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记忆-4
课题名称: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 (第四课时)
授课班级:2022123
专业:学前教育
授课时间:
课型:理论课
教具:多媒体
课时: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幼儿心理学这门学科,对本学科的学习充满兴趣。学生守纪律,思维活跃,但是学习基础一般,对理论学科兴趣不大。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能够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去。
(三)职业素养:(情感体验、态度和敬业精神)
了解幼儿,培养学生对幼儿的热爱之情,树立职业道德。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难点:能运用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进行案例分析,灵活运用。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引入
复习提问:
1.识记的分类?
2.幼儿记忆的策略?
肯定学生回答。直接进入新课。
回答提问
巩固旧知识
(二)教学活动
一、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特点
(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1.无意记忆占优势
①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②无意识记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例如,给小、中、大三个班的幼儿讲同样一个故事,事先不要求识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年龄越大的幼儿无意识记的成绩越好。
③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
2.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这一句话以选择题备考)
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①幼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
②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例如,幼儿在玩“开商店”游戏时,担任“顾客”的角,“顾客”必须记住应购物品的各种名称,角本身使幼儿意识到这种识记任务,因而也就努力去识记,记忆效果也有所提高。
③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幼儿期是意义记忆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有如下特点:
1.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这一知识点经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会问你“幼儿的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相比,通常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具体分析下:
①幼儿机械记忆用的多
提问:为什么?
原因:因为幼儿的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迹,而且幼儿对于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对许多识记材料不理解,不会进行加工,只能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
②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理解了材料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有效的分析,明白了以后,效果比不理解的好
试题:幼儿的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相比,通常的结果是( )
A.意义记忆的效果更好 B.机械记忆的效果更好
C.两者都好 D.两者都差
【答案】A。解析: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2.学前儿童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年龄较小的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比机械记忆要高得多,而随着年龄增长,两种记忆效果的差距逐渐缩小,意义记忆的优越性似乎降低了。这并不表明机械记忆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而是由于年龄增长,机械记忆加入了更多的理解成分。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学前儿童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在儿童语言发展之前,其记忆内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记忆。在儿童语言发生后,直到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
例如,给幼儿苹果、香蕉、桔子的实物,让他们记忆,他们更容易记忆,如果只用言语告诉他们说有苹果、香蕉、桔子来进行记忆,记忆的效果不如形象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4岁幼儿无论是形象记忆或者是语词记忆,其水平都相对较低。其后,两种记忆的结果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两种记忆效果之所以逐渐缩小,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的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能够叫出其名称,那么物体的形象和相应的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幼儿所熟悉的词,也必然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词和物体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在形象记忆中,物体或图形起主要作用,语词在其中也起着标志和组织记忆形象的作用。在语词记忆中,主要记忆内容是语言材料,但是记忆过程要求语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作支柱。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形象和词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两种记忆的差别也相对减少。
这一特点在历年考过简答题,通常以表格形式考查,具体如下:
表: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效果的比较
答题要点:
(1)学前儿童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四)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前面所说到的幼儿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语词记忆对形象记忆的渗透,以及它们的日益接近,都反映了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的发展,同时记忆策略、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如归类加工策略、意义编码策略、词形结合策略等都会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学生笔记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学生笔记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回答提问
做笔记
口头回答
听讲
做笔记
听举例
做笔记,听讲
做笔记,听讲
听讲思考,看题回答
做笔记。听讲
  将知识归纳后直接呈现给学生,为下面的真题实战做下铺垫。
通过举例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通过举例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通过举例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积极思考。
通过教师讲解,梳理知识点,获得完整印象
心理学专业课程用教师资格证真题,吸引学生兴趣,挑起学生好胜心,更好地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先做笔记再讲解,可以加深印象,促进理解
鲜活案例可以帮学生直观感受知识点
简单太容易理解的理论性知识一带而过
抽象知识教师讲解
插入教师资格证考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投入学习中
抽象知识教师直接告知与讲解
(三)学生练习或作业
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完成作业
巩固知识
(四)课堂小结
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遵守纪律情况总结。
六、板书设计
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 (第四课时)
幼儿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7、教学后记
8、集体备课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