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职工薪酬二级明细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二级明细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包含“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义务”、“辞退福利”等。
    1、只要是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自制单据向职工发放的各类非报销性质的支出(如出差伙食及交通补助等),均应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
    2、特别注意部门财政预算开支经济分类科目中的比如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交费”、“职业年金交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交费”、“住房公积金”等分类科目的科目表明,均为“充分反映单位为职工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等。由单位代扣的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交费等,无此此科目充分反映。”
    3、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和津贴补贴等,行政事业单位支付派遣公司的费用属于劳务费范畴,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
    一、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1、货币性职工薪酬
    (1)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4)应当由新建工程、研发开支经济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新建工程”、“研发开支”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应当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参保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应当向工会部门参保的工会经费等,国家(或企业年金计划)统一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
计加。
    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2)将企业具有的房屋等资产拨用提供更多给职工采用的,应根据受惠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当计提的固定资产扣除有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证实应付职工薪酬。
    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出租住房等资产可供职工拨用采用的,应根据受惠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扣除有关资
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证实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二、发放职工薪酬
    1、缴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2、缴付职工福利费
    企业向职工食堂、职工医院、生活困难职工等支付职工福利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3、缴付公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交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或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科目,贷
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4、派发非货币性福利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