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
15年来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
    1992我真的有抱紧你的冲动年,南巡讲话发表,肯定了市场经济,催生了市场经济热潮。中国的企业家体从此产生。这个新兴的体满怀着壮大企业的热情,急需卓越管理理念和实践的指导。《世界经理人》(当时名为《世界经理人文摘》)杂志应运而生。它将国际领先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引进中国,致力于通过推动管理的进步来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15 年来,有许多关键人物跟《世界经理人》一起影响着中国管理: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制订策略的领导人;全球竞争中屹立不倒,开创全新管理模式的商业偶像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带领中国企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企业领袖李嘉诚、张瑞敏、柳传志;激发卓越实践的管理大师菲利普。科特勒……
    《世界经理人》从中选择了影响最大、最深远、最有意义的15 人,称其为“15年来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在2007 年的春天,《世界经理人》以向他们致敬的方式,庆祝创刊15周年,庆祝中国企业在15年中的管理进步,也期望中国企业从此由管理学习走向管理创新的春天。
    15年来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
    1. 1992 市场经济的定音人,企业家人的创造者
    2. 1993 李健熙 亚洲的世界级品牌缔造者
    3. 1994上海夜游 比尔-盖茨 知识经济的代表,最大的慈善家
    4. 1995 施振荣 中国IT教父,国际化的先行者
    5. 1996画一张教师节的画 朱隆基 企业管理的政府鼓手
    6. 1997 李嘉诚 中国经营之神
    7. 1998 迈克尔-戴尔 商业模式的革命者,信息化管理的先锋
    8. 1999 张瑞敏 管理的学习者和创新者
    9. 2000 柳传志 管理理念的传播者
    10.2001 菲利普-科特勒 市场营销的大师管理理念的传播者
    11.2002 吉姆-柯林斯 卓越企业和长青企业的鼓吹者
    12.2003 王石 专业化的倡导者,最潇洒的经理人
    13.2004 杰克-韦尔奇 CEO 之神
    14.2005 任正非 神秘的战略思想家,国际化榜样
    15.2006 彼得-杜拉克 管理学的发明者
    《世界经理人》指出,在过去的15年中,是这15个关键人物深深影响了中国企业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经理人体、中国企业的成长和成熟。15 年中国管理的进步,处处可见他们影响的印记,而且这种影响仍在继续。
    NO.1
    年份:1992
    关键人物:
    入选理由:市场经济的定音人,企业家人的创造者
    影响方面:催生企业家、市场化
    1992年,南巡讲话结束了意识形态的争论,为企业家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原先囿于政治风险而噤若寒蝉的企业家们开始振奋起来,并再次显露勃勃生机。在此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他们成为主要的推动力。一大批企业家对心怀感激,其中包括创办了傻子瓜子的年广九。他们开始大胆投资发展自己的企业,很多企业因此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提出: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开放使中国企业家们深深感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巨大压力。他们对国外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西方的管理学派也被大量引进中国。
    NO.2
    年份:1993
    关键人物:李健熙(三星集团董事长)
    入选理由:亚洲的世界级品牌缔造者
    影响方面:新经营、品牌再造、对标
    李健熙的入选来自于其对于中国企业巨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1993 6 7 日,通常被视为三星焕然一新的转折点。在一系列通宵达旦的会议之后,李健熙在这一天发表了法兰克福宣言,中心思想是彻底改变以数量、规模为重心的经营状态,推行以为主的新经营改革。他所追求的,并非仅仅意味着产品制造能力的精益求精,而是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即核心技术的进步与领先。
    李健熙最著名的品牌策略是奥运营销。韩国媒体曾评价说,自从1996 年李当选为国际奥委员会委员后,三星就穿上了最尖端数字企业的新衣。通过赞助奥运会,三星把自己的名字,特别是Anycall 的子品牌印到了全世界
    NO.3
    年份:1994
    关键人物:比尔-盖茨
    入选理由:知识经济的代表,最大的慈善家
    影响方面:管理知识工作者、信息化、慈善
    1994321日,首次访问中国的比尔。盖茨一身牛仔裤和网球鞋的装扮,全部行李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让前来迎接他的人大感意外。牛仔裤和笔记本电脑,成为盖茨影响
    中国管理的两个重要符号。
    他创造的独特的微软文化为管理知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实践范本:没有等级。大部分人都穿牛仔裤上班,公司为员工免费提供各种饮料,公司里到处可见可用于办公的高脚凳方便员工不拘形式地办公。某种程度上,他影响了未来的员工对于雇主的期待,而雇主们为了争夺和留住人才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调整了管理风格。
    1997 年盖茨来中国的时候说,不出5 年,你们每个人的名片上面都会印上地址。这个预言神奇地应验了。如果要列出影响中国企业信息化的人的名单,盖茨应该当之无愧地列在第一个。
