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健康信念模式
1.健康信念模式(HBM),作为第一个最有名的,使用最为广泛的个体行为改变理论。
是以人们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信念为研究核心,试图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的心理模型。
其强调感知在健康行为形成和维护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基础和动机。
第二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关概念及框架发展:健康信念,行动线索,自我效能。
一,健康信念
HBM的核心概念是感知,指对相关疾病的威胁和行为后果的感知。
HBM包括:感知到威胁,行为评价。
(一)感知到威胁,即对疾病威胁的感知,包括感知到易感性和感知到严重性。
1.感知到易感性:指行为者在对疾病的发病率,流行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自己罹患某种疾病或陷入某种疾病状态可能性的判断,其尺度取决于个人对健康和疾病的主观知觉。
所以如何使病人结合实际对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易感性作出正确判断,形成易感性的信念是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
2.感知到严重性,指行为者对自己罹患某种疾病,暴露于某种健康危险因素或对已患疾病不进行控制与可导致后果的感知。  后果是生物学后果的判断和社会后果的判断。
(二)行为评价 : 指对采纳某种健康行为益处和障碍的感知,也就是对采纳或放在某种行为能带来的益处和障碍的主观判断.即对采纳健康行为利弊的比较与权衡。
包括感知到益处和感知到障碍。
二,行动线索
行动线索  也称为行动诱因或提示因素、是指激发或唤起行为者采取行动的“导火线”或“扳机”,是健康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
在罗森斯托克的原始模式中 
它既可以是内在线索:身体疼痛,生理的不适症状
也可以是外在线索:利用大众传播的健康宣传教育、医生建议采纳健康行为、家庭成员的团体帮助和鼓励等。(促进和强化)
即行动线索越多,权威性越大,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三,自我效能: 是一个用来描述个人相信自已在某种行为问题上执行能力的术语。
第三节  健康信念模式的实践与应用
(一)优点
1. 在过去几十年里,HBM因其结构简单化而使模型容易实施、应用和检验,为调查健康行为提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框架。
lay2.模式结构更清晰,充分考虑了社会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3.一般来说,模型的所有构成要素都可以被看为健康行为的独立预测指标,即通过态度和信念能较好地解释和预测健康相关行为。
4.随着模式不断发展与完善,模型涉及的影响因素在不断细化,越来越适用于健康教育发展
的实践需要。
5.实践中可根据行为者的健康信念高低来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计划,避免了对所有行为者采取千篇一律的健康教育方式。
6.通过对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的评估,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从而取得行为者的配合,自觉地参与。
(二)缺点
天净沙秋思赏析
由于人本身就是社会人,其行为活动不仅受自身各种心理因素(感知、需要、动机等)的影响,还受社会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复杂的周围人及当时情境压力的影响等,因此,HBM作为个体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式本身就具有其局限性。
第11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第一节格林模式简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需求评估的内容:
㈠社会诊断:通常针对特定的社区,进行社会现况及社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这里的“社区”
所涉及的人范围既可以指居住在.同一个地域里共同生活的居民,也可以泛指更广义的社区,即一具有相似特征或分享共同利益,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一人。
㈡流行病学诊断:此阶段是从流行病学角度出目标人中最重要的健康问题。
流行病学诊断的目的是为了确立健康问题的优先顺序,需要了解目标人的监测资料,包括期望寿命、事、患病率、死亡率等,然后参考社区目前拥有的资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选出最迫切需要又有出生解决的健康问题。
1. 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哪些健康问题是该地区最严重的问题,哪些行为因武和环境因素引起这些健康问题;②该健康问题的受累人,不同性别年龄种族职业间的流行特征是否相同,而其中哪- -类人受影响最大;③该健康问题的地区分布特征,其涉及范围多大;④该建康问题的时间分布特征;⑤与该健康问题有关的各种影响因素是什么.其中什么因素影响最大、规针对哪类人、解决什么问题、预期得到什么效益等。流行病学诊断所需要的资料,可以是二手资料,如政府发布的卫生统计年鉴、卫生工作报告或社区现有的健康档案等;也可以且第一手资料,根据需要进行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
㈢行为与环境诊断:
1.行为诊断:主要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是从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评价②是从个人周围有影响力的人进行评价③是从大环境考虑。
⑴区分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⑵区分重要行为与不重要行为:发生频率和关联性有关。
⑶区分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形行为 
判断行为可变形高低的标准有:①文化关联程度②社会认可度③宗教与风俗④有成功的先例⑤行为发展阶段
⑷确定优先干预行为
㈣教育与与生态学诊断
目的在探讨影响目标人健康行为的因素,出引发行为改变的动机,以及使新行为得以持续的因素,这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制定的重要基础。影响人类健康行为因素总结分为3类:
1.倾向因素  是指个人从事某项行为之前,已经存在的影响因素或前置因素,即发生某种行为的理由,包括个人的知识,态度,信念、价值观念,以及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态,家庭收人、职业等人口学特征。
2.促成因素 是指有助于实现行为改变的因素,即促使个人某种行为得以实现的因素。
3.强化因素 是指影响行为持续或重复的因素。
