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这孩子”能先落户再管教吗?
6月13日上午,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联合静安交警在延安西路镇宁路路口开展执法检查过程中,一辆非法网约车闯关逃逸,过程中致使四人受伤。事发后,执法部门第一时间将受伤人员送医救治,并对涉案司机及网约车平台进行查处。(6月15日《新闻晨报》)上海高考时间2020
车在路上,人命关天。闯关逃逸,罪当其罚。法律的权威与公信,自有“法不容情”的逻辑。
不过,就像反转后的“一个芒果引发的快递员下跪事件”一样,在个体行为是非考量之外,恐怕还要深究事件发生的因果逻辑。因为追根溯源,才能真正防微杜渐。上海的这辆“非法网约车”,在躲避运管执法时紧张失控,根源在于其没有合法身份证。它们并不是主观故意在马路上制造交通事故,却因为无法在属地版网约车新政中到一张“通行证”,只能与运管执法者躲猫猫。而这,已经不是第一起事件。执法部门的说法是,上海近期“已经连续发生多起网约车司机闯关逃逸致使执法人员受伤案件”。
这样的困局,算旷日持久。说实话,就算滴滴狠心将这些车辆完全抛弃,那么,改变的无非是它们从“非法网约车”直接退化为“黑车”。背后的两个道理是昭然的:第一,城市打车刚需靠
传统出租车无法解决、或者至少是无法完美解决。这是网约车尽管偶有问题,却挡不住市民用脚投票趋势的根源。第二,网约车司机以车谋生,但凡有更好的选择,谁还愿意风里来雨里去?2019年的稳就业被提到公共政策的“C位”,那么,以压缩许可的方式苛责网约车的上路权益,恐怕算不得顺势而为。
在一些城市,网约车与运管部门的关系,让人联想起小摊贩和城管的“当年情”。
说这些的意思很简单,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作奸犯科的固然要严厉打击,但事关民生的还得审慎包容。所谓审慎,就是鞭子下去的时候要兼顾公平;所谓包容,就是利益调整的时候要契合正义。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博弈了这么多年,各自的脾性与利弊早已路人皆知。当下要做的,除了落实平台责任和安全检查,更关键的还是回应民生关切,让奔跑在“天道酬勤”路上的网约车有路可走。
值得肯定的是,虽然目前上海、北京、天津、平凉、商丘、东营、通化等城市要求网约车司机必须具有本地户籍;但就在今年年初,上海市交通委表示,正在研究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户籍人员进入上海网约车司机队伍。这是个很好的信号,若能早日落到实处,因检查而逃逸的网约车们恐怕断不至于如此心虚。一方面,它是城市营商环境的利好,体现了
包容开放的气度;另一方面,真正让出租车市场进入自由竞争阶段,让网约车平台也能优胜劣汰。
车多车少,市场自会调节;是非利害,法理自有公论。当共享单车大潮退去的时候,“人生在勤”的网约车起码还在踏踏实实赶路着。事实上,网约车毕竟与黑车还是有着质地的差别。它们愿意注册并服从平台管理,起码算不得野蛮横行的脱缰之马——那么,就算是要严刑峻法打骂,能让网约车“这孩子”先落户安生吗?
网约车司机深夜遇害,抵挡意外攻击不能只重事后追溯
24日晚,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公安局“鼎城警事”发布一则警情通报称,2019年3月24日凌晨,常德市江南城区发生一起命案,一名网约车司机被害身亡。据犯罪嫌疑人供述,其因悲观厌世早有轻生念头,当晚因精神崩溃无故将司机杀害。(3月25日 中国经济网)
相对于此前的顺风车乘客案,在此次的滴滴司机深夜遇害案中,网友普遍认为此案属“激情杀人”,与是否为网约车平台关系不大。但司机在突遇不法侵害时准备不足,平台无法实现预警,“远水不救近火”,难保司机人身安全,仍给网约车营运敲了一记警钟。
近年来,网约车司机遇害案频现于媒体报道。2016年12月,19岁的湖南籍男青年到福州工作未果,酒后与网约车司机发生争执,后杀害司机并抛尸。2017年8月,两男子杀害温州一网约车司机,自称“杀个人是想逼自己自杀”。去年11月末,贵阳市一名滴滴网约车司机周师傅,夜间在花果园接送一青年男子孙某前往白云区期间,却惨遭孙某杀害。网约车司机的安全问题需要引发重视。
自若干起恶性案件后,网约车平台持续优化完善乘客和司机两端的扫脸上车/上岗、紧急联系人、一键报警等多种措施,旗下的网约车,包括快车、优享、专车等业务在加密保存数据,保护司机、乘客隐私的情况下,已开启全程录音功能,对乘客和司机而言安全系数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一直以来网约车平台持续利用科技手段保证行程全程有记录、可追溯,平台内刑事案件的破案率为10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