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酱酒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格局分析,茅台在超高端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图」
一、酱酒行业概述
目前市场上主要白酒类别分为酱香型、浓香型与清香型,其中酱香型白酒因香气优雅细腻,口味醇厚丰满,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与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相比,酱香型白酒在各个生产环节均存在严苛限制,制作工艺也较为复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此外,与其他两种香型相比,酱香酒生产储存期相对较长,需经过1年生产,3年以上储存,其独特的酿酒工艺和口味差异使其培育出更趋稳定和具备粘性的消费体。
三种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及特征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酱酒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消费升级和中产阶级的崛起,酱香型白酒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体所关注,2017年在茅台酒强势复苏的引领下,我国酱香酒市场异军突起,迎来一波发展热潮,2018年酱香型白酒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了35%。
2018年酱酒利润在全行业的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白酒品牌排名更多内容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酱香型白酒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近年来随着年郎酒、习酒、国台等二线酒企的快速成长,酱香酒市场在每个价格带均形成了一定体量以及代表性产品,在6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中,主要以茅台酒和郎酒的青花郎为主,其中茅台以遥遥领先的品牌力,基本占据超高端市场;300-600元的次高端市场则主要包括习酒窖藏系列、赖茅、国标酒等,100-300元的中端市场主要包括茅台王子、习酒习酱等,100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则主要为仁怀非品牌酒和其他地产酒。
中国酱酒市场价格带及主流品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酱酒市场消费较为分散,但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贵州为核心的大本营。2018年中国酱香型白酒最具影响力品牌分别为茅台、郎酒、赖茅、贵州习酒、北大仓、武陵酒、金沙、珍酒和龙滨酒,其中茅台、赖茅、贵州习酒、金沙、珍酒均属于贵州。
2018年中国酱香型白酒品牌影响力排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酱酒市场格局分布
2018年我国酱酒企业数量增至1000家,根据营收规模大致可分成四大阵营,其中第一阵营为茅台独占,第二阵营包括赤水河两岸的郎酒和习酒,第三阵营主要包括国台、金沙、珍酒、钓鱼台、潭酒等中端酱酒企业,第四阵营则主要为仁怀本地企业,如金酱、夜郎古等。
中国酱香酒企业阵营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营收占有率来看,2018年中国酱酒企业总营收规模约为1100亿元,其中行业巨头茅台营收规模达736.39亿元,占据了67%的市场份额,郎酒(青花郎事业部)和习酒2018年营收规模则分别为60亿元和56亿元,分别占据整体酱酒市场的5%左右,行业CR3合计占比达77%。
2018年中国酱香酒营收市占率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酱香型白酒发展策略分析
1、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早在2005年,商务部发布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底废止),就对包括酱香型白酒在内的酒类商品在流通领域(即出厂之后到消费者消费之前)建立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和朔源制度,对酒类流通环节加强监督与管理。2015年9月9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下发了《关于白酒生产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白酒生产企业通过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白酒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保障白酒质量安全。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白酒等食品生产企业依法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追溯链条向食品原料供应环节延伸,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
2、着力构建互联网平台
在“互联网+”大热的背景下,酱香型白酒企业还缺乏落地操作的实践与成果。在采取措施加强对电商渠道质量风险控制基础上,通过组织高层次培训学习,提升企业对互联网的认知水平和掌控能力;摸清酒企电子商务平台情况,深入推进“互联网+白酒”运营模式;建立酱香酒电子商务平台,将其作为产业电商平台建设试点和示范点;广泛开展全网营销,依托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开设“酱香型白酒品牌网络旗舰店”,加强产业聚集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拓现代电商新渠道,开拓酱香型白酒新市场。
3、加强生态环保建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