㈤管理与政策诊断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任何一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都必须有科学的计划设计,计划实施和评价,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中班安全计划计划设计:指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卫生服务需求评估,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选择需要优先干预的健康问题,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解决该健康问题的目标及实现该目标所采取的策略,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计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
1、目标原则2、整体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灵活性原则
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的基本步骤
1、确定计划目标:⑴总体目标  ⑵具体目标
健康教育计划中目标可以分为教育目标,行为目标,健康目标等。 教育目标(近期效果),行为目标(中期效果),健康目标(元气效果)
2、确定目标人
目标人是指健康教育干预的对象或特定体。目标人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级目标人:计划直接干预的,将实施健康行为的人,是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如青少年控烟项目中,青少年为一级目标人。 二级目标人:对一级目标人的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如卫生保健工作人员,亲属,朋友,同事或单位行政领导。
三级目标人:对项目有支持作用或重大影响的人,如行政决策者,项目资助者或其他对计划实施有重要影响的人。
3、确定干预内容4、确定健康教育干预场所5、建立干预框架6、确定干预活动
7、干预活动组织网络与人员队伍建设8、确定监测与质量控制计划。9、制订项目预算
质量控制的方法:1、记录与报告方法2、现场考察和参与方法3、审计方法
4、定期召集例会5、定性定量考察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评价
小女子不才
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评价标准与注意要点
㈡形成评价㈢过程评价㈣效应评价㈤效果评价㈥总结评价
恒压供水变频器㈦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
1、历史因素  2、观察因素  3、回归因素    4、选择偏倚  5、失访偏倚
第十二章  健康传播方法与技术
1、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 ,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
2、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1.传播者;2.信息;3.传播媒体;4.受传者;5.传播效果
3、传播效果由低到高可分为四个层次:1.知晓健康信息;2.建康信念认同;3.态度转变;
4采纳健康的行为(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
4、人类传播活动分为5种类型:1.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并在身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2.人际传播(又称亲自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这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直观的传播现象。人际传播反应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3.体传播: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4.组织传播:是指组织之间或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5.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单向传播,所以反馈性差)
5、人际传播的特点:1.全身心;2.全息性;3.个行化;4.互动性;5.多元化查询银行卡余额
6、健康教育中常用的人际传播形式:一,咨询;二交谈或个别访谈;三,劝服;四,指导
7、人际传播基本技巧:
一,谈话技巧:(1)内容明确,重点突出(2)语速适中,语调平衡(3)适当重复重要的概念。(4)把握谈话内容的深度(5)注意观察及时取得反馈(6)适当停顿
二,倾听技巧(1)主动参与,给以积极的反馈(2)集中精力,克服干扰(3)充分取听对方的讲话
三,提问技巧(1)封闭式提问(2)开房式提问(3)探索式提问(4)偏向式提问(5)复合式提问
四,反馈技巧(1)看见性反馈(2)否定式反馈(3)模糊性反馈
五,非语言传播技巧(1)运用动态体语(2)注意静态体语(3)恰当运用类语言(4)创造适宜时空语
8、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一,传播者因素(1)做好健康信息的把关人(2)树立良好的传播者形象(3)加强传受双方的意义空间。
二,信息因素(1)提高信息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指导性(2)同一信息反复强化(3)注意信
息反馈;
三,传播媒体因素;四,受传者因素,(1)受传者的选择性心理(2)受传者对信息需求的共同心理特征(3)受传者接收新信息的心理行为发展过程(4)受传者对信息的寻求与使用
五,环境因素(1)物质环境(2)社会环境
第十三章  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评价
|1、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是旨在改变目标人健康相关知识、信念态度、行为状况的信息传播活动。
根据场所不同可区分为课堂教学活动和非课堂教学活动
2、课堂教学活动属于人际传播类型,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社区和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也会有所采用。优点是:教与学双方直接面对面,传播反馈及时,交流沟通方便,教与学双方容易建立情感联系,可以随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和调整,教学效果评价真实可靠。
缺点是:受时间限制,教学效果受师资因素影响也比较大。
3.非课堂教学活动属于大众传播类型,通常作为学校课堂健康教育的补充,也是社会公众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其优点是:传播面广,信息量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习安排方便灵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