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六安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A.烧裂矿石 B.粉碎矿石 C.淘洗矿粉 D.取泥制坯
2.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D )
A.骑自行车上学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3.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B )
A.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 | 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 C.面粉加工厂 | D.居民住宅区 |
4.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A.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C.成人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D.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需大量摄入
5.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
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含有3个原子 D.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6.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多处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
A.滴加酚酞 B.放置滴管 C.取用盐酸 D.搅拌溶液
7.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g
安徽中考时间2020具体时间D.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8.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D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9.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生成3种分子 B.属于复分解反应
C.丙为CO D.催化剂不断减少
10.下列依据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C )
选项 | 证据 | 结论 |
A | 1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 水分子体积很小 |
B | Cu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和Cu(NO3)2 | 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的强 |
C |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 该固体一定是Na2CO3 |
D | 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 | 氧气能支持白磷燃烧 |
11.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12.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B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
A | 浓氨水 | \ | 无酚酞溶液 | ||
B | 石灰水 | 碳酸钠 | 无酚酞溶液 | ||
C | 稀盐酸 | 石灰石 | 紫石蕊溶液 | ||
D | 浓盐酸 | 锌粒 | 紫石蕊溶液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6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废旧塑料制品和橡胶轮胎等含碳废物如何变废为宝,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新技术。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374℃并加压到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
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无机物保留在残余物中,随后被去除。由于该过程中不使用氧气且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形成有害气体。
(1)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有 塑料(或橡胶) (填1种即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