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湘西州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作者:彭惠林
来源:《文天地》2011年第02
        2001年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在视察湘西州时就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湘西州今后最大的出路。
        湘西州旅游资源丰富,却同时又是国务院确定的18个贫困县之一,绝大多数景点依靠政府投资。资金的制约使得大多数景点处于一流的旅游资源,二流的旅游设备,三流的旅游服务的状况,很不利于湘西州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重视优态点的率先开发和整合,实现湘西州旅游一体化战略,优化旅游环境,打破传统观念、加快旅游法制化建设,提高旅游管理水平等等。
       
        一、湘西州旅游资源概况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现辖17县,面积15486平方公里。州内聚居着土家、苗、汉、白、回、瑶、壮族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5%。其中,土家族108万人,占人口的41%,苗族87万人,占总人口的33%。湘西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森林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2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极具区域特的旅游资源,经过包装后都是引以为傲的旅游品牌,能够与国内外任何一个旅游胜地媲美。
       
        二、湘西州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
       
        ()有利条件
        从外部条件看:
        从国际看,越来越多的入境旅游者纷纷涌入这一神奇美丽的湘西州,从2000年来湘西州入境旅游增长高达129.8%,尤其以韩国旅游者最多。从国内看,国内旅游市场日趋成熟,出境旅游比重不大,步入小康的家庭或个人基本上选择所在位置的500千亩范围内的旅游景区,市场前景广大。另外,湘西州作为湖南省唯一入选西部大开发的范围的地区,应借助这一国家政策促进该地区旅游资源优化配置。2001年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在视察湘西州时就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湘西州今后最大的出路。
        从自身条件看:
        湘西州旅游资源具有种类齐全、内涵丰富、资源等级高、民俗性、神秘性等特点,且旅游区位条件优越。湘西州处于湖南省推出的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吉首一凤凰一铜仁国际旅游精品线路上,北有张家界荷花机场、南有铜仁大兴机场两个空港,枝柳铁路贯通南北。
        在交通优势的基础上,湘西州南承桂林山水,北接长江三峡,南连铜仁梵净山,东傍张家界和桃花源,紧邻武陵源、五强溪凤凰山、怀化、重庆旅游区,位于各大旅游热点的交江地带,各个景区之间有较强的互补性,有利于其旅游资源整合和客源资源共享。
        20051月至十一黄金周,湘西州接待游客467.78万人次年实现旅游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25%和47%,估计全年旅游业总产值占全州GDP9.5%。可见湘西州已明显成为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高增长地区。
        ()制约因素
        制约湘西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很多,如优态点开发不佳、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观念落后、治安较差等。
       
        三、湘西州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构思
       
        ()率先开发优态点
        对湘西州境内的旅游资源进行资源评价,确定好优态点,然后制定和实施发展策略。看这些优态点,在开发利用后的经济效益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没有达到,分析一下
其他类似优态点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以及周围的环境、交通等等可能的因素,对症下药。率先合理开发优态点,可以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这些优态点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规划,对其进行包装,从而形成旅游产品进入市场,
        ()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湘西州旅游一体化战略
        加大力度整合湘西旅游资源,防止乱开发,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原则,注重突出民族特和地方风格。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旅游资源无规划的零星开发,浅层开发,重复开发和过度开发,从而导致旅游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提高湘西州旅游的整体实力。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凤凰古城的名牌效应,运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整合旅游资源,利用资源互补优势,走新型合作伙伴道路。通过区域之间互动,把一个或数个区域中景点联合开发,形成景点集团、旅游精品线路,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
        一直以来我国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未能掌握市场的实际需求,误以为旅游资源丰
富即可决定胜负,因此价格策略、服务策略等手段很少被利用。在自身的问题上,旅游设施未见较大的改善,特别是景区的卫生设备始终未能彻底解决,服务水平虽有提升,但和国际水平相比仍有一段差距。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整个旅游环境未能建立在稳定的基础后开始展开,处处呈现水平不一的现象。我们必须提供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加大对资金投入,制定更加灵活的旅游投资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张家界的黄龙洞由于资金雄厚,洞内景致开发得当,还专门请来了俄罗斯空军飞夺天门山,只为加大黄龙洞的宣传,2006五一期间黄龙洞前来观光的游客较多。然而,比黄龙洞面积更大,溶洞构造更为奇特壮观的九天洞却因为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发不到位,据了解,到现在为止才开发了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如此奇特的大溶洞,还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也得不到世人的认可。
        ()注重旅游教育,打破传统观念
        注重强调旅游教育的重要性,迅速提升中国旅游资源整体水平,提高国际形象,加紧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吸引包括日本和韩国游客在内的更多的国际旅游者来到中国旅游观光。我们要大力推动农家乐等形式的乡村旅游,我国70%的旅游资源在农村、山区、边远民族地区,甚至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打破传统观念,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
树立诚实守信、文明经商的观念,提高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服务水平。
       
        四、湘西州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探讨
       
        ()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
        直接把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并保持其独特的苗家文化和土家文化。考察当地原汁原味的婚丧嫁娶习俗,银饰加工,农田劳作,乐器组合,民间服饰与装饰等。当然,采用这种模式时,注意对症下药,直接利用的开发模式优越性是真实感强,对旅游者吸引力较大,且必须有便利的交通。
        ()整合型开发模式
        如吉首的德夯苗族风情园。这种模式可以集中展现民族文化资源,把各种民族文化浓
缩在一个区间内,使旅游者在短时间内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更加强调体验性、动态性、娱乐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造景观,生命力有限。
        ()复原型开发模式
        它是对已失传的民族文化,按照历史记载,挖掘题材,恢复历史原貌的一种投资大、周期长、垄断性强的开发模式。历史复原型模式,要注意民族历史的真实性,必须运用和根据各种历史文献,历史记载或者是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更新民族文化旅游新产品,它往往也是和整合型模式结合,以人造景观的方式再现民族文化,如恢复土家的哭嫁歌,里耶秦简遗址等等,建立相关主题公园。
        ()丽江模式
        云南丽江和湘西州是两个可比性非常强的旅游胜地。丽江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是在美丽的自然山水基础上,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特旅游资源,用民族文化发展经济,是一种新型的成功的开发模式,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丽江模式
        湘西州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又有猛洞河等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湘西完全可
以结合自身资源,借鉴丽江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之成为龙头产业。
       
        五、结束语怀化凤凰山
       
        在大力开发湘西州旅游资源的同时,政府部门要明确它的市场定位要求。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1988年张家界从湘西分离单独设市,但它的生态旅游业仍然对湘西州有巨大的辐射作用。如今张家界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知名度很高的生态旅游品牌和旅游目的地,湘西州承接张家界的辐射,具有非常强的地域优势。到张家界旅游的游客,又自然而然的涌入湘西州。其次是周边的省区市区以及大中城市的游客,再次就是全国中小城市的游客和游客。
        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难以单独成为对旅游者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必须发展大旅游和大区域思想,加强同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不断推陈出新。旅游与其他行业的结盟也很重要,以策略联盟的形式广拓客源,共享
利润,也是未来旅游业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广瑞,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分析与预测[J]200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