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从战争至辛亥革命爆发(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并日益加深时期,是中国近代化起步并日益发展时期。
政治上: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逐步加深。清朝中央机构日益半殖民地化,并开展新政、预备立宪和教育改革等自保活动。农民阶级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打击。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失败后,民主革命日益成为救国的重要选项。
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上: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改良思想、三民主义相继产生。
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13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国门洞开——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
1.战争
(1)背景: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相继开展工业革命,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2)时间:1840~1842年。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4)《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地 | 香港岛 |
赔款 | 2100万银元 |
上海高考时间2020 通商口岸 |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
协定关税 |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
1843年附件 |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
(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第二次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的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①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
②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④美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俄国,乘机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结果
《天津条约》(1858年) | 《北京条约》(1860年) | |
割地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
赔款 |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
开埠 |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 增开天津为商埠 |
其他 权利 |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
(4)影响
①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②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日甲午战争
(1)背景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急需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中国:封建统治腐朽,没有认真进行战争准备。
③西方: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时期,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愿望强烈,普遍支持或默许日本的侵略行为。
④朝鲜: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有利时机。
(2)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 | 主要危害 |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 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
①中日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②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过程: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与清军廊坊阻击战→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攻陷北京。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 | 主要危害 |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 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
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
(4)影响: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原因:《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2.过程
(1)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2)1897年11月,德国占领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3)英、法、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4)1899年9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归纳总结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1)概况: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众打死数名英军、包围四方炮台。
(2)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至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2)在军事上支持曾纪泽入俄谈判,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收复伊犁。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黄海海战
(1)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遭日舰偷袭。
(2)经过: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等率军英勇作战。
(3)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政策,最终全军覆没。
特别提示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互有胜负,日舰最先逃离战场。
4.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2)经过:邱逢甲、徐骧领导台湾人民组成的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痛击日军。
(3)意义: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