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苏俄电影,观士兵之歌有感
我看苏俄电影
——观《士兵之歌》有感
可能有多人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士兵之歌,一定是来歌颂士兵的,那么如何能展现士兵的英勇无畏呢?那一定会是大量的战争场景,配合大量士兵心理活动,通过其丰功伟绩,侧面反映出士兵的视死如归,保卫祖国的责任心与荣誉感。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喜欢看电影的大都偏爱么是缠缠绵绵的感情剧,要么是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或者还有些喜欢搞笑喜剧或者惊悚之类的。但是这些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彩的。在看这部《士兵之歌》之前,如果说让我看一个苏俄时期老掉牙的电影,而且还是黑白的,我估计我会疯掉。然而,毫不夸张的说,就是这一部电影改变了我对苏俄电影的看法,而且这也是少数几部真正感动我的电影之一。
这部电影不同于其他战争电影,它侧重的方面并不是激烈的打斗场面。整整一部电影,只有开始的几分钟涉及到了战斗,而故事的主线确实一个立了战功的年轻士兵只有六天时间回家探望母亲在路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战争的残酷,让一个19岁的孩子被迫加入了军队,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跟母亲道别。立了战功,只要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回家探望母亲。短短6天的时间,顺利的话,在路上还要花掉4天。在我们看来多么微不足道,在当时却令每个士兵都非常羡慕。一个战友请求他帮助捎些香皂回去,这些香皂确实通过整队战友的请求后才得来的,体现当时经济的萧条但也让我感受到了战友间关爱的温暖。然而,当这个主人公将香皂送到之时,却发现那个战友的妻子早已改嫁。这令他怒不可遏,抄起原本送出去的香皂便离开了,既体现他的孩子气,有反应了当时社会女子的无奈,仿佛这一幕,让我对那个年代的苏俄女子彻底没了好印象:丈夫在林弹雨里穿梭,保卫祖国,只想早日结束这战争,早日与妻子团聚,然而妻子却因为生活的艰辛背叛了最初的爱情。但是,下一幕,一个战争致残的军人,却得到了曾经生活上和他有各种矛盾的妻子的关爱。让我更深刻体会到那是生活其实不会给你那么多选项,或者说根本就不会给你选择的机会,身处其中,更多的还是无奈的逆来顺受。当这个年轻的士兵将香皂给了战友的父亲时,父亲对他的关爱和牵挂让那个冰冷的年代又多了一份温暖。别让我一个人疯掉是什么歌
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女孩,可以说是电影的高潮部分,通过那个女孩对他印象的渐渐改变体现了当时士兵的无奈。开始女孩对他的惧怕,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军人的印象其实不是很
好,并不是很拥护他们。而且电影中也有一幕,听说打了败仗,人们对待士兵的眼都变得迥然不同,这也体现了士兵的不易。而最终这个女孩并没有和男孩走到一起,也说明那个时代,其实士兵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
虽然整部电影没有大量展示激烈的战争,但我们仍旧可以体会到士兵的艰辛,通过回家一路上所发生的事,让我们对当时社会的现状和士兵伟大有了全新的认识。为了祖国而放弃太多太多,每一个士兵都值得我们的尊重,都值得为其谱写一首首伟大而凄美的赞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