恢复正常还要多久B.金刚石和斯石英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恢复原貌的趋势。
C.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D.斯石英的原子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
答案:C
联系上下文可作答。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是全文的主旨。
B.《大雁归来》运用了大量清新灵动的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C.文中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一个“爱”字贯穿了全文。
D.《大雁归来》侧重在介绍知识而不在抒发情怀。
答案:D
本题是对课文思想内容和表情达意手法的综合考查。文中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他喜欢它们,观察它们,研究它们,所以本文的侧重点不在介绍知识而在抒发情怀。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课文的把握,课文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
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
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5、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钟书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让人感动不已。
B.11月份南飞的鸟,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C.返回的雁,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D.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反您的命令了。
答案:D
违反:一般适用于规章、原则等,不遵守,不符合。违背:着重指背离,或不遵守、不实行。对象更广,除了“违反”的对象之外,还可以是决议、义务、诺言、良心等。
“违反”应改为“违背”。
【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含义的辨析,一要准确理解词语含义,二要结合具体语境。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保持缄默。
B.11月份南飞的鸟,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C.返回的雁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
答案:D
D项用语不当。洗心革面指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D项用来形容刊物不恰当,使用有误。故答案为:D
【点睛】词语的使用要符合语境的整体意义;搭配要恰当,更要符合文体、语体及感情彩。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词语和熟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在写作中学会使用。如B句中“目空一切”指眼睛里除了自己,就什么也没有。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符合B句语境,使用正确。
7、下列带点词语的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褶(zhě)皱劫(jié)难B.遗骸(hái)蟾蜍(yú)
C.两栖(qī)深渊(yuān)D.追溯(sù)衍(yǎn)射
答案:B
B项“蜍”应读“chú”。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字音的掌握。
8、下列谚语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B.清明前后,栽瓜种豆
C.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D.春雾雨,夏雾热,秋雾晴天冬雾雪
答案:B
B项属于农谚。故选B。
【点睛】主要考查学生对谚语的理解。
9、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一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答案:D
D项比喻不恰当,形容小河不能用“跳动着”。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及运用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它在形式上,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比喻可分
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体或喻体。
10、对《大自然的语言》第③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下定义、举例子,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及有关知识。
B.下定义、列数字,用数字说话,增强说服力,突出说明语言的准确。
C.作比较、举例子,把物候与物候学进行比较,突出了物候学由古代演变而来的历史。
D.列数字、作比较,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严谨趵工作作风。
答案:A
如“桃花开,燕子来”属于举例子;“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属于下定义。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1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她既有天生的谦恭有礼的举止,又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B.八大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C.他们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老师醒来。
D.我们做事要光明正大,不要偷偷摸摸的,让别人看不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