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4: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中东的地理概念;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1947年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与实际结果;1956年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苏伊士战争爆发。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起因、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中东战争的教学,深刻剖析和探究阿以之间、阿拉伯之间、阿拉伯与西方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根源,从而认识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2、综合分析: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培养学生从地理、宗教、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历史比较:通过两次中东战争的学习,对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历史问题的复杂性;殖民统治者埋下的祸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性。
2、认识国际势力的插手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了解中东问题,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难点: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之间、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殖民者之间、英法和美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从历史渊源、20世纪40年代阿以最初的冲突和20世纪5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等角度,介绍了中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中东地区是一个特定的政治地理概念,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历史上错综复杂,民族的、宗教的和领土的矛盾相互交叉在一起,加之外部势力和大国的插手与介入,使这一地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成为当今世界上矛盾集中,冲突频发,动荡多变的热点地区之一,至今仍然备受世人关注。
中东地区纷争的国家错综复杂,教师教学时要尽量借用中东地区的示意图指示学生掌握好地理位置,从中理清这些国家的厉害关系。如教师可以准备三幅地图,第一幅是世界全图,指出中东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可以从欧洲的角度解释“中东”一词的由来。第二幅图是中东地区图,包括教材上的各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东各国之间的地理关系。第三幅图
是巴勒斯坦地区图,可以把耶路撒冷的城区图附在上面,让学生了解巴以关系的具体情况。这三幅地图从面到点,层层递进,逐渐放大;特别是后两幅,在本课和下课的教学中可以多次使用。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图片:
教师解说:他是一生充满传奇彩的巴勒斯坦骄子,从小就是孩子王1959年,组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1969年,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1989年,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1991年9月28日,蝉联总统。他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为此,199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是谁呢?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国际政坛风云人物亚西尔·阿拉法特几十年刀光剑影,他每每绝处逢生,化险为夷,被人称为“不死鸟”。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法国贝尔西军医院伊朗vs美国预测结果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中国在唁电中说:阿拉法特的逝世,不但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朋友。
问:阿拉法特为什么受到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呢?他所在中东地区曾经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中东概况和纷争的由来:
1、地理概念与特点:
(1)概念:中东是指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概念。
具体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名称的来源据说是: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
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 中东不包括地处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 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以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2)特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
2、历史特点:丰富的多种文明,民族纠纷与冲突的“多事之地”。
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复杂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中东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许多民族曾在这里居留和繁衍,发展本民族的文明和文化。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传说耶稣死后3天从墓中复活,40天后升天。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巴勒斯坦古称迦南括现在的以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
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即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先知)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以实玛利,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三次流散: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列王国,南方称犹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列部落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
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3、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之地。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东主要的产油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从出口石油中赚了很多的钱,成为富裕国家。中东所产石油百分之90以上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地。
石油首先是中东产油国致富的源泉,也是中东国家纷争的诱因,同时也是西方大国插足、争夺的利益所在。在历次的中东战争中,美国支持以列原因之一就是石油利益所驱使;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捞取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
4、“贝尔福宣言”(1917年):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英国政府表示赞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公开保证。1897年8月,以 T.赫茨尔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
人之家的复国纲领。英国对巴勒斯坦垂涎已久,决定利用犹太复国主义,攫取巴勒斯坦,进而控制中东地区。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A.J.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L.W.罗思柴尔德。信中说: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宣言中的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实即犹太国。
贝尔福宣言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和中东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提供了依据,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的祸根。
5、巴以分治,以列建国:1947年11月联大通过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列国家。
1922年国际联盟把巴勒斯坦交由英国进行委任统治。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
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实际上,英国对巴勒斯坦实行的是殖民统治。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4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为改变巴勒斯坦地区政治和民族地图提供了契机。大批犹太人乘势迁回巴勒斯坦,与当地的阿拉伯人争夺土地,与英国殖民当局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巴勒斯坦问题日益复杂,英国政府左右为难,于是在1947年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美国为了排挤英国在中东的地位,同时进一步控制在海湾地区陆续发现的丰富的石油资源,支持犹太人建立独立国家。苏联认为,要打破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促使英军撤出巴勒斯坦,支持在这里建立两个独立的国家是最有效的办法。这样,在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就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进行表决时,美国和苏联都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方案,该方案即联大181号决议,由与会各国以2/3多数拥护获得通过。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