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望洞庭》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诗人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中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清,一片和谐开篇。再用“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的朦胧之美。最后诗人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诗构想新奇,调淡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量的诗词积累,但是对于古诗的意境感悟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应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去感悟,根据诗中的关键词想象画面,从而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
3.反复吟诵中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点:
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象诗人笔下月夜洞庭水天一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想象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湖的画面美,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方法:
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
教学准备:
音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诗,入题
望洞庭课件1.出示图片,猜诗句:《中国诗词大赛》节目中有这样一个游戏:看图猜诗。规则就是出示一幅图,选手根据图上的画面猜一句诗,同学们想不想也来挑战?
2.出示洞庭湖美景,看到这些画面你会想起哪些词语?
3.诗人和你们一样,他望着洞庭湖烟波浩渺的水面,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板书:望洞庭)听,他正在朗诵……
二、初读古诗,读顺(识题材,会诵读)
1.《望洞庭》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有严格的格律,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一。
2.回忆我们以前都是怎么学古诗的?谁来交流一下指名说。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写景诗。一起读题目。
3.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朗读?指名读诗。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4.大家读诗不仅要读的正确通顺,还要注意节奏和韵律,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
三、再读古诗,读懂(想画面,明诗意)
1.齐读古诗,你认为题目里哪个是关键字?
2.学习单上已经预习到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描写的景你最喜欢哪一句?
指名读诗句。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读这句古诗,边读边想象其中的画面,你能想到怎样的景?
(一)想象画面,感悟诗境,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的月夜画面美。
1.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一读。)
2.还有喜欢这句写月的吗?这是什么样的月?
预设:朦胧的、秀美的、宁静、祥和的、皎洁的……用上这其中的词语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3.“和”在这里指什么?合为一体、和谐、祥和
音乐起:
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湖面上,湖面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是多么宁
静,女生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下,闪着点点银光,是多么的和谐,男生读……
一幅生动的画面把我们带进古诗的意境,看来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是学古诗的好方法。
(二)从形、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湖山水工艺般的画面美。
1. 与这月光和谐相称的是怎样的水面?把你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
2.理解“镜未磨”,指名读句子。
3.这湖面波光粼粼,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一面未打磨的铜镜,多么柔美,一起读。
4.望到这样的画面,诗人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陶醉、平静、平和……诗人已经完全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所以诗人不禁吟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5.这洞庭湖有着怎样的山、怎样的水?赏析“白银盘里一青螺”,体会诗人非凡的想象。
6.多么神奇巧妙的想象,这就是古诗,古诗神奇魅力正在于此,看到大自然的美景,诗人都可以通过非凡的想象或比喻或夸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你能想起哪句诗:预设: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江雪;
还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
也有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洞庭山水。
7.此时此刻作者在哪里望?哪个词看出:遥望。远远的看去。他看到了什么?
(三)1.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根据刚才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那句画面整理通顺,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选4位同学汇报。
是啊,月夜遥望,湖面水平如镜,青山绿水相依相伴,那翠绿的君山恰似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放在白银盘中,如同一件精妙绝伦的工艺品;让我们美美地读这首诗!
2.这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在诗人笔下凝聚成28个字的山水诗。你还记得这些写山水的古诗吗?
预设: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蒙雨亦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而在刘禹锡眼中洞庭湖的山水是清奇秀美的。
四、又读古诗,读美(多吟诵,悟诗情)
那八百里的洞庭在作者的眼中,不过是案头的杯盘,不过是:白银盘里一青螺!能写出这种诗句的诗人是怎样的?
1.拿出学习单,谁来说说你了解的刘禹锡?一生补充
如果你是刘禹锡,你心情会怎样?
经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刘禹锡已宠辱不惊。在明月清辉之下,在碧波万顷的湖边,作者与这山、这月、这水同归于平静,同归于和谐,于是《望洞庭》连同这“洞庭秋月”一起成为永恒。(板书)
2.永恒的古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师唱你们听过这种读法吗?这就是古诗的吟诵。
老师已经把节奏标出来了,蓝的线是节奏线,粉的字是节奏点,节奏点的字读的时候读长一点。
一、二、四句最后一个红的字是韵字,古人写诗都要押韵,韵字要读得更长跟老师老读一遍。
节奏点和韵字要读长,有长就有短,短的字就是入声字,已经用蓝标出,入声字要读得特别短,比如:月、翠、白、一
像老师一样伸出你的右手触摸这些文字,让它的画面在你的脑海中立起来,起立,跟老师一起唱。
3.思维导图背诗:
现在你们就是一千多年前的刘禹锡,站在宁静和谐的月夜湖边,看到那柔和的月和湖水融合在一起,你们会说:生背诵第一句银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生背第2句。遥望洞庭湖,青山绿水,相依相伴,生背第3句朦胧中那翠绿的君山就像是放在白银盘里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惹人喜爱。生背第4句就这样,读着读着诗中优美的画面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了。
4.小结:
刘禹锡虽因被贬逐路过洞庭,但这首诗却像一副彩生动的山水画,全不见失意、消沉悲观,真不愧是一代“诗豪”。描写洞庭湖美景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游洞庭湖》,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学到
的抓字眼想画面的方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中华诗词的魅力。
五、作业
1.搜集写山水的写景诗读读背背。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写一段洞庭湖的美景。
六、板书设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