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国电影
战后中国电影
--“影戏”传统的确立
“影戏观”:
19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在艺术上逐步形成了的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影戏”反映了当时电影创作的特点和电影观念,也反映了中国早期电影和戏剧的直接关系和深厚渊源。
“影戏”的发展
一、“影戏”传统的形成
《孤儿救祖记》从20年代初期开始,
中国电影生产开始逐渐走
上轨道。与此同时,中国
电影也开始在艺术上逐步
形成一套创作方法和创作
风格,它渐渐形成了一种
传统,这便是“影戏”。
《孤儿救祖记》是这一时
期的代表。
“影戏”主流电影的特点
⏹1、强调社会教化功能,创作中常要求包含“含有褒善贬
恶之意义”。
⏹2、早期的“影戏”把情节的曲折生动作为衡量影片叙事
成功的标准,常常在善恶冲突和撞击中展开故事情节。
⏹3、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的。
⏹4、在影片的时空表现上以较大的叙事段落的戏剧性场面
中展开的故事来完成影片主要的表意任务。
(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注重教化性、突出场面性)
二、“影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30年代的电影变革触动着整个中国电影界。在继承影戏
传统的基本方向上,做了较大
的突破和创新。蔡楚生的《都
会的早晨》《渔光曲》等创作,反映了30年代电影对初期影戏
传统继承的基本方向。在注重
中国喜剧电影推荐
市民观众的欣赏趣味和剧作叙
事经验方面继承影戏传统的主
要方面,而在技巧表现的层次
上则大量吸收蒙太奇的思维方
式和艺术技巧,使创作更具电
影的艺术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