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对当代社会的积极作用
道教是中国现行五大宗教之中唯一的本土宗教,自东汉创立以来,已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医学以及民族心理、社会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逐渐走上了与“儒教”为社会秩序服务的政治信仰相不同的道路,将侧重点放在了为个人健康服务的生命信仰,但与此同时,它的一些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建构符合现代人精神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这对当代社会仍产生这巨大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亚于“儒家思想”对国人的影响。
一、对于个人,道教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教并不像儒家那样大力提倡积极入世, 有所作为, 努力在协调人际关系和从事社会活动中实现自己, 而是更强调个人的求道实践。道教以生为人之乐事、天地之大德, 以现世为乐土, 讲出世。道教推崇“自然无为”,这对于现代人调适自己的心态、端正自己的行为即有着深刻的启迪。
道教主张淡泊名利,求真务实。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而不恃,
功成不居”、“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庄子在《南华经》中也说“名者,实之宾也,我宁为宾乎?”又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些观点都是老庄哲学思想中超凡脱俗、求真务实的成分。但是老庄思想不是不让人富贵,而是不让人把富贵当作最终日的。
现代人若能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直面一切,则不仅可保持个人的心态健康,而且可杜绝社会的许多纷争。人们常会因为别人比自己好而心生羡慕或嫉恨,羡慕可以,嫉妒不可以,羡慕可以促使自己更加努力上进,而嫉妒则会导致害人害己。如何调解自己心态呢?《太上感应篇》告诫人们说“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果世人都能以这种心态看待此类事件,自然不会生嫉恨心了。社会也就和谐了。如果人们都能接受老庄思想的教育,则自然不为名利而斗争,社会自然和谐了。得则乐,失则悲,这是常人心态。《道德经》说“执者,失之”,“圣人无执,故无失”,圣人并不执著于既得的利益,所以也就不会失去所谓的利益。如果世人对于得失问题都能以老子的心态处之,自然不会有低落情绪与伤痛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这正是道教经典《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所要达到的景象。
“上善若水”, 即最上等的善是水。老子告诉我们,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 故无尤”。即水滋润着万物, 扶持着万物的生长而不去争名夺利, 因而,水不与万物相争, 万物也不会与水相争。
同时道教尚俭朴,《道德经》说:中国的五大宗教是什么“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俭,故能广”,如果世人都能从俭去奢,天下就会富足。
当然,这里所谓“自然无为”,并非指消极厌世的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应规律的不强作妄为,其最终目的乃在于达到“无不为”。道教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而主张积极的有所作为,道教还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倡导人们在现世中通过努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是,道教在提倡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时,非常强调必须“循理”、“因势”即遵循客观的规律,而反对单凭个人的主观愿望去蛮干。
二、对于社会,道教提倡“众善奉行,天人合一”
社会的和谐,必须依靠人人遵守社会规范来维持。道教戒律的“道德伦理”,是以规范和劝导为主,在大量的正反道德规戒中,要求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规范行事,做到“诸恶莫作,众
善奉行”。这种道德思想的倡导与现代精神文明是不矛盾的。道教戒律的“道德伦理”,从正面积极引导人们从善去恶,对道教信徒来说更是要求严格自律,加强道德修养,要人们自洁,守正,清静,不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思想修养。这些内容,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道教历来就十分重视传统的伦理道德,并以戒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下来,警示教徒和世人。针对目前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破坏,道教戒律重申和加强传统道德伦理的建设,对推动社会道德伦理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整体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道德经》曰: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廖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即“道”是万物的本源与规律, 研究“道”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几乎所有道教经典都在教育人们不要破坏自然生物,要与之和谐相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无狎其所居,无压其所生”,《南华经》有《齐物论》,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与我为一”, ,《太上感应篇》有“昆虫草木,犹不可伤”之说、《太平经》有《草木方诀》、《禁烧山林诀》等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可见,道教认为要想做到“安天地”,就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达到与自然和谐。《阴符经》开篇就提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所谓“观天之道”就是要认识自然规律,“执天之行”就是要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就在于此,只有懂得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从而不违背自然规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对于国家,道教提倡“佐国扶命,无为而治”
道教崇尚黄帝精神,实际上是树立了爱国的显明标志,道教提出过“助国”、“保国”的主张。如《太平经》谓修道者当“助国得天心”; “天乃与德君独厚,故为其制作,可以自安而保国者也。”这里的“助国”、“保国”表示以某种方式来帮助国家治理,或者保护国家安全。其前提就是爱国,因为只有具备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才能产生爱国行动。在早期道教中,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助国”、“保国”,而且表现为“佐国扶命”。 “佐”即辅佐,“佐国”就是辅佐国家治理, “扶命”即扶持国家命脉的延续。既然要辅佐国家治理与扶持国家命脉延续,其行为也就蕴含着爱国情感,没有爱国情感,不可能有“佐国扶命”的实际行动。
《道德经》提出"爱民治国,能无知乎"、"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静,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教的“自然无为”或可给现代社会的管理者以某种启示。观乎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鼎盛时期,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其最高管理者皆奉行了道教的“无为而治”之训 ;反观历史上很多失败的管理者,则喜用手中的权力来干预社会(或行业、企业)的正常运作,如上世纪我国实行的僵死的“计划经济”体制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人定胜天”的壮举。利用道教的这一思想,可以使广大的炎黄子孙们团结起来,倡导爱国主义、发扬民族精神、宏扬民族文化,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道教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发展是一项很重要并且很艰巨的任务,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社会以及民众对于道教的存在的意义的认识。 如今,“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谐”已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旋律,为社会各阶层所广泛关注。道教作为一个追求长生的宗教,也是一个追求社会和谐的宗教,所倡导的社会和谐思想,它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和谐,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和谐,表现在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和谐,而且还人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和谐,其思想的传播既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道教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建成:《道教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探微》,载《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5期
【2】詹石窗 吉宏忠:《道教的爱国主义思想文化传统》,载《中国宗教》2011年第4期
【3】钱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道教、儒教思想之差异》,载《林区教学》2011年第2期
【4】 孙亦平:《论道教幸福观的特点及现代意义》,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