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有用的信息
——《保存精彩的网页》反思
高闸中心学校董一颖
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了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学生通过搜集,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较低,因此搜集来的材料不一定都适合课上应用。所以,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教给学生一些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识别信息的能力、储存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1. 资料的筛选。如果资料对突破重点难点内容中有很大帮助的,就作为重点了解的内容。如果资料与教学关系不是很密切,就作为一般了解的内容。如:在网上查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馆鸟巢有关的图片资料时,有些同学从网上下载了鸟巢的具体资料和鸟巢的图片,这便是对教学有用的信息资料。而有些学生到的是介绍关于鸟巢设计师的资料,这些内容与主题相去较远,可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搜集兴趣,进行了展示,做对比评价。
2. 资料的整理。资料经过精心的筛选后,下一步就是要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使其能更有效地为我们服务,并能长期的保留和使用。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
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例如,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保存下来,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如何保存网页内容
化、简明化,便于查阅。通过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三、资料的利用
在教学中信息资料的运用一定要掌握好时机,适时适度的应用,不要为用而用,从而失去其使用的价值,成为像花瓶一样的摆设,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铺平了道路。
四、培养信息素养
学生信息技术的入门靠信息技术课程,但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则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了就有机会用,得到适时、适量的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课堂上,学生寻的资料对教学有哪些帮助,对他们的学习起倒了哪些作用?因此。及时评价对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并
评价这节课上哪些信息资料用得好,从而加深学生对处理信息过程的认识;二是教师对这节课运用信息资料的过程做一个引导性的评价。说说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有具体的事例,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带领学生不断重新回顾信息运用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分析查,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很快。
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而是要求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渗透、逐步培养,从而养成良好的收集与处理信息的习惯,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整合现代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如何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