    盖茨和妻子共同设立的基金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慈善机构,已经捐献了一百多亿美元。对慈善活动越来越热衷的盖茨甚至在2006 年宣布两年之后他将正式退出微软的日常管理事务,全心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NO.4
    年份:1995
    关键人物:施振荣
    入选理由:中国IT教父,国际化的先行者
    影响方面:国际化、微笑曲线池城李宝英
五一高速公路免费吗
    1995年,当时的宏?掌门人施振荣和宏?的名字在这一年开始频频出现在国际媒体各种评选的榜单中。在《远东经济评论》的亚洲年度领导企业选拔中,宏?首度取代台塑,成为台湾的领导企业;美国《商业周刊》也评选宏?能够持续企业开创精神的亚洲新巨人。同样在这一年,他被本刊(当时叫做《世界经理人文摘》)评为“15 位最能创造时势的领导人之一。
    施振荣仿效快餐业的做法,让宏?在当地采购、当地组装,快速响应顾客需求,并且将至少51%的海外经营机构的股份卖给当地的合资合作伙伴,摸索出了一套全球品牌,结合地缘的国际化方式,这和日本的全球出口商方式、美国的跨国公司方式和欧洲的跨地区方式都不一样。《再造宏?》一书以10万的销售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者的教科书之一,同时也是柳传志最喜欢的三本书之一,宏?的经验使得联想在国际化上少走了不少弯路。
    1992 年施振荣开始用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来描述自己的思考,由于曲线类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称为西红柿种植技术微笑曲线。微笑的一头是知识产权,是研发,这方面的竞争是全球性的;另一头是分销,是品牌和服务,这方面的竞争则要结合地缘优势,是本土市场的竞争。中间附加值最低的则是制造。事实上宏?十几年来所做的正是从曲线最低处的制造环节跳出来,向两边发展。
    NO.5
    年份:1996
    关键人物:朱?
    入选理由:企业管理的政府鼓手
    影响方面:管理教育
    1996年是对中国的管理教育影响深远的一个年份,而一个在过去15 年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管理的人也在这一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人就是朱?基,而这一笔就是一篇讲话,题目叫做《管理科学,兴国之道》。
    对于管理教育,他是一个真正的实践者,身体力行的推动者,孜孜不倦的传道者。1984 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时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他欣然接受邀请,担任了首任院长,一做就是17 年。仅仅凭这一点,他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管理。
    他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推进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转型,他大力提倡加强管理,甚至把2000 年定为管理年,在他担当国家总理期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他对企业的影响,对管理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NO.6
    年份:1997
    关键人物:李嘉诚
    入选理由:中国经营之神
    影响方面:精于财技、以信为本、乐于慈善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港人人心思动,李嘉诚表态不离开香港,要加大在内地和香港的投资,坚决站在中国内地的立场。从日后长和系在内地获得的收益来看,李嘉诚1997 年的表态再次卓显了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判断力。
    从少年创业到现在的六十多年里,李嘉诚几乎抓住了身边的每一个机会,并将所获得的价值最大化。如今,他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是最大的移动手机运营商,垄断着面向中国内地的输电线,他的商业帝国遍及全世界十几个国家。李嘉诚成功完成了从生产塑料花到地产商,再到IT 时代新资本家的角置换。应该说,从传统商业资本家转型为IT 时代的新资本家,是李嘉诚产生影响力的最关键路径。多年稳居首富宝座的李嘉诚,身家百亿却仍保持着创业初期的品性。他榜样的力量已经超越了他的事业,成为对谦逊、细致等人性的坚持。
    2006 8 月,李嘉诚宣布将把三分之一的个人财产(当时约为500 亿,现约为700 亿)捐为公益慈善,相关资产会放入其名下的李嘉诚基金会。此话一出,在香港和内地掀起很大反响,不仅民众们对他的行为赞佩有加,一些企业家和富豪纷纷表示李嘉诚是我的榜样
    NO.7
    年份:1998
    关键人物:迈克尔-戴尔
    入选理由:商业模式的革命者,信息化管理的先锋
    影响方面:供应链
    19988 月,戴尔公司在厦门设立了制造工厂,此举标志着它正式进入了中国。
    迈克尔-戴尔创立了一家以消除中间人为基础的公司,直接把电脑售卖给顾客,完全按顾客下的订单生产,因此也就可以按照顾客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生产原料的需求。
    戴尔要根据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物料需求,这对供应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当其成长为一个年销售额几百亿美元的庞然大物的时候,要做到及时供应、快速响应就更难。而戴尔的供应链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通过用信息系统和供应商共享信息,通过虚拟整合,通过和供应商结成更紧密的关系,戴尔把供应链变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